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占华
- 作品数:58 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肌肉的QCT测量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 目的:1.探讨竖脊肌、腰大肌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2.探讨竖脊肌、腰大肌密度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1月至2010年10之间因各种原因来我院行QCT骨密度测量的685例20~80岁之间的患者为测量对象,男...
- 汪伟李佳录孔令懿钱占华陈祥述程晓光
- 文献传递
- 复发后呈假肉瘤样变的软骨黏液样纤维瘤二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15年
- 目的报告2例复发后呈假肉瘤样变的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复发后呈假肉瘤样变的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进行临床及病理形态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例1,男,13岁,左足第一跖骨肿瘤术后18个月复发;例2,男,9岁,股骨肿瘤术后2年半复发,2例初次术后病理诊断皆为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复发后术后病理形态包括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结构及假肉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显示Vimentin及S-100阳性。结论软骨黏液样纤维瘤为良性肿瘤,复发后异型性明显,呈假肉瘤样形态,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及整体组织学表现,并与其它恶性肿瘤相鉴别。
- 宫丽华刘巍峰钱占华丁宜黄啸原
- 关键词:软骨纤维瘤黏液样肉瘤
- 多发棕色瘤X线、CT及MRI表现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棕色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探讨其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32例由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HPT)引起多发性棕色瘤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局部骨X线、CT和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例PHPT患者均在全身不同部位出现棕色瘤病变,其中股骨病变15例、胫骨干15例、腓骨干12例、髂骨16例、椎体3例、肱骨3例、肋骨5例和指骨12例。结论 X线、CT和MRI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多发性棕色瘤的病理改变,三种检查方法结合可更全面显示多发性棕色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定性和鉴别诊断。
- 白荣杰钱占华叶薇詹惠荔刘悦李新民程晓光屈辉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X线摄影
- 肌肉的QCT测量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 目的1.探讨竖脊肌、腰大肌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2.探讨竖脊肌、腰大肌密度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1月至2010年10之间因各种原因来我院行QCT骨密度测量的685例20~80岁之间的患者为测量对象,男女分...
- 汪伟李佳录孔令懿钱占华陈祥述程晓光
- 文献传递
- 定量CT肌肉密度的年龄变化趋势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肌肉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以2009-11~2010-10因各种原因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行QCT骨密度测量的685例20~80岁之间的患者为测量对象,女414例,中位年龄60.5岁,男271例,中位年龄58.0岁,使用定量CT(QCT)软件在L3水平轴位图像上测量双侧竖脊肌密度,在L5水平轴位图像上测量双侧腰大肌密度。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析肌肉密度变化趋势,并计算肌肉密度的年平均下降率。以骨密度为因变量,以年龄为单一自变量和加入肌肉密度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男、女竖脊肌密度分别从60~70岁组、40~50岁组开始有显著下降,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0.5%、0.9%。男、女腰大肌密度下降速度较竖脊肌慢,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0.3%、0.4%。加入肌肉密度作为自变量之后,与单独使用年龄作为自变量相比,男、女性回归方程校正决定系数分别由0.27、0.53升高至0.33、0.5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肉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且肌肉密度对于骨密度有除年龄以外的正性促进作用。
- 汪伟孔令懿李佳录钱占华陈祥述程晓光
- 关键词:骨密度
- 成年女性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腰部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程度及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518名21~81岁的成年女性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50岁)和老年组(>50岁),使用定量CT(QCT)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BM...
- 李新彤王玲王晨蔡韦钱占华程晓光
- 关键词:骨密度
- 无症状青年人下尺桡关节积液与三角纤维软骨完整性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无症状青年人下尺桡关节积液与三角纤维软骨完整性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招募的无腕关节疼痛症状、外伤和手术史、畸形及肿物的32名青年志愿者的腕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阅读并分析,以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序列显示下尺桡关节内液性高信号为判断有下尺桡关节积液的标准,观察是否存在下尺桡关节积液、积液的形态及三角纤维软骨(TFC)是否存在异常。结果32名青年无症状者平均年龄25(20~30)岁,其中男性22名、女性10名。共有25名(78.1%)腕关节有下尺桡关节积液,其中21名(84.0%)为线状/管状,4名(16.0%)为囊状;男性15名(62.8%)、女性10名(10/10)。25名有下尺桡关节积液者中,TFC完整者20名(62.5%),其中17名积液局限于下尺桡关节近端,3例积液达TFC下表面;TFC撕裂者5名(15.6%),其中4名下尺桡关节积液达TFC的下表面。有尺骨中性、正性和负性变异者分别为23(71.9%)、6和3名,有下尺桡关节积液者分别为17、5和3名,TFC撕裂者分别为1、4和0名,不同性别间和尺骨变异状态下尺桡关节积液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9,P=0.702)。结论无症状青年人存在下尺桡关节积液情况,少部分下尺桡关节积液合并TFC撕裂。
- 詹惠荔钱占华白荣杰叶薇李亚雄王金娥王崧铭
- 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下尺桡关节积液
- 成年人群腹腔内外脂肪分布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腹腔内外脂肪分布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因临床需求来我院行定量CT骨密度(QCT)检查的患者436例,年龄在20岁~90岁之间,以50岁为界限,将男女患者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两组,其中男性...
- 汪伟王玲钱占华李佳录程晓光
- 肌肉的QCT测量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 目的:1.探讨竖脊肌、腰大肌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2.探讨竖脊肌、腰大肌密度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1月至2009年10之间因各种原因来我院行QCT骨密度测量的685例20~80岁之间的患者为测量对象,男...
- 汪伟李佳录孔令懿钱占华陈祥述程晓光
- 文献传递
- 定量CT研究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年龄的关系及变化趋势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成人腰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年龄的关系及变化趋势。方法对865例21~83岁的志愿者行腰椎CT检查,其中男性347例,年龄(44.0±12.6)岁,女性518例,年龄(45.3±13.6)岁,并以10岁的间隔划分年龄组。使用定量CT测量L3椎体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脂肪面积及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FI)。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线性趋势估计,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性别相邻年龄组间及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差异,使用相关分析研究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年龄、体质指数、身高及体重的关系,并使用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年龄对椎后肌群体质成分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男女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随年龄有增加趋势,肌肉面积随年龄有下降趋势(男性F=54.603、71.524、37.458,女性F=317.808、436.105、45.210,均P<0.001)。年龄与男女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呈正相关(r=0.505、0.588,P<0.001),与MFI呈正相关(r=0.489、0.646,P<0.001),与肌肉面积呈负相关(r=-0.334、-0.367,P<0.001)。年龄对椎后肌群脂肪面积、肌肉面积及MFI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t=-4.799、28.810、-11.027,均P<0.001)。BMI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肌肉面积、MFI均呈正相关(r=0.414、0.420、0.184,均P<0.001)。结论成人椎后肌群在20~39岁达到发育高峰,之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肌肉萎缩及脂肪浸润;女性椎后肌群的退变速率较男性快,有更强的年龄依赖;年龄、BMI是影响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重要因素。
- 李新彤钱占华冯强强王玲娄路馨程晓光于爱红赵凯平
- 关键词:腰椎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