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郁初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微透析技术在猴脑递质研究中的应用
- 1999年
- 应用透析原理对脑内细胞外液中神经化学物质进行取样分析的想法已有20多年历史。对脑内细胞外液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情况,而微透析技术就是一种用来测定脑内细胞外液神经递质浓度的取样方法。随着探头设计的微型化和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的建立,微透析技术在许多实验室已成为一种常规实验手段。近年来,以猴脑为研究对象的微透析实验呈增长趋势,并获得了一些崭新的结果。本文介绍了在猴脑上进行微透析技术的方法,并综述了微透析在猴脑研究中的应用近况及实验结果。
- 沈丽敏陈郁初
- 关键词:微透析猴脑
- 猕猴在执行图形引导的有序运动过程中额叶皮层抑制性氨基酸变化的初步观察
- 1999年
- 本实验采用脑内微透析及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技术,观察了猕猴在执行视觉图形引导的有序运动任务(figurerecognitionmotorsequence,FRS)过程中额叶皮层(前额叶46区,运动前区的F7和F2区以及初级运动皮层的F1区)透析液中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cine,Gly)浓度的变化。观察到动物在执行FRS任务时前额皮层透析液中GABA浓度较操作前基础浓度明显升高,样品配对t检验具有显著统计意义;Gly浓度也有升高。
- 沈丽敏陈郁初
- 关键词:微透析Γ-氨基丁酸额叶皮层猕猴
- 介绍一种活体在位实时监测脑内化学物质变化的新方法
- 2001年
-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在位实时监测脑内化学物质变化的新方法。在探头──透析电极制作中运用了酶化学、电化学和微透析技术,能连续测定行为动物脑内神经化学物质浓度的变化,并且不需要借助高效液相仪作测定[1]。同时;扼要地介绍了探头的结构以及该技术的应用。
- 陈郁初
- 猕猴F2及F4区皮层神经元在空间有序运动中的放电活动
- 2000年
- 用胞外单位放电记录的方法 ,研究了猕猴在执行记忆引导的空间有序运动 (MSS)时 ,大脑皮层弓形沟距背侧F2及腹侧F4区的放电活动。对于以绿色为暗示信号的MSS G任务 ,在暗示期 ,F2 ( 78 2 % )比F4区( 41 5 % )有更多的细胞发生放电变化 ( χ2 =15 2 ,P <0 0 0 5 ) ;在图形期 ,F4( 6 7 9% )比F2区 ( 45 4% )有更多的细胞发生放电变化 ( χ2 =5 5 ,P <0 0 5 ) ;在触摸反应期 ,F4发生放电改变的细胞数 ( 75 5 % )显著地多于F2区 ( 2 7 3% )( χ2 =2 5 1,P <0 0 0 5 )。对于以红色为暗示信号的MSS R任务 ,在暗示期 ,F2发生放电改变的细胞数 ( 6 9 5 % )多于F4区 ( 44 6 % ) ( χ2 =7 2 ,P <0 0 1) ;在图形期 ,F4发生放电改变的细胞数 ( 6 6 1% )显著地多于F2区 ( 2 5 4% )( χ2 =19 2 ,P <0 0 0 5 ) ;在触摸反应期 ,F4( 6 7 8% )比F2区 ( 44 1% )有更多的细胞发生放电变化 ( χ2 =6 6 ,P <0 0 5 )。可见 ,无论是MSS G任务还是MSS R任务 ,F2区比F4区有更多细胞对MSS任务中的暗示信号发生放电变化 ,而F4区比F2区细胞更易在图形期和触摸反应期发生放电变化。结果提示 ,猕猴弓形沟距周围F2和F4区细胞均参与MSS任务 。
- 沈丽敏陈郁初
- 关键词:细胞活动猕猴皮层神经元放电活动
- 猕猴F2及F4区皮层神经元在图形引导的有序运动中放电活动的比较被引量:2
- 2000年
- 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了猕猴在执行图形辨认引导的有序运动 (FRS)时大脑皮层弓形沟距周围背外侧运动前皮层 (PMd)F2区和腹外侧运动前皮层 (PMv)F4区的放电活动。在FRS的暗示期 ,F2和F4区中分别有5 2 % ( 3 9/75 )和 16 9% ( 13 /77)的细胞发生放电变化 ;在触摸反应期 ,各有 5 1% ( 3 8/75 )和 87% ( 67/77)的细胞发生放电变化 ,经统计检验 ,均有显著差异。F2区比F4区有更多细胞对FRS任务中的暗示信号发生放电反应 (X2 =2 0 8,P <0 0 0 5 ) ,而F4区比F2区有更多细胞在执行触摸反应时发生放电反应 (X2 =2 3 5 ,P <0 0 0 5 )。结果表明 ,弓形沟距周围的PMd和PMv均参与FRS行为 ,但两者的参与方式可能不尽相同。本研究为PMd和PMv参与图形引导的有序运动的调控机制提供了证据。
- 沈丽敏陈郁初
- 关键词:皮层神经元放电活动猕猴
- 猴运动前区皮层神经元在顺序行为中的放电活动被引量:3
- 1998年
- 本工作研究猴运动前区(PM)皮层神经元在视觉图形引导的有序运动行为(作者称之为FRS[1])中的放电活动,并与在依靠记忆信息完成的空间顺序行为(MSS)中的活动作了比较。为此训练了三只猴同时学会FRS和MSS任务。对111个神经元的统计分析表明,它们在FRS和MSS暗示期中发生放电频率变化的均有一半以上,反应期里有放电频率变化的比例也很高;图形期里,FRS中的比例比MSS中的高出很多。它们对不同运动顺序呈现明显的选择性。对在动物完成FRS和MSS任务的相同运动顺序时放电活动增加的那些神经元所做的比较分析表明,它们在图形期里与FRS的关系要比MSS密切;在MSS的暗示期或图形期里反应潜伏期要比FRS长。以上结果说明背外侧PM区不仅参与MSS行为也参与FRS行为,它可能是功能上不同于PM其它部分的又一个亚区。从细胞反应潜伏期的分析结果推测,参与FRS和MSS行为的神经通路不完全相同,背外侧PM是参与FRS和MSS行为的神经网络中的一个共享结构。
- 陈郁初黄福德陈南晖寿建勇吴立
- 关键词:细胞活动猕猴神经元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