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素红

作品数:18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7篇癌痛
  • 5篇肿瘤
  • 3篇疼痛
  • 3篇肿瘤患者
  • 3篇重度癌痛
  • 3篇恶性
  • 3篇癌痛患者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术后
  • 2篇中重度癌痛
  • 2篇腺癌
  • 2篇吗啡
  • 2篇静脉
  • 2篇口服
  • 2篇健康
  • 2篇健康管理
  • 2篇癌患者

机构

  • 11篇江门市人民医...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8篇陈素红
  • 9篇马蕊
  • 8篇管静
  • 6篇廖亚勇
  • 6篇梁梅兴
  • 5篇陈耀成
  • 3篇刘杏仙
  • 3篇李云香
  • 3篇林英权
  • 2篇陈春霞
  • 1篇李美玲
  • 1篇柯娜
  • 1篇黄群爱
  • 1篇姚金娥
  • 1篇黄东彬
  • 1篇李明伟
  • 1篇杨丽
  • 1篇徐小青
  • 1篇李云香
  • 1篇杨文芳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药物的储存运送,药物配置,输注过程,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观察处理,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制定规范、科学的护理流程。将入住我院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入住患者观察组50例,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入住患者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规范、科学的护理,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护理。随后又对对照组进行规范化护理,观察其不良事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的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随后又对对照组进行规范化护理,其不良事件明显得到改善(P<0.05),同时责任护士工作顺畅心里踏实、患者依从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规范、科学的护理流程,降低了患者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同时也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保驾护航。
陈素红刘杏仙马蕊梁梅兴徐小青杨丽
关键词:护理流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红豆利咽汤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红豆利咽汤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及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疗与化疗,同时给予常规西药含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豆利咽汤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控制率、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以及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比较两组口腔黏膜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症候积分、治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5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5%(P<0.05),且两组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治愈时间、VAS疼痛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结论:红豆利咽汤可有效提高头颈部恶性肿瘤控制率,增强治疗效果,并可预防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马蕊李本珊管静陈素红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
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优化癌痛患者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84)和对照组(n=102)。试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疼痛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对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疼痛强度、疼痛影响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相关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强度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影响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护理满意度91.67%(77/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7%(83/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595,P=0.0439)。结论: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应用于癌痛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癌痛的认识,降低疼痛强度和疼痛影响,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优化疼痛管理。
马蕊陈素红管静
关键词:癌痛
口服与静脉吗啡滴定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分析和护理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口服与静脉吗啡滴定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重度癌痛患者分为两组,口服组(16例)采用口服盐酸吗啡片治疗,静脉组(19例)采用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治疗。结果静脉组滴定后15、30、60、90、120 min的止痛有效率均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滴定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及静脉注射吗啡对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滴定均起效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规范化护理,使滴定方案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癌痛控制满意度。
梁梅兴黄群爱陈耀成陈素红杨丽
关键词:口服重度癌痛护理
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对策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对伊马替尼口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某院收治的42例经伊马替尼口服辅助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2%,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伊马替尼口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心理护理、合理饮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配合必要的药物处理,可以显著降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马蕊刘杏仙陈素红
关键词:伊马替尼胃肠道间质瘤护理
癌痛患者的无痛化护理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无痛护理工作能否提高癌痛的缓解程度。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住的癌痛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三阶梯镇痛治疗)、我科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住的癌痛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三阶梯镇痛治疗加上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例镇痛治疗后第10天的癌痛缓解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第10天评定对照组癌痛缓解率为76.25%,观察组癌痛缓解率为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6,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无痛护理工作能明显提高癌痛患者的缓解程度。
林英权陈素红管静廖亚勇
关键词:癌痛护理
奥氮平治疗肿瘤相关抑郁和焦虑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和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恶性肿瘤伴相关性抑郁和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10mg/d,连用4周)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末分别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能够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和抑郁,临床应用方便,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姚金娥李明伟管静廖亚勇陈素红陈耀成
关键词:奥氮平肿瘤抑郁焦虑
流程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药物治疗,对照组利妥昔单抗滴注采用常规护理,包含用药不良反应告知、常规输注、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症处理;观察组采用流程化护理干预,包含心理干预、相关检查、用药前评估、执行医嘱、密切监控、不良反应流程化处理、滴注完成后指导。比较比较两组首次完成靶向药物滴注成功率(完成既定剂量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既定治疗方案完成率。结果:观察组靶向药物滴注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完成既定治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方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护理可有效提升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阳性恶性淋巴瘤的首次完全滴注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既定治疗方案完成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素红柯娜刘杏仙马蕊梁梅兴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利妥昔单抗
健康管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管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收治的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2014年收治的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管理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组患者正确服药率高于对照组,术侧上肢水肿、肩关节运动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患者生理社会状况、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健康管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患者生活质量。
陈素红林英权廖亚勇马蕊
关键词:护理健康管理乳腺癌术后康复
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影响。方法:将收治中重度癌痛患者129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采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加上无痛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治疗后第10天癌痛缓解率。结果:经治疗后第10天评定,对照组癌痛缓解率为71.42%,观察组癌痛缓解率为8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提高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癌痛得到有效控制,对癌痛患者的无痛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梁梅兴陈素红陈春霞李云香
关键词:护理疼痛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