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刚
- 作品数:27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纵振动对声传输测量带来的干扰及其避免方法
- 2017年
- 弹性充液管道在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谐和力作用时自身会产生稳态纵振动。相比于管道自身模态的谐振,弹性管道稳态纵振动的幅度更大,对于声场的影响也更大。对于管道稳态纵振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说明充液管道对管口辐射声场的影响。通过等效梁模型的解析计算及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等效梁模型用于计算管道稳态纵振动的正确性,同时,提出一种用于隔离管道纵振动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 董鹏陈志刚龚强芦雪松
- 基于虚拟声源波叠加的舰壳声纳平台区自噪声预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声源波叠加的舰壳声纳平台区自噪声预报方法,属于舰船总体声学设计领域,本发明建立了虚拟声源构造方法,将虚拟声源波叠加技术引入到潜艇自噪声预报,可以在无需掌握真实激励源信息的情况下,以舰壳声纳平台附近...
- 熊济时吴崇建陈志刚付爱华龚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声学特性的评价方法
- 本发明涉及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声学特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参数,评估由机械设备组成的系统的声学性能,解决了目前在机械系统设计早期难以评估系统方案声学性能的问题。本方法提出了...
- 陈乐佳王晴陈志刚邓轶杜堃
- 一种流激孔腔振动噪声抑制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流激孔腔振动噪声抑制方法,根据斯特鲁哈数识别流激水下航行体开孔处流体间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导致的宽带噪声;结合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预报结果流体作用下的耦合共振导致的窄带噪声;设计流激水下航行体孔腔耦合噪声控制流...
- 岳蛟熊济时王春旭陈志刚苗天丞
- 文献传递
- 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声学特性的评价方法
- 本发明涉及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声学特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参数,评估由机械设备组成的系统的声学性能,解决了目前在机械系统设计早期难以评估系统方案声学性能的问题。本方法提出了...
- 陈乐佳王晴陈志刚邓轶杜堃
- 文献传递
- 一种识别叶片泵或风机噪声源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叶片泵或风机噪声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引入噪声变化度K这一评价参数;判断噪声特征种类,引入无因次化频率:当噪声为离散谱时,根据无因次化频率确定振动噪声量级L;当噪声为宽带谱时,采用1/3 Oc...
- 陈乐佳王晴陈志刚邓轶徐鑫彤
- 文献传递
- WPA法在舰船轴系纵向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 轴系的纵向振动在螺旋桨轴系激励艇体纵向振动声辐射问题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均匀有限杆纵向振动谐响应的精确解法,建立了轴系连接到艇体的物理模型,运用波分析方法(WPA法)对整个轴系模型的纵向振动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将推...
- 陈志刚吴崇健付爱华
- 关键词:纵向振动轴系
- 文献传递
- 基于质量、调谐、混抵效应的浮伐隔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质量、调谐、混抵效应的浮伐隔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质量效应优化、调谐效应优化和混抵效应优化,质量效应优化为将非扰动设备刚性安装在浮筏隔振系统的中间筏架上;调谐效应优化为将非动力设备或不工作的备用动力设...
- 吴崇建陈志刚付爱华杜堃邓轶
- 文献传递
- 带管路舱筏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管路设计方法
- 2022年
- 针对带复杂管路的舱筏隔振系统,利用基于频响函数子结构综合的建模方法,建立带管路的一般的舱筏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设备管路与舱筏、艇体的连接方式,提出三种不同管路连接方式下的舱筏隔振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设备管路的设计准则。结果表明,设备管路最好通过刚性连接对称固定到舱筏上,然后管路再通过弹性连接与艇体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艇体振动声辐射。
- 雷智洋陈志刚闫肖杰
- 关键词:振动与波管路振动噪声
- 利用系统涌现重构复杂系统隔振抗冲一体化设计被引量:1
- 2020年
- 引入涌现概念,利用系统要素与架构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及架构与形式的外在表达,通过重构完成系统优化,使系统生出更多令人满意的涌现,避免不满意的涌现。提出了重构极的概念,通过重构极各要素对比,建立跨系统的综合评估方法,解决了复杂巨系统优化难题。隔振抗冲一体化案例表明,系统重构可带来巨大的系统收益,“合二为一”重构模式对舰艇、飞机等复杂系统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吴崇建闫肖杰闫肖杰陈志刚杜堃付爱华陈志刚
- 关键词:架构隔振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