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朋 作品数:16 被引量:3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地震背景噪声数据S变换去噪及三台法测量相速度 <正>1.NCF数据S变换去噪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以下简称NCF)是包含非因果信号和因果信号的双端信号。在一些研究中,选择用两端平均的信号来提取频散。但两端信号的窄带滤波结果显示,其对应波峰平均有2s左右的走时差。在... 王清东 朱良保 陈浩朋文献传递 多地震叠加提取双台间面波频散信息 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中国HIA台和哈撒克斯坦BRVK台的甚宽频地震仪记录的2011年日本MW9.0大地震及3次MW6—7强余震数据,采用互相关法提取了双台间的瑞雷波群速度频散曲线.研究发现,对于同一台记录的大地震和强余震激发的瑞雷波,其主要能量的周期范围明显不同,MW9.0大地震面波主要能量周期长(70s以上),而强余震面波的主要能量周期相对较短(10—50s).单独利用大地震数据无法提取60s以下的群速度频散,而单独利用强余震数据无法提取100s以上频散.将双台记录的特大地震、强余震数据进行互相关叠加,可以提取出较为可靠的宽频带瑞雷波群速度频散曲线(10—200s). 陈浩朋 朱良保 叶庆东 王清东关键词:面波频散 大别-苏鲁及其邻近地区基于背景噪声的瑞雷波和勒夫波相速度层析成像 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与作者2014年发表的"大别-苏鲁及其邻近地区基于背景噪声的勒夫波群速度成像"文章相同的资料,用频时分析提取5000余条瑞雷波和4000余条勒夫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得到了8-32 s的瑞雷波和勒夫波相速度分布图像.结果显示,瑞雷波与勒夫波相速度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8s的相速度分布与地表构造特征相吻合,造山带与隆起区均表现为高速,盆地因其规模不同而显示不同程度的低速.随着周期的增大,大别-苏鲁的高速带由强变弱,但始终存在.16-24 s的高速可能主要受到中地壳高速的控制,而32 s的高速则可能与上地幔顶部的高速有关.比较大别造山带与苏鲁造山带的平均频散曲线,发现大别造山带和苏鲁造山带的勒夫波频散曲线均高于AK135模型计算的理论频散曲线,而瑞雷波则没有这一现象.这可能意味着两个地区有比较强烈的径向各向异性. 叶庆东 丁志峰 郑晨 吕苗苗 陈浩朋 吴萍萍关键词:背景噪声 瑞雷波 大别-苏鲁造山带 波形反演震源机制中的权重优化:应用于2013年芦山地震 2017年 对剪切-粘贴方法(cut and paste,CAP)和地震软件包(computer programs in seismology,CPS)两个较常用的震源机制格点搜索反演方法的加权策略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权重分别仅单独考虑了波形数据信噪比或振幅差异,且权重数值大小随震中距的变化趋势相互冲突。为了解决此数值矛盾并保留二者权重的优势,将两种加权策略进行联合,综合考虑波形信噪比和振幅差异对反演的影响。此外,考虑到震中距定权的粗糙性,提出了针对各波形本身的数据信息精化计算权重方案。为了检验联合定权的优越性,以2013-04-20的芦山地震为例,利用CPS程序分别用联合及单独定权进行多次反演,比较发现联合加权方法反演结果最优。最终的震源机制解为(走向211°±3°,倾角41°±1°,滑动角94°±2°),震源深度17km,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与震源区的应力及地质构造情况均相互吻合,表明所提出的权重方法优化效果明显。 邓东平 朱良保 王清东 陈浩朋关键词:震源机制 波形反演 面波群速度测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实验和实际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单台多重滤波法和双台互相关法提取面波群速度的误差.结果表明,面波群速度测量误差随震中距和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少频散测量误差,需要选择合适的高斯滤波参数.高斯滤波参数应随周期的增大而减少,并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结合前人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个高斯滤波参数的经验选择公式.研究也表明,采用双台互相关法测量面波群速度,由于面波振幅谱变化更剧烈,测量中会产生更大的系统性误差,这时有必要利用瞬时周期修正提取的面波群速度频散. 陈浩朋 朱良保 王清东 杨颖航 张攀关键词:面波 群速度 地震面波反演问题中顾及误差重要性的讨论 2013年 讨论地震波反演问题中顾及测量误差的重要性,分别采用LSQR、WLSQR和MLS的方法对含有误差的地震波模拟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地震面波反演问题中测量误差的影响显著,忽略测量误差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刘强 姚宜斌 陈浩朋 仲崇豪 雷祥旭大别-苏鲁及其邻近地区基于背景噪声的勒夫波群速度成像 被引量:8 2014年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构造之一.为了研究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本文收集了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中国区域地震台网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湖北等省的144个宽频带地震台连续两年(2009年5月—2011年5月)的水平向地震记录(E分量和N分量)数据,首先对台站对之间E--E,E--N,N--N和N--E分量进行互相关,然后分别对这4个互相关分量采用相位权重叠加法进行叠加,最后旋转到横向分量(T--T)获得勒夫波经验格林函数(EGF);用频时分析(FTAN)方法获得4 000余条勒夫波群速度频散曲线,并进一步反演得到了周期为6—40s的勒夫波群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周期为6—10s的勒夫波群速度分布与地表构造特征相吻合.大别造山带、苏鲁造山带、湖北西部隆起均表现为高速;华北盆地发育,表现为大面积的低速;江汉盆地、南襄盆地、合肥盆地等因其规模不同而显示不同程度的低速.在周期为6—30s的勒夫波群速度分布图上,大别和苏鲁地区均显示高速,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地壳的低速并没有得到反映.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勒夫波群速度纵向分辨不高有关,另一方面高压变质岩深度分布可能比已有研究结果给出的要深.6—30s的分布图上郯庐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速,可能与该地区白垩纪以来处于拉张构造体制,地幔物质受到扰动,造成物质上涌有关. 叶庆东 丁志峰 郑晨 吕苗苗 吴萍萍 陈浩朋关键词:背景噪声 群速度 互相关函数 大别-苏鲁造山带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境内地壳结构 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30个台站的高质量宽频带远震数据,采用H-k叠加搜索法对中国境内的地壳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的地壳厚度和vP/vS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境内的vP/vS值介于1.6—1.9之间,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在29—81km之间.100°—110°E之间存在一个地壳厚度陡变带,将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地壳厚度相对均匀,为31—36km,西部地区地壳厚度相对较厚且变化较大,中部地区地壳厚度为34—49km.总的看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最厚,可达81km;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地区地壳厚度次之;华南地区地壳最薄.另外,中国大陆地壳平均波速比为1.738(σ=0.253),比全球大陆平均波速比1.78(σ=0.269)低.较低的波速比可能暗示中国境内地壳低速层的存在或者铁镁质成分的缺失. 张攀 朱良保 陈浩朋 王清东 杨颖航关键词: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波速比 泊松比 震源分布对地震背景噪声相速度测量的影响研究 <正>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时间叠加的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NCF)与台站对间的格林函数只相差一个比例因子,一般称为经验格林函数(EGF)。利用NCF提取面波群速度已经获得成功。但利用NCF提取面波相速度的研究还很少... 王清东 朱良保 陈浩朋华北和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结构研究 本文提出了通过双台互相关-多地震叠加法提取双台间的面波频散,提高频散测量的精度。利用华北地震流动台阵和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天然地震数据,提取10-60s的Rayeligh波相速度频散。利用基于单函数的Tarantola... 陈浩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