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荣
- 作品数:95 被引量:1,000H指数:1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PPARs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性腰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PPARs基因多态性及其多个SNPs之间的基因一基因交互作用与高甘油三酯性腰围(HTGW)的关系.方法该研究的820名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PMMJS)”队列人群。HTGW判定标准为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同时甘油三脂≥1.70mmol/L;选取PPARs3个亚型(PPARα/β/γ)的10个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其中rs4253778使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其余位点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NPs与HTGW之间的关联: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基因-基因之间的交互作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ARα的rs1800206、PPARβ的rs2016520和PPARy的rs3856806均与HTGW显著关联,OR(95%CI)分别为2.48(1.75~3.52)、0.63(0.42~0.83)和1.60(1.16~2.21),这种关联即使在多变量调整后[分别为2.41(1.68~3.46)、0.58(0.41~0.79)和1.43(1.02~1.97)]也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DR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4阶模型最优,不仅包含厂关联分析中显著的PPARαrs1800206.PPAR$rs2016520和PPARyrs3856806,也包括了关联分析不显著的PPARars4253778.结论PPARα/β/γ的多个SNPs即通过显著的主效应又通过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HTGW的发生.
- 朱秋荣武鸣陈秋周正元刘景超骆文书丁一顾淑君郭志荣
- 关键词:PPAR多态现象
- 苏州市打击无证行医工作情况与对策探讨
- 2010年
-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打击无证行医工作予以了高度关注,但非法行医现象却一直难以根除。苏州针对非法行医在执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拓宽思路,形成了一系列崭新的监管模式和管理方法。
- 王晓莉郭志荣汪超
- 关键词:无证行医
- 中心性肥胖在70岁以上老年MS、非MS人群中与T2DM患病的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腰围(WC)在老年代谢综合征(MS)、非MS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关系。方法对2551例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采取横断面调查,进行现场体格检查,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WC在老年MS、非MS人群中与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T2DM患病率随着合并MS组分异常数的增多而增加,有相同MS组分的MS患病人群中一旦合并中心性肥胖,其T2DM的患病率将增加。且无论是否中心性肥胖,高三酰甘油(TG)也为T2DM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当老年人群中合并MS组分异常的数目相同时,若伴随中心性肥胖,其发生T2DM的风险将更高。WC作为中心性肥胖的指标虽然重要,但也要同时关注TG等代谢异常指标。
- 陈冯梅丁建生郭志荣李莉蓉刘颖沈敏周慧
- 关键词: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
- 我国克罗恩病不同年代发病率及患病率的比较被引量:31
- 2011年
- 目的收集并分析近年来我国克罗恩病(CD)的发病情况及时代变迁。方法对2003至2007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全国性会议交流的所有CD相关描述性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检索、复习及分析,并与既往50余年(1950至2002年)的系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到2003至2007年相关文献417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62篇资料入选,包含2149例CD患者[男1288例,女861例;男女比例为1.50:1,年龄为2.5~86(39.9±2.2)岁]。本研究中2003至2007年报道的CD患者例数是1950至2002年(1526例)的1.41倍,发病年龄(仍以中青年患者为主)与性别之比(仍男性多于女性)无明显变化。推算2003至2007年我国的CD平均发病率及患病率分别为1.21/10万人年与2.29/10万,均比1950至2002年的相应数据(0.28/10万人年与1.38/10万)增高。结论我国大陆地区CD患者近年来进一步增多,似呈快速上升趋势,但仍低于西方国家。
- 郑家驹史肖华竺霞霜皇甫照郭志荣
- 关键词:CROHN病发病率患病率
- 不同方法评价肥胖相关健康风险效果分析被引量:19
- 2006年
- 陈冯梅胡晓抒郭志荣武呜杨婕周慧康国栋姚才良
- 关键词:肥胖慢性疾病体质指数BMI死亡率
- 腰围和BMI动态变化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腰围和BMI的动态变化对队列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影响。方法以1999年4月开展的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MS)综合防治队列研究为基础,获取基线调查对象资料,并于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及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进行两次随访。排除基线期患有T2DM、心血管疾病(CVD)、BMI≤18.5kg/m2者,以及因搬迁、死亡等原因造成的失访者后,共有3461名调查对象被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测。不同人群性别、吸烟、饮酒及T2DM家族史的差异性分析采用χ2检验;TG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将腰围和BMI差值进行四等分,纳入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和BMI差值不同分位与T2DM之间的关联;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线特征人群控制组和非控制组与T2DM发病的关系,以及腰围和BMI控制与否与T2DM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3461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0.21±9.96)岁,男性1406名,女性2055名。在两次随访问隔期内,新发T2DM病例160例,男性60例,女性100例,累积发病率为4.6%(160/3461)。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腰围差值的第四分位发生T2DM的风险较高(HR=2.06,95%CI:1.27。3.16),BMI差值的第四分位发生T2DM的风险较高(HR=1.30,95%CI:0.86~1.95)。基线腰围正常人群和腹型肥胖人群中,非控制组T2DM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1%(40/565)、6.3%(45/645),均高于控制组f3.4%(71/2096)、4.5%(4/155)](χ2值分别为3.98和15.18,P值分别为0.043和〈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线腰围正常人群中非控制组人群的T2DM发病风险高于控制组(HR=2.12,95%CI:1.40~3.22);基线腹型肥胖人群中非控制组人群的T2DM发病风险高于控制组(HR=I.14,95%Ch1.04~1.92)。当�
- 陈冯梅郭志荣武鸣周正元骆文书
- 关键词:腰围BMI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体重异常的关系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10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多个SNP间交互作用与体重异常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PMMJS)”队列人群。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其中的820名研究对象的基线血标本进行PPARs的10个SNP(rs135539、rs4253778、rsl800206、rs2016520、rs9794、rsl0865710、rsl805192、rs709158、rs3856806、rs4684847)多态性分析,以随访时所测得的体重指数(BMI)确定体重异常。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10个SNP对体重异常发生的OR值和95%C1。采用GMDR模型检测10个SNP的基因一基因交互作用。结果82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0.05±9.41)岁,体重正常者513人,体重异常者307人。体重异常组rs2016520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26%w.33%,P〈0.01),而体重异常组rsl0865710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37%粥.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野生型基因(TT)携带人群相比,rs2016520突变等位基因携带人群(TC+cc)发生体重异常的OR=0.63(95%CI:0.47~0.84),未发现其他SNP与体重异常的发生具有统计学相关性。GMDR模型结果显示,rs2016520和rs10865710的SNP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9/10,平均检验准确度为O.5746。rs2016520、rs9794和rs10865710的SNP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9110,平均检验准确度为0.5834,其中三阶模型为最佳模型。结论PPAR8的rs2016520基因多态性与较低BMI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rs2016520、rs9794和rs10865710三个SNP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体重异常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影响。
- 骆文书郭志荣武鸣陈秋周正元俞浩张丽君刘景超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多态性体重指数
- 血压是代谢综合征中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的组分被引量:3
- 2009年
- 背景代谢综合征(MS)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其单个组分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目的评估MS各组分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寻找其中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组分。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MS综合防治研究队列的资料,具有完整分析数据的对象共3598人(男:1451人,女:2147人)。MS诊断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标准,χ2检验和COX回归模型用于估计MS及其各个组分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结果在MS的5个组分中,仅血压和三酰甘油在两性中随年龄有增高趋势(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将MS组分代入模型互为调整,结果均显示仅血压升高和高三酰甘油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比最大,调整后相对危险比为2.34(95%CI:1.41~3.90);仅血压升高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高于无血压升高的MS患者。结论MS的各组分预测心血管疾病的能力不同,其中血压是MS中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的组分。
- 俞浩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血压心血管疾病
- PPARα基因单体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基因3个多态位点(rs1800206、rs135539、rs4253778)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联。方法对820名研究对象(男270名,女550名)进行PPARα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体型关联分析。结果在显性模型中,携带162V等位基因(LV+VV)和携带1C等位基因(AC+CC)与EH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OR=0.48,95%C10.40~0.64,P〈0.01;OR:0.75,95%C10.62~0.93,P=0.005)。在共显性模型中,162V杂合子(LV)和1c杂合子(ac)基因型和对应的野生型纯合子相比,可降低EH的发生风险(OR=0.48,95%C10.33~0.70,P〈0.01;OR=0.71,95%C10.56~0.88,P=0.003);相反,携带7C纯合子(CC)基因型是野生纯合子高血压发生风险的3.16倍(95%CI1.86~6.94,P=0.002)。A—G—V和C—G—V单体型(rsl35539,rs4253778,rs1800206)会降低EH发生风险(OR=0.56,95%C10.33~0.82,P=0.027;OR=0.53,95%C10.30~0.84,P=0.033)。结论PPARα基因的单体型A-G-V和C—G—V可能是EH的保护因子,可降低EH的患病风险,PPARα基因是EH的重要易感基因。
- 丁一郭志荣武鸣周正元陈秋俞浩骆文书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高血压单体型单核苷酸
- 江苏省居民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性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分不同组合间的聚集性及MS组分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江苏省(6571名)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教育组(ATPⅢ)亚洲人群修订标准诊断MS,并运用Bayliss理论判断其聚集性。结果MS组分共16种不同组合中有10种组合实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其理论值(P<0.01);同时观察到随着MS组分数量的增加,不同MS组分组合的实际患病率与理论概率的比值也随之增大;比较MS各组分在MS人群与非MS人群中患病率的比值后发现,腰围异常(76.73%/14.94%)和血糖异常(34.02%/6.73%)的比值最高。结论人群中MS组分的不同组合在个体中的出现存在聚集倾向,而非随机现象;腰围异常和血糖异常较其他MS组分更容易聚集。
- 郭璐郭志荣胡晓抒武鸣康国栋周慧陈冯梅刘仕俊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聚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