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长利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5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非共面射野在腹膜后肿瘤IMRT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但不包括腹膜后实质性脏器和转移性肿瘤的肿瘤,此处的肿瘤由于周围有肾脏、脊髓、血管等许多重要器官,不是很适合做手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制约手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放射治疗便成为其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 阮长利宋启斌韩光付敬国潘景辉杨露
- 关键词:IMRT辅助治疗方法实质性脏器腹膜后间隙
- 3D打印技术在放疗铅挡块制作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放疗铅挡块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在模拟机上进行摆位和体位固定,并拍摄定位片,根据医生所勾画靶区进行研发的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用于铅挡块的制作,制作好的铅挡块在验证柜上进行固定,跟定位室拍摄的肿瘤靶区形状比对,检查灯光野及遮挡范围与定位室拍摄肿瘤靶区形状是否一致。结果 3D打印射野铅挡块的制作,使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形状吻合一致,并且使铅挡块的制作成本更加低廉、更加方便、更加准确。结论 3D打印技术制作射野铅挡块在放射治疗中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可以推广的、成本更加低廉的铅挡块制作方法。
- 阮长利宋启斌张军吴冰付敬国周丁屹郑永法
- 关键词:精确放疗
- 加速器多叶准直器叶片重力对放疗剂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加速器不同机架角时多叶准直器叶片重力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用MapCheck二维半导体矩阵进行测量,预选静态调强和动态调强中大小合适的单方向治疗野和机架角,保证精确摆位和测量相应平面剂量,用MapCheck剂量分析系统的γ(3mm,3%)分析方法对相应通过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当加速器机头为0°时,不同机架角静态调强与机架角为0°时静态调强平均通过率相差2%以内,动态调强与机架角为0°时平均通过率相差更大,但误差都在5%以内,但当加速器机头为90°时不同机架角时静态调强和动态调强与机架角为0°时的平均通过率都比较相近,这时多叶准直器叶片重力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当加速器机头为0°时不同机架角多叶准直器叶片重力对放疗剂量确实有影响,但当机头为90°时不同机架角多叶准直器叶片重力对放疗影响大大减少。为了减少多叶准直器叶片重力对放疗剂量的影响也应对多叶准直器叶片做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 阮长利徐利明宋启斌李长虎马广栋
- 关键词:放射疗法
- 乳腺癌根治术后适形和调强混合放疗计划与单纯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适形(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混合放疗与单纯IMRT的剂量学分布,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左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CRT和IMRT混合放疗计划与单纯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 次,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中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的体积相似,分别为(99.18±0.32)%和(99.43±0.47)%,无显著差异(P>0.05);混合计划计划靶区的V105%、V110%值分别与单纯IMRT计划的对应值接近(P>0.05);混合计划的剂量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均优于单纯IMRT计划(P<0.05)。与单纯IMRT计划相比,混合计划患侧肺V30、V20、V5分别降低了2.68%、3.25%和27.38%,同时肺平均剂量(Mean Lung Dose,MLD)由10.21 Gy下降至8.35 Gy(P<0.05);混合放疗计划心脏V30、V40和V50分别降低了3.18%、2.27%和1.52%(P<0.05)。结论与单纯IMRT计划相比,CRT和IMRT混合放疗计划在剂量分布及适形度方面效果更好,且降低了肺、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 阮长利宋启斌胡钦勇付敬国张钧
- 关键词:乳腺癌适形放射治疗
- 限制腹部呼吸运动的放疗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制腹部呼吸运动的放疗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限制腹部呼吸运动的放疗定位装置设置于患者体表,包括:可收缩膜,所述可收缩膜环绕所述患者设置,所述可收缩膜在患者腹部设置有开口;腹压结构,设置于所述可收缩膜与所述...
- 马广栋石玉霞王陆洲何俊翔邹雅余璇王菲付敬国阮长利
- 不同机架角时多叶准直器叶片对不同调强放疗剂量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研究加速器多叶准直器角度为0°和不同机架角时多叶准直器叶片对不同调强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用30cm×30cm×3cm固体水模体预选静态调强和动态调强中大小合适的30个单方向野和机架角为0°、45°、90°、270°、315°,用Mapcheck二维半导体矩阵测量和其剂量分析系统的γ分析方法(3%/3mm、5%/3mm)对相应通过率进行定量分析。以治疗靶区由小到大预选30例患者的静态调强和动态调强计划用上述同样方法测量和分析。结果加速器多叶准直器角度为0。和机架角分别为0°、45°、90°、270°、315°时静态调强和动态调强30个单方向野实测的3%/3mm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7.71%和96.25%(t=1.70,P=0.389)、96.34%和93.72%(t=2.95,P=0.002)、96.65%和92.98%(t=2.87,P=0.005)、95.87%和93.15%(t=2.71,P=0.006)、96.09%和93.51%(t=2.89,P=0.004),5%/3mm的平均通过率也无差别,分别为99.31%~99.73%和98.89—99.68%(t=0.57~1.90,P=0.913—0.725);30例患者计划的3%/3mm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6.11%~96.76%和94.88~95.78%(t=1.02—1.61,P=0.317~0.235)。结论当加速器多叶准直器角度为0°和不同机架角度时多叶准直器叶片对调强放疗剂量相比0°时确有影响,但其面剂量分布误差都在可接受的5%内。
- 阮长利徐利明宋启斌马广栋李长虎
- 关键词:调强放射疗法多叶准直器
- 模拟呼吸运动对SBRT剂量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模拟呼吸运动对不同单次大剂量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治疗的20例肿瘤最大径5 cm的肺癌SBRT患者,每例肺癌都设计七野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两组计划,分别对单次剂量为200、400、600、800、1000 cGy进行研究。将美国Sunnuclear公司生产二维半导体阵列Mapchecker置于运动平板上,使用近似运动周期T为3.5 s,跟常人呼吸运动周期相似,运动幅度为±5、±10、±15 mm;比较模拟呼吸运动和静止状态下治疗计划系统输出的相应等中心处水平面剂量分布和实测的剂量分布差异,两组间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不同运动幅度和不同单次剂量的SBRT三维适形与调强适形计划放疗剂量分布γ分析通过率(3%/3 mm)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呼吸运动会导致肿瘤靶区剂量的适形度降低,导致放射剂量分布更加模糊;通过Mapchecker系统软件很容易分析出呼吸运动对3DCRT剂量分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靶区头脚方向,可对IMRT的影响分布于整个靶区;同一运动幅度随单次剂量的提高,调强放疗的剂量分布通过率反而比三维适形高。
- 阮长利宋启斌李祥攀付敬国郑永法
- 关键词:调强放射疗法
- 模拟呼吸运动对不同单次剂量SBRT剂量分布的影响研究
- 目的 通过模拟呼吸运动来研究呼吸运动对不同单次剂量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剂量分布的影响。
- 阮长利宋启斌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疗法调强放射疗法
- 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制造技术,其在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和发展,主要应用于制作个性化口腔支架、个体化补偿模、电子线挡铅及保证放疗设备治疗效果等。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张才勋付敬国阮长利杨露王陆州李祥攀
- 关键词:3D打印放疗
- 直线加速器二级准直器在全段食管癌术后调强计划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调强计划中限制二级准直器位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例全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设计两种逆向调强放疗(IMRT)计划。第一种是二级准直器限制位置的IMRT(Jaw Fixed-IMRT,F-IMRT):以心脏上下界为界,F-IMRT计划的靶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分区,通过固定二级准直器来实现,三个分区分别设计射野数量及角度,两两分区之间二级准直器头脚方向重叠(overlap, OL)的距离定为0、1、2、3、4 cm,共生成5个F-IMRT计划(命名为F-IMRT-OL0.1.2.3.4);第二种是常规IMRT(conventional-IMRT,C-IMRT):患者靶区为一个整体,不限制二级准直器,射野设置为9野共面均分。两种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优化参数相同,对比分析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及加速器跳数(MU)。结果:F-IMRT计划中,二级准直器需要重叠以保证靶区足量,但随重叠距离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呈递增趋势,本研究中F-IMRT-OL1为最优计划。F-IMRT-OL1与C-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F-IMRT-OL1肺的V5 Gy、V10 Gy、V20 Gy及Dmean低于C-IMRT,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对于肺的高剂量体积V30 Gy,无明显差异(P> 0.05);F-IMRT-OL1计划心脏的V30 Gy和V40 Gy及D mean均低于C-IMRT,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F-IMRT-OL1肝脏、肾脏的Dmean低于C-IMRT(P <0.05);两种计划的脊髓和MU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于全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F-IMRT-OL1计划能在保持靶区剂量充分和剂量均匀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小肺和心脏剂量的照射体积及平均剂量。
- 胡健张爱华陈心徐细明阮长利昌胜李祥攀
- 关键词:术后调强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