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1例报告
- 2011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5岁,农民,未婚育,2010年9月13日入院。3年半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渐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半年后完全不能说话,饮水呛咳,无易怒、怕热,无咽喉部疼痛。电子喉镜检查为“右声带麻痹”,服中草药(不详)及言语功能锻炼,约2个月后饮水呛咳改善,声音渐洪大,稍呈卷舌音。3年前始渐右手无力、肌肉萎缩,渐向右前臂、
- 林志坚陈国章龚建捷季晓林
- MR灌注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同匹配与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效果的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W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PWI/DWI)不同匹配与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给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巴曲酶降纤治疗,在治疗前予以MR PWI及DWI检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评定疗效。比较PWI/DWI不同匹配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PWI/DWI不同匹配(PWI>DWI、PWI/DWI正常、PWIDWI 20例、PWI=DWI 11例、PWIDWI组、PWI/DWI正常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P=0.003),而PWIDWI和PWI/DWI正常的患者降纤治疗的效果较好,而PWI=DWI及PWI
- 陈国章许祖梅林志坚李梅芳林鹏星
- 关键词: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
- 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 2004年
- 陈国章林鹏星张一攀陈敏翁元焦
- 关键词:正己烷中毒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预后神经电生理检查
- 依达拉奉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联合组)43例与单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丁咯地尔组)42例,联合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2次/d,连用14 d;盐酸丁咯地尔1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丁咯地尔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1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进行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观察与比较。结果联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9.07%和90.70%)都显著高于丁咯地尔组(50.00%和66.67%),(P<0.01);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显著高于丁咯地尔组(P<0.01),治疗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林鹏星翁元焦陈国章温志鹏
- 关键词:自由基清除剂脑梗死
- 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骨折中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骨折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5例二维CT诊断下颌骨骨折病人行三维重建,显示下颌骨结构,测量骨折移位距离及下颌骨厚度。结果:45例下颌骨折中颏部和体部骨折最多见,其次为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下颌升支骨折最少见。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精确、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骨缺损范围等情况,对下颌骨骨折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有指导意义。
- 许祖梅陈国章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下颌骨骨折
- 脑功能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脑功能成像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发病2~72h的脑梗死患者行MR常规及DWI、PWI检查,并将检测的结果分型。结果PWI〉DWI 48例,有半暗带存在,降纤效果最佳;PWI=DWI 12例,不宜降纤治疗;PWI〈DWI 2例,无需降纤治疗;DWI正常、PWI显示灌注缺损10例,应尽早降纤治疗;PWI、DWI都正常8例,可选择降纤治疗。结论联合使用PWI和DWI技术,可确认缺血半暗带及预测梗死后出血,准确选择降纤治疗的适应证。
- 陈国章许祖梅李梅芳林鹏星
- 关键词:脑梗死降纤治疗半暗带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表面弥散系数及灌注成像在脑梗死中脑组织缺血状态的诊断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面弥散系数(ADC)值、灌注成像(PWI)对腔隙性脑梗死和较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进行80人次MRI检查,采用常规MRI检查,T1WI、T2WI和T2FLAIR,以及DWI、PWI等,使用工作站Funtiontool专业图像后处理软件包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发现腔隙性脑梗死及较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的ADC值在不同时期发生类似变化,PWI在较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而在腔隙性脑梗死中未发现明显的缺血半暗带。结论对脑缺血病灶,ADC值和PWI均可量化缺血程度,各具优势,二者结合应用对于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 许祖梅李梅芳陈国章郭庆清林鹏星
- 关键词:脑梗死弥散急性病灌注
- 腰穿放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目的: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的剧烈头痛、尽快清除脑脊液中的血液,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对48例临床住院病人根据年龄、性别、病情程度随机分为内科治疗加分次腰穿放液组(26例)及单纯内科治疗组(22例)两组,观察临床表现。结果:两组病人在头痛持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液清除时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都有显著差异,腰穿放液组明显优于单纯内科治疗组。结论:应用腰穿放液治疗SAH简便易行,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国章张一攀林鹏星许祖梅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放液头痛脑血管痉挛
- 磁共振灌注成像及表面弥散系数对脑梗塞缺血状态的评价
-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表面弥散系数(ADC)值对在不同时期腔隙性脑梗塞及较大面积脑梗塞中的作用,评价脑梗塞缺血状态的演变。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03月脑梗塞患者80例、160人次,其中男性50例,...
- 陈国章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CT示有胆管扩张51例(男33例,女18例, 年龄37~83岁,平均53.2岁),均在常规肝胆胰区MRI 扫描后加做MRCP,随后作增强扫...
- 许祖梅陈国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