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志勇

作品数:49 被引量:5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下蜀黄土
  • 4篇地理
  • 4篇地貌
  • 4篇有机碳
  • 4篇土壤
  • 4篇鄱阳湖
  • 4篇阶地
  • 4篇光释光
  • 4篇长江
  • 3篇地理学
  • 3篇地貌过程
  • 3篇三峡库区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农田
  • 3篇剖面
  • 3篇气候
  • 3篇稀土
  • 3篇稀土元素
  • 3篇理学

机构

  • 49篇南京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南大学
  • 3篇南京博物院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图出版...
  • 1篇安徽省蒙城县...

作者

  • 49篇韩志勇
  • 41篇李徐生
  • 18篇杨达源
  • 14篇陈英勇
  • 11篇鹿化煜
  • 6篇张甘霖
  • 6篇胥勤勉
  • 6篇李德成
  • 4篇王晓勇
  • 4篇任雪梅
  • 4篇弋双文
  • 4篇葛兆帅
  • 3篇王腊春
  • 3篇黄典
  • 3篇陈可锋
  • 3篇房迎三
  • 3篇张斌
  • 3篇陈英勇
  • 3篇周玉文
  • 3篇陈刚

传媒

  • 10篇第四纪研究
  • 5篇土壤学报
  • 4篇地理学报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土壤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高教论坛
  • 1篇地质学刊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道吾山树轮记录的1815~2013年6~9月平均温度及其与PDO和ENSO的联系被引量:17
2015年
树木年轮作为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代用指标,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南地区树木年轮气候重建还比较少,制约了对该地区历史气候变化的认识.本文运用树木年轮学标准方法,在湖南省道吾山建立了一条自1808年以来的马尾松树轮宽度年表,根据子样本信号强度大于0.85的标准,年表的可靠时段为1815~2013年.将年表与马坡岭和长沙气象站月平均温度、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和月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6~9月平均温度是研究区马尾松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据此重建了该地区过去199年的6~9月平均温度.重建序列显示,高温时段有1849~ 1889年、1924~ 1940年、1954~ 1972年和1999~ 2013年;低温时段有1815~1834年、1890~1923年、1941~1953年和1973~1998年.重建温度序列的高、低温时段与湖北麻城地区树轮重建温度序列基本一致,表明该重建序列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较大的空间代表性.功率谱分析表明,重建序列具有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相似的37~43年的年代际周期,还具有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有关的2~3年的年际周期,而且它们在共同时段对应较好,表明PDO和ENSO对研究区6~9月温度有较大影响.
史江峰李玲玲韩志勇侯鑫源史逝远
关键词:树轮宽度ENSO
基于地磁场相对古强度变化的下蜀黄土年代序列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分布于宁镇地区的下蜀黄土年代标尺研究薄弱.我们以镇江大港钻孔岩芯的下蜀黄土为例,探讨了下蜀黄土记录地磁场相对古强度的可靠性.岩石磁学的实验显示,下蜀黄土大体上符合估计相对古强度对沉积物的要求.以低频磁化率()作为天然剩磁(NRM 300)的归一化因子,我们获得了下蜀黄土记录的地磁场相对古强度变化.通过与邻区和全球的单个及合成曲线的对比,我们发现大港钻孔岩芯的相对古强度记录展现出主要的全球偶极场的变化特征,因而可用于建立下蜀黄土的年代标尺.新的年代标尺表明,大港钻孔的磁化率年代序列与北方黄土无法直接对比,证实了该地点的下蜀黄土磁化率变化机制与北方的不同.大港钻孔下蜀黄土的沉积速率与磁化率相关,低风尘沉积速率对应低磁化率,是降水增加所导致的结果.沉积速率与磁化率年代序列显示,下蜀黄土记录的本区季风变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Ⅳ(819~700 ka)对应中更新世转型阶段,东亚季风降水较少.阶段Ⅲ(700~412 ka)对应中更新世的大间冰期,东亚季风降水最多.阶段Ⅱ(412~197 ka)时东亚季风降水减少,较阶段Ⅳ略少.阶段Ⅰ(197~34 ka)东亚季风降水最少.因此,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后,长时间尺度东亚季风降水持续减少,可能受全球温度阶段性降低驱动.
任翌成李徐生韩志勇陈英勇陈英勇刘梦慧潘柔娴鹿化煜
关键词:下蜀黄土地磁场季风降水
长江地貌过程与上游重大工程河段岸坡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杨达源韩志勇李徐生张建新葛兆帅周彬任雪梅徐永辉胥勤勉陈可锋任黎秀王鹏
系统查明了三峡库区岸坡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类型及其物质组成等特征,建立了三峡库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动力-物质-物质运动与能量补给-空间分布”系统与“长江三峡岸坡地貌过程”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首次对三峡库区拟建沿江公路的路基地...
关键词:
关键词:长江地貌过程岸坡稳定性
江淮丘陵区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以定远县为例被引量:10
2014年
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区农业大县滁州市定远县为代表,运用统计学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农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年SOC含量为(10.96±3.63)g/kg,变异系数为33.12%,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SOC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SOC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东至西先递减后递增,大致呈带状分布。土壤颗粒组成和秸秆还田是影响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
马渝欣李徐生李德成韩志勇张甘霖张兆冬王莉莉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颗粒组成秸秆还田
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与元素迁移特征被引量:148
2007年
对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及元素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与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晚第三纪红粘土以及安徽宣城风成红土等典型风成堆积剖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镇江下蜀土剖面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明显强于洛川黄土以及古土壤,显著弱于宣城风成红土,而与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非常接近。下蜀土的化学风化过程及其与其他风成堆积剖面风化强度的差异主要受气候条件的控制,气候条件通过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对化学风化的地球化学环境起重要的影响,其中降水因素在化学风化过程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制约作用。(2)镇江下蜀土剖面风化过程中,绝大部分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迁移淋失,仅Fe和Ti轻微富集,元素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P>Na>Ca>Mg>K>Fe2+>Si>Mn>Al>Ti>Fe3+;常量元素的迁移特征揭示下蜀土的化学风化已经完成初级阶段的去Ca、Na过程,并初步进入到去K风化的中级阶段;微量元素除Sr、Ga迁移淋失外,Th、Ba、Cu、Zn、Co、Ni、Cr、V等均表现出富集特征,这可能与下蜀土风化成壤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粘粒、有机质对微量元素的吸附作用有关。(3)元素迁移在剖面中的变化特征揭示,在0.24Ma之前的中更新世早、中期,该区气候较为暖湿,兼有干湿交替的特征;中更新世晚期气候偏干凉,风化淋溶最弱;至晚更新世早期则又出现一段明显暖湿的成壤时期,形成下蜀土剖面中的S1古土壤层。总之,中更新世以来本区气候整体上向干凉的方向发展。
李徐生韩志勇杨守业陈英勇王永波杨达源
关键词:下蜀土化学风化
鄱阳湖滨沙岭地区网纹层的顶界年代被引量:5
2012年
鄱阳湖滨沙岭地区的沙山由交替出现的砂层与粉砂层构成。对3个剖面的调查发现,该地区发育的网纹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Ⅰ类网纹密集且粗大,为典型的网纹,位于剖面底部,Ⅱ类网纹较稀疏、细,位于Ⅰ类网纹之上,Ⅲ类网纹界线模糊,位于剖面上部。Ⅰ类、Ⅱ类网纹属于成熟的网纹,而Ⅲ类属于不成熟的网纹。对剖面中砂层的光释光测年表明,测量等效剂量时没有出现信号饱和的问题,年剂量也没有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因而OSL年龄可以视为砂层的沉积年龄。基于砂层的沉积年龄,我们判断成熟网纹层的沉积时代早于80 ka,不成熟网纹层的沉积时代略晚于71 ka,而早于29 ka。
韩志勇李徐生陈英勇弋双文鹿化煜杨达源
关键词:网纹光释光鄱阳湖
矫顽力组分定量分析揭示下蜀黄土磁化率异常降低的原因被引量:14
2008年
镇江大港下蜀黄土剖面多个层位的磁化率出现异常降低,导致与北方黄土的磁化率记录难以对比.为探讨磁化率异常降低的原因,我们在大港钻探ZK孔获取了岩芯.在10个具代表性的层位采样并测量了其等温剩磁获得曲线.通过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的计算程序(Irmunmix V2.2),定量分析了样品的磁性矫顽力组分(magnetic coercivity component).结果显示这10个样品可大致分成3类,第一类不含中磁组分,第二类含有较少的中磁组分,第三类则含较多的中磁组分.矫顽力组分的含量与样品中铁锰结核的含量密切相关.铁锰结核含量高的样品,中磁组分、硬磁组分含量也高,而软磁组分含量低,与此对应的是这类样品的磁化率低.表明在铁锰结核的形成过程中,原始的软磁组分被溶解,而产生新的中磁组分、硬磁组分,这个次生变化过程导致样品磁化率异常降低.铁锰结核含量高的样品,经历过较强的还原作用,因此ZK剖面磁化率异常降低是还原作用的结果,可能是某时期降水量增大所致.
韩志勇李徐生陈英勇杨达源
关键词:下蜀黄土IRM铁锰结核磁化率
河流纵剖面陡峭指数对庐山构造抬升的指示被引量:15
2015年
庐山是位于江南造山带北缘的断块山,其抬升过程对于认识本区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利用河流纵剖面的形态参数可以定量估算相对的构造抬升速率。基于5 m分辨率的DEM提取了庐山9条主要河流的纵剖面,依据坡度—面积图确定了裂点类型,结合地质图判别出裂点成因,并利用河流水力侵蚀模型计算了稳定态河段的陡峭指数以及凹曲度。结果显示,庐山的河流基本呈过渡态,以发育数量不等的裂点为标志;垂阶型裂点的形成主要与岩石强度不均一有关,而坡断型裂点是侵蚀基准面下降产生的。坡断型裂点以下的基岩河段具有较大的陡峭指数,表明庐山经历了从早期低抬升速率到晚期高抬升速率的转变。庐山受快速抬升影响的河段,陡峭指数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庐山整体抬升过程中南部、北部的抬升速率存在一定差异,亦可能是岩性不同造成的。
王乃瑞韩志勇李徐生陈刚王先彦鹿化煜
关键词:构造抬升
涌潮沉积揭示长江河口湾全新世最高海面被引量:1
2022年
海面变化对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了解过去海面变化规律可以为预测未来海面上升情景提供参考依据。以长江古河口湾湾顶附近的扬州市昌建广场建筑工地所揭示的自然沉积剖面(CJGC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调研,在剖面下部发现了保存有海相贝壳的涌潮沉积,为研究全新世最高海面和最大海侵提供了绝佳的地质材料。通过系统的沉积相与光释光(OSL)年代学研究,重建了古河口湾中全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地点中全新世以来经历了从陆相→潮滩→河口沙坝→河漫滩的沉积环境变迁,清晰显示了由海侵到海退的变化过程。OSL测年数据表明长江河口全新世最高海面和河口湾湾顶最大海侵出现的年代约为5.6 ka,当时对应的海面高度不低于海拔1.3 m,这一时期的高海面在世界多地均有记录。
刘雨佳韩志勇李徐生泮燕红杨倩倩周玉文
关键词:海面变化OSL长江三角洲
基于漫反射光谱的铁氧化物定量分析在南方黄土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漫反射光谱(DRS)的铁氧化物定量分析已用于北方黄土的研究,而在南方黄土中的适用性尚不清楚。本文选取江西九江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柠檬酸钠-重碳酸钠-连二亚硫酸钠(CBD)方法去除其中的游离铁,以此为基体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赤铁矿和针铁矿,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标样的铁氧化物含量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校准方程。经检验,校准方程应用于未经CBD处理的剖面天然样品时,获得的赤铁矿含量较准,而针铁矿含量不准。原因可能在于:(1)混合体系中,赤铁矿与针铁矿互为基体,赤铁矿对针铁矿的干扰远大于针铁矿对赤铁矿的影响,这种差异在南方地区尤为明显;(2)CBD处理不能完全清除南方黄土中的针铁矿,可能与样品中含有部分结晶较好、粒度较粗的针铁矿有关,这也增加了针铁矿定量分析的不准确性;(3)铝的同晶替代现象对南方黄土影响更为显著,其中受晶格结构等影响,针铁矿的铝替代量比赤铁矿更大,可能对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影响也更大。因而在南方黄土中,基于DRS的铁氧化物定量分析方法对于赤铁矿是适用和有效的,对于针铁矿的应用则需要慎重。
苑晓康李徐生韩志勇赵万苍周玉文吴双殊郑延花鹿化煜
关键词:赤铁矿针铁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