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大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共聚
  • 3篇共聚物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原位聚合
  • 2篇原子
  • 2篇原子转移
  • 2篇原子转移自由...
  • 2篇原子转移自由...
  • 2篇乳液
  • 2篇三元共聚
  • 2篇三元共聚物
  • 2篇涂膜
  • 2篇自由基
  • 2篇自由基聚合
  • 2篇纳米
  • 2篇聚合动力学
  • 2篇壳结构
  • 2篇含氟
  • 2篇核壳

机构

  • 10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10篇皮丕辉
  • 10篇郑大峰
  • 10篇杨卓如
  • 9篇程江
  • 8篇文秀芳
  • 5篇蔡智奇
  • 2篇林英光
  • 2篇刘莹
  • 1篇徐桂龙
  • 1篇高爱环
  • 1篇陈慧琴
  • 1篇周耿槟
  • 1篇王炼石
  • 1篇邓丽丽
  • 1篇杨秋转
  • 1篇聂建华
  • 1篇李明子
  • 1篇陈泽成

传媒

  • 3篇电镀与涂饰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粘接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2011年高...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TRP法制备MMA-HEMA-BA三元共聚物及其动力学研究
刘莹文秀芳蔡智奇皮丕辉郑大峰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聚合动力学
含氟核壳苯丙乳液的合成与涂膜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全氟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FMA)为含氟单体、可聚合型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乳化剂,采用半连续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苯丙乳液。采用FT-IR、TEM、TGA分别对共聚物的组成、乳胶粒形态与涂膜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对涂膜接触角及耐化学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FMA用量为8.0%时,所得乳液涂膜的水/油接触角分别为111.5°与67.9°,涂膜的耐化学和热稳定性优良。
邓丽丽郑大峰徐桂龙文秀芳皮丕辉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接触角核壳结构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结晶性与涂膜表面润湿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FOEMA)分别和不同烷烃链长丙烯酸酯(RA,CH2CHCOOCn H2n+1,n=4,8,12,16,18)为单体,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发现结晶性与丙烯酸酯的烷烃链长度密切相关,当n=4,8,12时,在常温下不具有结晶性,当n=16,18时在常温下结晶,以碳氢侧链结晶为主.由DSC谱图测出了各共聚物的结晶焓.通过热力学计算,发现n=16时,恒压熵变值最小,说明该共聚物有序性最好.用多功能光电子能谱仪(XPS)测定了共聚物表面氟碳比(F/C)和官能团组成,并用接触角测试仪测定了与正十六烷和水的静态接触角.氟碳比随着烷烃侧链的增长而增大,从0.39增加到0.71.当n=16和18,表面非极性基团(—CF3和—CF2)明显增加,极性基团(—C O和—C—O—C O)明显减少导致了与正十六烷的静态接触角明显增大.结果表明共聚物中的碳氢侧链由于结晶导致全氟链段在成膜时更易于向涂膜-空气界面迁移,从而提高共聚合物表面疏水疏油性.
陈慧琴周耿槟蔡智奇皮丕辉文秀芳郑大峰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双层包覆铝颜料的制备及表征(英文)
2010年
先运用溶胶-凝胶法在铝颜料表面包覆了乙烯基活化的二氧化硅,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在铝颜料表面接枝包覆聚丙烯酸酯,制备了双层包覆型铝颜料.采用FTIR、XPS、BET和SEM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包覆型铝颜料的表面形貌,用胶带撕拉实验测试了铝颜料在涂层中的粘附性,通过测量含铝颜料涂层的明度值L探讨了包覆及泡酸实验对铝颜料金属光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和聚丙烯酸酯双层包覆型铝颜料的耐腐性和与树脂相容性均得以提高,而铝颜料的金属光泽也保持的较好.
高爱环皮丕辉文秀芳郑大峰蔡智奇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SIO2原位聚合耐腐蚀性附着力
铈铝柱撑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以合成锂皂石(Laponite)为原料,采用微波插层反应制备了铈铝柱撑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测定比表面积、FTIR、XRD、TEM、SEM等分析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铈铝能以氧化物的形式柱入锂皂石的结构中,使复合材料形成结晶度更强的层状微晶结构;随着铈铝柱化剂/锂皂石的质量比(Xm)从0.00增加至0.10,锂皂石(Xm=0.00)的比表面积从189.3m2.g-1增大至298.1 m2.g-1,片层结构的层间距d001值由1.3771nm扩大至1.3923nm;随着质量比Xm的增加,片层结构的层面更丰富、片层结晶度也逐渐增强。
林英光皮丕辉郑大峰杨卓如王炼石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
ATRP法制备MMA-HEMA-BA三元共聚物及其动力学研究
<正>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以CuCl为催化剂,PMDETA为配体,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丁酯的三元无规共聚物。研究中,考察了不同温度对所合成的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量分布...
刘莹文秀芳蔡智奇皮丕辉郑大峰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聚合动力学
文献传递
酸处理对皂石层电荷数和膨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从原矿中提纯出皂石精矿,经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处理得到一系列层电荷数不断降低的皂石。Fourier红外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当酸浓度不高于0.2mol/L时,皂石的层状结构不会被破坏;但当酸浓度继续增加时,皂石的层状结构迅速被破坏。对精矿和酸处理过的样品先后进行化学组成分析、结构式推算法计算层电荷数以及测定各种物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酸浓度的增加,Mg和Fe迁出三八面体形成被H+占据的空位导致皂石的层电荷数不断减小。当半个晶胞的层电荷数在0.25~0.36范围内,层电荷数降低可促进皂石的水化膨胀;当半个晶胞的层电荷数<0.25时,层电荷数降低可阻碍皂石的水化膨胀。
聂建华皮丕辉郑大峰林英光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酸处理
耐热环氧聚氨酯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苯甲酸改性酚醛环氧树脂得到了含羟基的酚醛环氧树脂,再经固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邻苯二甲酸酐固化后,得到了耐热的环氧聚氨酯复合涂层。通过改变苯甲酸改性酚醛环氧树脂的开环率,研究了在聚氨酯体系中引入酚醛环氧树脂的量对其耐热性能的影响。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苯甲酸改性酚醛环氧树脂及其固化过程,以热重分析研究了酚醛环氧改性聚氨酯(MPU)的热稳定性,测试了涂层性能。结果表明,酚醛环氧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聚氨酯的耐热性,各开环率的酚醛环氧改性聚氨酯涂层的起始分解温度不低于350°C(比传统丙烯酸聚氨酯高约30°C),转折温度高于380°C,终止温度高于430°C,涂层硬度达3H以上,都有较好的耐水、耐酸和耐碱性能。涂层的柔韧性、耐冲击性、硬度、附着力等随开环率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开环率来达到预期的涂层性能指标。但当开环率大于40%时,涂膜附着力变差。
杨秋转文秀芳蔡智奇皮丕辉郑大峰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聚氨酯酚醛环氧树脂改性涂层耐热性
无甲醛柔软印花胶粘剂的研制被引量:1
2009年
用环氧树脂以及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共聚物乳液。讨论了主要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型乳液最佳的合成条件是引发剂用量为0.4%、复合乳化剂的用量为4%、环氧树脂的用量为2%、核壳质量比为1/2。玻璃化温度分别为-30℃及-15℃,焙烘条件为140℃/5min。作为印花胶粘剂其弹性、手感、牢度等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李明子文秀芳皮丕辉郑大峰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乳液核壳结构
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ATO/PMMA乙醇分散液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将纳米掺锑二氧化锡(ATO)粒子经过超声分散和偶联剂处理后,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ATO/PMMA乙醇分散液。讨论了偶联剂种类、MMA与ATO质量比值、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对纳米ATO/PMMA乙醇分散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偶联剂为乙烯基三叔丁基过氧硅烷(VTPS),最优工艺参数为m(MMA)∶m(ATO)=2,w(AIBN)=1.5%。往聚丙烯酸酯树脂加入该纳米ATO/PMMA乙醇分散液所制得的涂料,其涂膜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和近红外光阻隔性能。
陈泽成皮丕辉文秀芳郑大峰程江杨卓如
关键词:隔热涂料掺锑氧化锡原位聚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