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

作品数:8 被引量:121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山楂
  • 3篇学成
  • 3篇山楂叶
  • 3篇化学成分
  • 2篇专属性
  • 2篇C-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化学
  • 1篇三萜
  • 1篇生物活性
  • 1篇双黄
  • 1篇双黄连
  • 1篇双黄连口服液
  • 1篇谱分析
  • 1篇联苯
  • 1篇口服液
  • 1篇黄连
  • 1篇活性

机构

  • 8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8篇陈佳
  • 4篇宋少江
  • 2篇魏锋
  • 2篇张倩倩
  • 2篇程显隆
  • 2篇徐绥绪
  • 2篇马双成
  • 2篇刘薇
  • 1篇沙沂
  • 1篇赫军
  • 1篇宋继侠
  • 1篇宋宁
  • 1篇李文
  • 1篇宋永华
  • 1篇寇翔

传媒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药研究与信...
  • 1篇Journa...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0
  • 4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UPLC-QTOF用于胶类药材专属性多肽成分的鉴别研究
<正>胶类药材是我国中药宝库中一类特殊的动物药,是由动物的皮、骨骼等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常见的有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黄明胶及新阿胶。其主要成分为多肽类成分。由于长期缺乏专属性鉴别方法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致使无法很好的...
程显隆陈佳张倩倩刘薇魏锋马双成
文献传递
UPLC-QTOF用于胶类药材专属性多肽成分的鉴别研究
胶类药材是我国中药宝库中一类特殊的动物药,是由动物的皮、骨骼等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常见的有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黄明胶及新阿胶.其主要成分为多肽类成分.由于长期缺乏专属性鉴别方法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致使无法很好的对这5...
程显隆陈佳张倩倩刘薇魏锋马双成
山楂叶的化学成分被引量:36
2006年
目的分离、鉴定山楂叶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山楂叶的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水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处理,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体积分数为55%的乙醇水洗脱部分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并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IR、NMR)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19α三羟基熊果酸(2α,3β,19αtrihydroxyl ursolic acid,1)、熊果酸(ursolic acid,2)、牡荆素(vitexin,3)、2″O鼠李糖基牡荆素(2″Orhamnosyl vitexin,4)、山奈酚(kaempferol,5)。结论化合物2α,3β,19α三羟基熊果酸(2α,3β,19αtrihydroxyl ursolic acid,1)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作者经过对化合物1的1H NMR1、3C NMR、HMQC谱和HMBC谱认真解析并对照已知文献,对文献中部分13CNMR谱信号的归属错误进行了纠正。
宋少江陈佳寇翔宋永华徐绥绪
关键词:药物化学核磁共振光谱山楂叶三萜
双黄连口服液NMR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复方制剂功效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即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其功效可能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于肌体的总体表征。因此基于上述认识,在很多复方制剂甚至单味药材的活性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建立能够尽量多地表征复方制剂中多种...
沙沂李文宋继侠陈佳
山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2
2005年
目的: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对从山楂中发现的多种化学成分和作者实验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以及药理和临床等其它多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山楂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含有三萜等其它成分,作者在实验中分离得到了2a,3?,19a-三羟基熊果酸(2a,3?,19a-trihydroxylursolicacid),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山楂中的黄酮和三萜类成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陈佳宋少江
关键词:山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山楂叶中的一个新联苯苷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对山楂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及Sephadex LH 20等手段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果得到一个化合物,鉴定为5,4′二甲氧基联苯4羟基3βD葡萄糖苷。结论该化合物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山楂叶苷A(shanyenoside A)。
陈佳宋少江赫军徐绥绪
关键词:山楂叶波谱分析
山楂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研究
山楂为蔷微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功能为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陈佳
关键词:山楂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2″-O-rhamnosyl Vitexin and Vitexin in Chinese Hawthorn Leaf and Its Extract by RP-HPLC被引量:5
2006年
Aim To establish an RP-HPL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2"-O-rhamnosyl vitexin and vitexin in Chinese hawthorn leaf and its extract. Methods Chromatography was carfled out on Kromasil C18 column (250 mm × 4.6 mm, 5 μm), using THF-CH3CN-H2O-H3PO4 (30 : 5: 125 : 0. 1) as the mobile phase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1. The UV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70 nm.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2"-O-rhamnosyl vitexin and vitexin were 0. 106 4 μg - 2. 1280 μg ( r =0. 999 1 ) and 0. 139 2μg - 2. 784 0 μg ( r =0. 999 3 ),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2"-O-rhamnosyl vitexin and vitexin in Chinese hawthorn leaf were 99.2% ( RSD = 2.80%, n = 6) and 100.6% ( RSD = 2.84%, n = 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reproducible, simple, precise, and rapi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2"-O-rhamnosyl vitexin and vitexin in Chinese hawthorn leaf and its extract, thereby providinge the basis for quality specification of Chinese hawthorn leaf and its extract.
陈佳宋少江宋宁
关键词:VITEXINRP-HPL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