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金萍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石景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物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3篇用药
  • 2篇应用抗菌药物
  • 2篇预防性应用抗...
  • 2篇切口手术
  • 2篇合理用药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哌替啶
  • 1篇盐酸哌替啶注...
  • 1篇药品
  • 1篇药师
  • 1篇药物利用
  • 1篇药物使用
  • 1篇药物治疗
  • 1篇用药调研
  • 1篇用药分析

机构

  • 9篇北京石景山医...

作者

  • 9篇陈金萍
  • 5篇张燕娥
  • 2篇李秀荣
  • 1篇闫华辉
  • 1篇李光辉
  • 1篇纪庆红
  • 1篇刘春红
  • 1篇张莹
  • 1篇张学军

传媒

  • 4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北方药学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97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1月97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7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44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4%;其中术前>2 h用药的11例,术前0.5~2 h用药的18例,术后用药不超过24 h的19例,术后用药未超过48 h的3例,超过48 h的16例。结论: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陈金萍李光辉
关键词:抗菌药物病例
干预前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甲状腺、乳腺、腹外疝、闭合性骨折固定术4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记录相关用药医嘱,对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与干预前组(2010年1—6月)相比,干预后组(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性提高。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在抗菌药物使用率、术前超过2 h给药、用药疗程以及联合用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可操作性强,能够发现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问题,有效提高该类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张燕娥陈金萍李秀荣
关键词:干预抗菌药物
急诊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不合理使用调查
2011年
目的调查急诊盐酸哌替啶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石景山医院2009年急诊盐酸哌替啶处方1 087张及2008年每月盐酸哌替啶的消耗量为调查对象。结果盐酸哌替啶使用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除泌尿系结石外,慢性非癌痛使用量占较大的比例。结论急诊盐酸哌替啶存在不尽合理之处,应进一步加强干预和管理。
陈金萍张燕娥
关键词:药物利用
某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与思考
2014年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制定下一步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随机调取2013年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 920份进行分析。结果:1 920份病历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1 380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40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334例,占抽查病例17.40%。结论:经过3年整治工作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有了明显提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张燕娥陈金萍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病历分析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麻醉药品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10种麻醉药品中,芬太尼注射液用药频度居首位,吗啡口服缓释(控释)片为我院缓解癌痛之首选,盐酸派替啶已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结论:DDDs排序反映了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趋势,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陈金萍张燕娥刘春红
关键词:麻醉药品用药频度用药分析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及对策
2010年
目的:了解本院2009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01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4.16%(266/1101),革兰阴性杆菌占59.67%(657/1101)。真菌占16.17%(178/1101)。结论: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陈金萍张学军张燕娥闫华辉
关键词: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他汀类降脂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2008年
目的:介绍他汀类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方法:参阅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结果及结论: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强有力的降脂作用还有其独特的降脂外作用,随着他汀类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临床使用他汀类治疗心血管疾病也会更加广泛。
陈金萍
关键词:他汀类
我院儿科处方用药调研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统计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儿科处方中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帮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院儿科处方5859张,对含有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注射剂的处方2961张,占50.5%,使用抗菌药的处方占58.7%,含有抗病毒药的处方占28.1%。抗生素单联使用的占41.8%,二联使用的占14.4%;抗菌药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占43.8%。三代头孢处方占β内酰胺类处方的54.6%。结论注射剂使用比例过高,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均有滥用嫌疑。
张莹陈金萍纪庆红
关键词:儿科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
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阐述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同时对Ⅱ型糖尿病用药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参阅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结果及结论:通过对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新的药物及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陈金萍李秀荣
关键词: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