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志新

作品数:82 被引量:1,52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气候
  • 18篇气候变化
  • 18篇降水
  • 6篇气温
  • 6篇温度变化
  • 5篇中国气候
  • 5篇冷暖变化
  • 5篇降水量
  • 4篇年降水
  • 4篇气温变化
  • 4篇历史文献
  • 4篇降水变化
  • 3篇冬小麦
  • 3篇雨季
  • 3篇暖期
  • 3篇温度
  • 3篇物候
  • 3篇小麦
  • 3篇黄河中下游地...
  • 2篇冬季气温

机构

  • 82篇中国科学院
  • 33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重庆南开中学
  • 1篇上海市气象科...

作者

  • 82篇郝志新
  • 69篇郑景云
  • 45篇葛全胜
  • 20篇张学珍
  • 10篇刘洋
  • 7篇刘浩龙
  • 6篇方修琦
  • 4篇邵雪梅
  • 3篇伍国凤
  • 3篇李明启
  • 3篇闫军辉
  • 3篇王芳
  • 3篇丁玲玲
  • 3篇孙迪
  • 3篇耿秀
  • 2篇尹云鹤
  • 2篇郭熙凤
  • 2篇卞娟娟
  • 2篇王欢
  • 2篇陶向新

传媒

  • 15篇地理学报
  • 9篇科学通报
  • 9篇第四纪研究
  • 8篇地理科学进展
  • 7篇地理研究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第三届区域气...

年份

  • 2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被引量:47
2007年
利用清代雨雪分寸资料,复原了1736~19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入出日期、雨期长度,重建了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雨量变化序列,分析了梅雨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梅雨期长度与东亚夏季风指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1736年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及与之对应的雨带位置阶段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入、出梅日期及雨期长度均存在明显的年一年代际变化,雨期长度除具有2,7~8,20~30及40a的年际与年代际周期外,还具有百年波动的信号.1736年以来,雨期长短、中国东部季风雨带位置移动与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1736~1770,1821-1870及1921-1970年等时段东亚夏季风偏强,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多位于华北和华南,梅雨期偏短;1771-1820,1871~1920及1971~2000年等时段东亚夏季风偏弱,雨带多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偏长.
葛全胜郭熙凤郑景云郝志新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东北地区近50年降水量变化特征的分区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50年(1961~2010年)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动态分布,利用该区87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计算各站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通过正交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1961~1990,1971~2000,1981~2010年3个时段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进行分区,并探讨分区结果的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基于旋转载荷向量,1961~1990、1971~2000与1981~2010年3个时段东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均可划分为4个区域,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时段的降水量变化特征分区较为相似,而1961~1990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区差异明显;综合3个时段的分区结果 ,东北地区可分为东南部、东北部、西北部、中部偏西和西南部5个降水量变化特征区域,其中中部偏西地区降水变化比较稳定,北部地区东西两侧1961~1990年的降水量变化特征不同,而南部地区东西两侧在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时段降水量变化特征出现差别,形成两个区域。
高西宁王耸郝志新王禄禄蒋姗姗
关键词:降水距平百分率
1951-2010年中国气温变化分区及其区域特征被引量:136
2013年
以中国623个测站1951-201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通过正交旋转因子分析对1951-1980、1961-1990、1971-2000、1981-2010年4个时间段的年、冬、夏半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区,并探讨分区结果的季节和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依据年、夏半年气温变化特征,可将全国划分成8个不同的区域,且研究时段内年、夏半年气温变化的空间结构比较稳定;而依据冬半年气温变化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7个变化区,且冬半年气温每30年分区结果存在着明显变化。另外,通过对区域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得出:1951-2010年间,中国各区域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升温趋势最快的是东北区(0.30℃∕10a),最慢的是华南区(0.13℃∕10a);各区域升温过程不同步,东北区与滇藏高原区显著增暖趋势在1961-1990年开始出现,而其他区域则发生在1971-2000年及1981-2010年。
韩翠华郝志新郑景云
关键词:气温变化
过去150年长三角地区的春季物候变化被引量:13
2012年
利用中国历史日记中的长三角地区春季物候记录,重建了该地区1834年以来的春季物候期变化序列,同时结合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序列对温度变化的指示意义。主要结论有:(1)1834-1893年,长三角地区春季物候在波动中逐渐推迟,但19世纪末起突然出现大幅提前;1900-1990年以年代际波动为主要特征,1990-2010年又再次出现大幅提前;1834年以来,该地区春季物候最迟的年份为1893年,最早的年份为2007年,分别较1977-1996年平均推迟27天和提早17天。(2)长三角地区的春季物候期变化与该地区上年12月-当年3月及当年1-3月气温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超过-0.75、-0.80,可很好地指示该地区的冬季与初春(特别是1-3月)气温变化;这为进一步集成多种代用资料重建历史时期的中国温度变化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和依据。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仲舒颖马翔张学珍
2006年重庆大旱的历史透视被引量:18
2007年
对过去1千年重庆干旱记录分析表明:2006年在重庆及其周边地区所发生的“特大干旱”事件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并非历史仅见。这样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仅仅是气候波动中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无论是干旱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还是发生的范围都可能并未超出气候波动的正常幅度。
郝志新葛全胜郑景云李艳旗
关键词:大旱历史记录温度变化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被引量:84
2014年
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根据近20年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已有认识表明:①在1500-1900年和220-580年等气候寒冷期,中国不但多次出现过较1950年以后所出现的极端冷冬更为显著的寒冷事件,而且其间的相对温暖时段也出现过日最高气温超过20世纪极端记录的炎夏。②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在公元301-400、751-800、1051-1150、1501-1550和1601-1650年极端干旱多发;101-150、251-300、951-1000、1701-1750、1801-1850和1901-1950年极端大涝多发;1551-1600年则是极端干旱与大涝并发最为频繁的时段。7-8世纪、12-14世纪和15世纪后期-17世纪中期多发极端连旱;10-11世纪及17世纪中期以后,多发极端连涝。华北、江淮和江南3个地区的极端干旱和大涝事件多发时段存在差异;此外,历史极端连旱事件如"崇祯大旱"和"丁戊奇荒"等也得到辨识。③在西北干旱区,极端干旱主要集中发生在1471-1520年、1581-1650年、1711-1760年、1811-1860年和1921-1970年等5个时段,其中18世纪10年代可能是过去千年极端干旱最严重的年代。④在西南地区,虽然21世纪初旱灾频发,但与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相仿的事件在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
郑景云郝志新方修琦葛全胜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
过去千年中国不同区域干湿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评估被引量:11
2020年
依据近年发表的新成果,对中国过去千年干湿的年至百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与对比分析,综合评估了20世纪干湿变幅的历史地位。主要结论是:①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重建的东中部各区干湿序列在1400年以后均达高信度,但其前因存在记录缺失,仅有半数时段的重建结果达高信度。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根据不同地点湖沼沉积物记录揭示的区域干湿百年尺度变化特征在多数时段不一致。在西部的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新疆中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南部等地区,利用不同地点树轮资料重建的干湿序列显示的干湿变化特征在区内一致性高。②过去千年中国各地干湿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和百年尺度周期。其中准2.5 a、60~80 a和110~120 a等尺度的周期为所有地区共有;3.5~5.0 a、20~35 a等尺度周期则主要发生在东北、东中部地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而准45 a周期则只发生在东北和东中部地区(均超过90%信度水平);各区域间的干湿变化位相并不同步。③尽管已发现青藏高原东北部20世纪很可能是过去3000 a最湿的世纪之一,但其他大多数区域的重建结果显示:20世纪的干湿变幅在年代际尺度上均未超出其前各个时段的变率范围。
郑景云张学珍张学珍郝志新
关键词:干湿变化多尺度特征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21世纪极端高温热浪风险预估被引量:7
2021年
极端高温热浪可能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全球增暖背景下增多的高温热浪相关灾害威胁到"一带一路"沿线这一气候类型复杂、且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健康面临更大威胁,与传统研究仅考虑温度这一变量相比,考虑温度-湿度的综合作用可以更好地解释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负荷,进而更好地衡量高温热浪事件的强度特征.因此本研究基于ISI-MIP全球气候模式模拟试验和NCARCIDR人口预估数据集,以一个反映温度-湿度协同效应的热浪指数表征极端高温的健康风险,对21世纪该区域不同风险等级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及人口暴露度的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未来温度-湿度变化综合影响下,"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区域的高温热浪强度和频次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在两种典型气候-社会经济情景(SSP2-4.5和SSP3-8.5)下,到21世纪末全区各等级极端高温热浪的人口暴露度总和将增加至基准时段(1986~2005年)的2.0和3.3倍,且越高风险等级(对人体健康影响越大)的高温热浪出现频次及其人口暴露度的相对增加越突出.极端高温热浪及其人口暴露度最突出的增加出现在低纬度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对这些区域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人口构成潜在威胁.总体上气候因素对人口暴露度增加的贡献最大,但气候/人口因素的相对贡献大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王芳张晋韬葛全胜郝志新
关键词:极端高温一带一路气候变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近300年降水序列重建及分析
郝志新
关键词:气候学历史气候降水黄河中下游地区
20世纪以来美国树木生长响应气候变化敏感度的时空差异被引量:5
2019年
树木生长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20世纪以来美国本土1058个样本点的树轮宽度指数和温度、降水数据,通过相关分析,揭示了树木生长速率年际变化响应气候变化敏感度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①美国树木径向生长速率与温度普遍负相关、与降水普遍正相关,绝大多数地区树木生长受水分条件限制。②径向生长速率对温度和降水响应敏感度呈现一定的季节差异,最敏感的季节因地区而异,这主要与不同月份温度、降水条件差异导致的水分条件变化有关。同时,径向生长速率对温度、降水响应敏感度还随着气候条件变化而变化,随着年平均温度升高(降低),径向生长速率与温度的负相关逐渐增强(减弱),随着年降水增加(减少),与降水的正相关强度逐渐减弱(增强)。
白孟鑫郑景云郝志新郝志新
关键词:气候变化敏感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