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中Be1-2蛋白、EGFR表达及胃肠道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李春鸣 罗旭 闵泽 王玲 刘莲 余文发 王丽珍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和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临床意义研究。通过对HP感染与Bc1-2蛋白表达的关系的研究,为临床根除HP感染及预防胃癌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对有HP感染的胃癌...关键词:关键词:胃癌 癌前病变 淋巴结微转移 膜解剖指导下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膜解剖指导下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胃癌患者,术前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血管导向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膜解剖指导下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95.10±20.43)min、(219.43±30.80)mL、(36.33±6.14)个,均优于对照组的(256.37±21.87)min、(254.26±30.42)mL、(25.30±5.2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47±0.83)d、(25.37±3.00)h、(15.34±1.27)d,均优于对照组的(5.59±1.05)d、(30.29±2.85)h、(19.03±1.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87.10%,较对照组的80.65%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管引导下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比,膜解剖指导下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可减少创伤,促进恢复。 蔡宁 闵泽关键词: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尾侧联合中央入路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尾侧联合中央入路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8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其中A组采用尾侧联合中央入路,B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发生率对比没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没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疗效明确,值得推广,但是需要术者对于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蔡宁 闵泽关键词: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入路 结肠癌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5例应用体会 2015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以来至今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5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123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余2例中转开腹。结论:在临床之中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阑尾炎患者自身状况选择自己较为适合的治疗措施进而保证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就目前阶段而言,手术治疗是治愈阑尾炎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闵泽 马浩 陈勇关键词: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阑尾炎 CK18和PNA受体在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CK18和PNA受体在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micrometastase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 P法)和亲和组织化学法(ABC法)检测CK18和PNA受体在60例大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其与HE染色的关系,两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和检出的淋巴结微转移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1)60例大肠癌患者的234枚淋巴结中,共有22例患者(36.67%)39枚(16.70%)淋巴结存在微转移,主要以单个散在和小团状分布于淋巴结的边缘窦内。(2)CK18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4.10%(33/234),除1枚淋巴结外,HE染色阳性者CK18染色均阳性;PNA受体表达阳性率为13.25%(31/234),HE染色阳性者PNA染色均阳性。CK18蛋白和PNA受体阳性表达与HE染色阳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CK18和PNA受体共同表达阳性率为10.68%(25/234);CK18表达阳性而PNA受体阴性的淋巴结8枚,占3.42%;PNA受体表达阳性而CK18表达阴性的淋巴结6枚,占2.56%;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Dukes’分期有关(P<0.01),C期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和B期患者。结论(1)淋巴结微转移主要以单个散在和小团状分? 闵泽 张波 李春鸣 杨华 肖庆帮关键词:CK18 淋巴结微转移灶 DUKES S-P法 淋巴结外 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炎性指标的变化。方法:358例行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123例行电凝钩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 d及1周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1周时4项指标均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较1 d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优于电凝钩胆囊切除术,术后炎症反应轻。 闵泽 马浩 周凯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计数 超声刀 留置肛管减压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附47例报告) 被引量:2 2009年 闵泽 王自强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 肛管减压 腹腔镜 留置 中低位直肠癌 术后局部复发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效果对比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开展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 P <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对患者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 蔡宁 闵泽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 CK18和PNA受体在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K18和PNA受体在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micrometastases)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论:1、淋巴结微转移主要以单个散在和小团状分布于边缘窦内.2、CK18和PNA受体同样敏感,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淋... 闵泽关键词:大肠癌 淋巴结转移 CK18 凝集素 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治中的体会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治疗急腹症的价值。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50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100%,术后无并发症,腹痛得到有效控制。2例患者由于腹腔炎症粘连较重、渗血较多,转为开腹手术,病情得到控制。结论:腹腔镜术治疗急腹症的价值显著。 闵泽 马浩 谢刚 陈勇关键词:腹腔镜术 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