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俊 作品数:13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语言文字 更多>>
伦理环境与心灵的孤独——论《乔治的母亲》中乔治的堕落 被引量:1 2013年 斯蒂芬·克莱恩《乔治的母亲》是一部以城市贫民窟为背景,反映时代伦理道德问题的优秀作品。主人公乔治由诚实的劳动者堕落为街头无赖,源于城市土壤中虚伪的宗教、功利的物质主义和暴力背后的道德虚无主义形成的恶劣伦理环境,以及主体在社会变革中迷失产生的孤独感。克莱恩通过表现主人公的不幸命运,表达了他对19世纪末转型时期社会伦理失序和精神危机的忧虑及其伦理思考。 陈向俊关键词:斯蒂芬·克莱恩 伦理环境 孤独 堕落 玛吉的伦理悲剧——伦理视角下的《街头女郎玛吉》 被引量:2 2014年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经典小说《街头女郎玛吉》通过表现家庭伦理关系的疏离和异化、社会人际伦理关系的冷漠和虚假、爱情伦理关系的多变和脆弱展示主人公向往自由幸福的天性与生活中伦理枷锁发生冲突后引发的悲剧。小说再现了19世纪末美国转型时期社会伦理关系状况,表达作者对迷失于伦理困境的人们前途命运的忧虑,对构建和谐伦理关系的期盼。 陈向俊关键词:悲剧 伦理冲突 伦理关系 社会转型 评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象征主义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有才华、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于1895年出版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作自问世后便引起评论界高度关注.传统看法将《红色英勇勋章》简单地贴上现实主义或... 陈向俊关键词:斯蒂芬·克莱恩 文献传递 克莱恩的城市空间书写——现代异化反思之途 被引量:1 2016年 斯蒂芬·克莱恩城市小说里的街道和建筑并非空洞的容器,而是总体上表现为割裂和异化特征的丰富的社会文化指涉系统,形成空间隐喻,成为表征商业社会消费文化和物质主义的叙事符号。作者笔下的城市人在景观表象的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诱惑下,主体意志被掏空,价值感衰落、归属感迷失,丧失自我,与他人疏离。克莱恩借助城市书写揭示现代社会异化的现实、异化的人,反思工业文明给人造成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审美现代性。 陈向俊关键词:斯蒂芬·克莱恩 异化 论《红色英勇勋章》中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2 2010年 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具有鲜明的反讽特征: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及哲理反讽。通过层层反讽的交织运用,克莱恩含蓄有力地批判和解构了关于战争、人性、自然宇宙以及社会人生的传统理念和信条,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状态超然、动态的思考和关怀。 陈向俊关键词:斯蒂芬·克莱恩 《红色英勇勋章》 反讽 论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题库建设 被引量:3 2018年 "评价与测试"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考试评价资源的建设还比较落后,在学业考试命题方面还广泛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造成评价有失公允。大学英语课程,特别是涉及大规模学生的基础课程,其题库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探讨大英基础课程题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如何建设的相关问题。 陈向俊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基础课程 题库建设 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育的缺失与回归 被引量:8 2011年 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从教育的职能切入来探讨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该文论及教育的本质内涵、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剖析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回归人文教育的迫切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陈向俊关键词:人文教育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高校大规模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是关于大规模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效果的实证研究报告。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发现,计算机系统自动化判分与教师评分所得成绩的相关度为0.911,说明计算机评分基本可代替教师评分完成直接型口试任务。其次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从受试者和教师角度对大规模计算机口语测试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分析,论证了高校口语机考的可行性和整体测试效果。 徐智鑫 谢小苑 刘长江 陈向俊 刘芳 谷健飞关键词:信度 可行性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制度化的思考 被引量:2 2018年 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实质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现制度化,使其朝着合理性的方向发展。然而,总体上看大学英语教改制度化水平尚低,改革过程中随意化和非理性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影响了改革的正常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大英教改制度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开展制度化研究。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制度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内涵、价值和层次内容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化改革提供些许方法论方面的支持。 陈向俊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制度化 《为什么只有我们:语言与进化》述评 2019年 本文对Robert C. Berwick和Noam Chomsky 的新近合著《为什么只有我们:语言与进化》(2016)进行介评。指出该书基于跨学科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语言进化研究的渊源、范式、核心思想及其现代进化理论基础。Chomsky等人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基于现代进化理论划清了语言进化研究对象的界限,明确了研究内容的主次,廓清了突变论和渐进论适用范围,阐明了内在语言机制和外在语言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生物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俞建梁 陈向俊关键词:语言进化 生物语言学 突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