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球

作品数:51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细胞
  • 9篇变应性
  • 8篇蛋白
  • 8篇鼻炎
  • 8篇变应性鼻炎
  • 5篇脂蛋白
  • 5篇肿瘤
  • 5篇免疫
  • 5篇基因
  • 5篇变应原
  • 4篇低密度脂蛋白
  • 4篇血清
  • 4篇氧化修饰
  • 4篇维生素
  • 4篇核细胞
  • 4篇喉肿瘤
  • 4篇鼻咽
  • 3篇低密度
  • 3篇血小板
  • 3篇氧化修饰低密...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6篇山西医科大学...
  • 14篇中山大学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职业病...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0篇陈彦球
  • 16篇李添应
  • 15篇林志斌
  • 13篇杨燕
  • 9篇王斌全
  • 9篇张喜忠
  • 9篇瞿申红
  • 6篇温树信
  • 6篇皇甫辉
  • 5篇张芩娜
  • 4篇崔永萍
  • 4篇夏立军
  • 4篇李秀花
  • 4篇王建明
  • 3篇姜鸿彦
  • 3篇张念祖
  • 3篇成晓龙
  • 3篇张海利
  • 2篇徐培林
  • 2篇欧志英

传媒

  • 6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营养学报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癌症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例鼓室体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2009年
【目的】总结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检查9例鼓室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9例患者中,入院诊断为慢性中耳炎的为4例,误诊约为44.44%;表现有耳鸣及听力下降的均为88.89%(8/9);免疫组化分析嗜铬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鼓室体副神经节细胞瘤在临床上容易误诊,需综合分析临床特点、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方可提高诊断的诊断准确性;CgA、NSE表达可作为其免疫组化诊断的特异性标志。
陈彦球江广理林志斌李添应龚未池姜鸿彦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误诊鼓室
复发喉鳞状细胞癌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筛选与复发喉鳞状细胞癌相关的基因。方法 :用包含 18 0 0 0个cDNA的基因芯片法检测 2例复发喉鳞状细胞癌标本的癌组织及喉正常黏膜组织mRNA表达谱 ,通过对比分析寻找与复发喉鳞状细胞癌相关的基因。结果 :①重复且相差 3倍以上差异表达基因共 2 18个 ,其中喉癌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 137个 ,表达下调的基因 81个 ;②表达相差 10倍以上的基因 4个 ,分别为U 0 2 5 70、AW 86 3712、AA5 2 3939和NM_0 14 381。结论 :复发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表达失调的过程 。
王斌全陈彦球温树信夏立军王建明皇甫辉龚佳蕾何显峰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复发基因表达
喉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p15和p16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1年
王斌全温树信陈彦球皇甫辉王建明
关键词:喉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P15蛋白P16蛋白
组胺H4受体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新型组胺H4受体(H4R)在变应性鼻炎(AR)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变应性鼻炎(AR)组73例,正常对照(N)组30例,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两组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4R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R组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含量,分析H4RmRNA表达含量与IL-4、IL-12以及二者比值的关系。【结果】AR患者PBMC中H4R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R患者H4R的mRNA表达量与IL-4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与IL-12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P<0.01),与IL-4/IL-12比值亦有显著的相关性(r=0.75,P<0.01)。【结论】H4R的表达与AR的发病有相关关系,AR患者H4R的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Th1/Th2平衡失调的免疫过程。
彭华卢汉桂姜鸿彦林志斌陈彦球陈德华李添应
关键词:组胺H4受体变应性鼻炎IL-4IL-12
咽异感症的病因诊断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对咽异感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因检查 ,以提高对此症的认识 ,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对186例主诉咽异感症的患者进行认真的病史询问 ,系统地做咽喉部、邻近器官及相关的全身检查、治疗、观察 ,做出最后诊断。结果  186例患者中 ,病因为咽部炎性疾病占 61.3 % ,咽喉部肿瘤占 12 .4% ,邻近器官疾病占9.7% ,颈部疾病占 3 .2 % ,消化系统疾病占 5 .9% ,非器质性疾病占 7.5 %。结论 咽喉部感觉异常 ,常非单一疾病 ,而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咽喉症状 ,认真检查病因 。
张念祖陈彦球田宏斌
关键词:咽异感症病因咽疾病
慢性鼻-鼻窦炎血清中变态反应变应原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与变态反应变应原的关系及其对鼻内镜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用ELISA观察11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血清中总IgE(TIgE)及特异...
陈彦球李添应林志斌瞿申红
文献传递
中国地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
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机制及其症状受到基因及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白种人AR的远期疗效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然而对中国人种的疗效目前还是空白.本研究探讨了SIT对屋尘螨导致的国人的变应性鼻炎...
彭华李春炜林志斌陈彦球李添应
不同水平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对Cu2+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研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VE)和β-胡萝卜素(βC)对Cu诱导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L)作用的影响,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LDL的电泳迁移率(Rf)以及荧光物质(Lipofusin)扫描,反映...
成晓龙崔永萍陈彦球张喜忠
关键词:维生素EΒ-胡萝卜素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文献传递
重组复合膳食纤维对大鼠小肠形态结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重组复合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大鼠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断乳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经高脂饲料诱导形成高脂血症模型后,按体重及血胆固醇水平均衡的原则分为5组,其中2组分别以基础饲料及高脂饲料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其余3组为5%,10%,20%不同剂量的重组复合膳食纤维,实验期90d,实验期末,用光镜、电镜形态观察及测量分析的方法观察大鼠肠道形态结构。结果20%剂量水平的重组复合膳食纤维可增加粪重(P<0.05),而5%,10%重组复合膳食纤维却可减轻粪重(P<0.05);与高脂对照组比较,20%剂量水平的重组复合膳食纤维组小肠壁重量显著增加,5%,10%剂量水平组动物小肠壁重量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剂量组动物的小肠粘膜肌层增厚(P<0.05),10%剂量组动物小肠绒毛略有变短、变宽,20%剂量组的动物小肠绒毛出现水肿,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结论长期摄入低剂量重组复合膳食纤维对大鼠肠道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可能会对肠道的形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杨燕李秀花任铁铃张喜忠陈彦球
关键词:肠道形态结构高脂血症
维生素C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中作用的体外实验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维生素C(VC)在预防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修饰中的作用。方法 在Cu2 +介导的无细胞体系中分别加入VC 10、5 0、10 0、2 0 0 μmol/L ,巨噬细胞体系中分别加入VC 5 0、10 0、2 0 0 μmol/L ,以维生素 ( 2 0 0 μmol/L)为阳性对照 ,不添加维生素C组 (VC0 )为阴性对照。测定荧光物质(lipofusi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LDL电泳迁移率 (Rf)、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LDL氧化过程中的停滞时间等LDL的氧化修饰情况。结果 Cu2 +介导的无细胞体系中 ,高剂量VC( 10 0、2 0 0 μmol/L)在 3、6、9h均能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抑制TBARS、Ox LDL生成 ;而VC低剂量 ( 10、5 0μmol/L)则无此作用 ,相反在 3h表现出促Ox LDL生成作用。在巨噬细胞体系中 ,高剂量组 ( 10 0、2 0 0μmol/L)能显著降低荧光物质、TBARS和LDL电泳迁移率 (Rf) ,延长LDL氧化过程中的停滞时间 ,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VC在LDL氧化修饰中具有双重作用 ,低剂量时能促进LDL氧化 ,高剂量时表现出抗氧化作用。
陈彦球杨琦杨燕张喜忠
关键词:抗坏血酸脂蛋白类体外研究氧化修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