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以军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再植指功能不佳的原因分析被引量:5
- 1999年
- 1986年~1998年,我院共收治722例910指不同类型的断指再植,其中650例832指,术后获得6个月的随访。再植指的功能,按TAM系统评定标准评价[1],TAM小于正常侧的50%而须进行二期手术者,共97例124指,占15%。本文主要对97例再...
- 金以军
- 关键词:断指再植
- THR与BFHR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并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7年8月—2011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FNF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THR组)和对照组(BFHR组),THR组60例接受THR方案治疗;而BFHR组60例接受BFHR方案治疗。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治疗后1年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BFH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H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BFHR组和THR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3%(14/60)和3.3%(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年,THR组和BFHR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43.3%(26/60)和15.0%(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R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股骨颈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范洪辉樊良李海波金以军陈雪荣李宏斌骆剑敏何磊吕佐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高龄股骨颈骨折
- 分步原位弯棒复位技术在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分步原位弯棒复位技术在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内固定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7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18~57岁,平均40.4岁.L1骨折3...
- 何磊钱宇金以军
- 关键词:腰椎骨折复位
- 终板环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中防止钛网沉陷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使用终板环对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33例,年龄...
- 何磊钱宇金以军樊良吕佐
- 关键词:颈椎病脊柱融合术并发症
- 改良肘后入路Y形钢板治疗肱骨髁部骨折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10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肘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按Cassebaum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3%。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化性肌炎、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发生。结论: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具有暴露安全充分、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首选。
- 樊良陈维善赵晓峰金以军
- 关键词:肱骨髁部骨折粉碎性骨折
- 腰椎爆裂性骨折伴硬膜及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附2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总结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伴硬膜及马尾神经损伤前后路联合手术的经验及手术适应证。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3月至2004年2月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伴硬膜及马尾神经损伤病例22例,进行椎管探查,硬膜及马尾神经修复,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结果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脊柱脱位矫正,Cobb s角基本正常,椎管截面积正常,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对于累及三柱的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伴硬膜及马尾神经损伤者,宜前后路联合手术,但必须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状态下进行。
- 张军金柏军钱宇金以军
- 关键词:腰椎爆裂性骨折马尾神经损伤内固定术
- 双侧髋关节同时前后脱位1例
- 2011年
- 患者,男,55岁,敲击拆墙时被侧方倒落墙体压伤致双下肢活动不能及头皮出血2h入院。体检:右下肢内收、内旋、短缩畸形,左下肢外旋、外展屈曲畸形,双侧髋关节弹性固定,不能活动。双下肢感觉无殊,双足背伸跖屈肌力正常,头皮7cm裂伤伴活动性出血。
- 何磊金以军樊良
-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坏死病例报告
- 基于改良Moore分类评分的下颈椎损伤诊治策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程度评分系统的改良方案与下颈椎损伤的诊治策略。方法依据改良Moore分类评分系统,定性量化评分〈3分者,采用保守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3分,且不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损伤表现者,采用保守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3分,且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损伤表现者,建议手术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4分,存在下颈椎不稳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值越大,手术指征越明确;若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损伤表现者则有绝对手术指征。同时参考患者的其他因素,综合选择治疗方法。结果根据改良Moore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及参考患者及家属意见,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1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级)患者中,2例手术治疗后无明显脊髓功能恢复迹象,但其神经根刺激症状基本消失;另1例未手术患者脊髓功能及神经根刺激症状基本无变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B、C、D级)患者手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平均提高1.6级。未手术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ASIA分级平均提高0.5级。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者手术后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问均已达到骨性融合,未见椎体问滑移或不稳定,均恢复了颈椎的正常序列和高度。结论改良颈椎损伤程度评分系统考虑了脊髓神经损伤情况,综合评判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颈椎损伤程度评分系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骆剑敏陈其昕钱宇陈雪荣李宏斌金以军张军曾青东
- 关键词:脊髓损伤颈椎
- 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原因及其预防被引量:3
- 1994年
- 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80例股骨干骨折,经平均7.6年随访,有50例发生不同程度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4%。认为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与骨折性质、手术时机、切口选择、内固定器械选择、外固定时间等有关。伤后早期内固定,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练,是减少股骨干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 金以军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膝关节病因内固定术
- 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显微外科修复被引量:29
- 1994年
- 1989~1982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18例。结果:优7例,良8例,一般3例。文章具体描述骨、血管、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和濒临截肢肢体的概念:只有通过显微技术,采用多种组织游离移植,才能重建其活力和功能的严重复合性损伤肢体。
- 金柏军陈雪荣金以军章恕
- 关键词:创伤截肢显微外科手术断肢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