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林
- 作品数:40 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与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通过与DSA比较,评价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同时对4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DSA和3D—BB—MRI检查,比较两者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病变累及范围、破溃斑块检出的差异。结果以DSA为金标准,3D—BB—MRI判断颈动脉狭窄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65,以狭窄率70%为判断点,其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5.6%和阳性预测值为100%。3D—BB—MRI显示溃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3.9%、准确度为95.6%和阳性预测值为85.7%。3D—BB—MRI和DSA的病变累及范围分别为(18.4±8.2)mm和(14.0±6.2)mm,P〈0.05。结论3D—BB—MRI能较准确地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溃疡斑块,在显示病变累及范围方面具有优势,可辅助DSA为临床提供可靠、有价值的信息。
- 赵辉林万杰清曹烨樊翊凌刘晓晟赵锡海王津楠许建荣江基尧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与DSA对比研究
- 目的:通过与DSA比较,评价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同时对40例颈动脉狭窄病人完成DSA和3D-BBMRI,比较两者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病变累及范围、破溃斑块检出的...
- 赵子周赵辉林刘晓晟赵锡海王津楠戈欣许建荣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0T MRI临床研究
- 第一部分 颈动脉血管壁3.0T MR扫描技术优化
目的:总结和规范颈动脉血管壁高分辨3.0T MR成像方法,优化黑血序列的扫描参数,提高成像的时效性。
方法:根据层厚和激励次数(NEX)的不同,18例...
- 赵辉林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态血流动力学核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7年
- 赵辉林许建荣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形态学变化斑块稳定性颈动脉斑块
- 幕上星形细胞瘤合并幕下脑膜瘤一例被引量:1
- 2006年
- 赵辉林庄治国许建荣
- 关键词:幕上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右侧肢体无力下肢肌力右上肢肌张力
- 3.0T MR颈动脉成像技术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亮血"3D-TOF MRA配合"黑血"血管壁MR成像技术对血管病变显示的能力。方法:采用颈动脉专用表面线圈,对31例疑有颈动脉病变的脑卒中患者行MR多序列("亮血"3D-TOF、"黑血"T1WI、T2WI)检查,并进行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分类,比较"亮血"序列和"黑血"序列检测的阳性率。结果:31例受检者均完成检查。3D-TOF MRA发现血管腔显示正常4例(斑块阳性率50%),轻度狭窄10例(斑块阳性率60%),中度狭窄8例(斑块阳性率75%),重度狭窄5例(斑块阳性率100%)。结论:采用颈动脉专用线圈,选用颈动脉"亮血"3D-TOF MRA配合"黑血"血管壁扫描序列能有效的显示颈动脉血管壁的斑块和狭窄程度。
- 赵子周赵辉林曹烨戈欣路青许建荣
- 关键词:颈动脉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估颈动脉斑块特征与脑梗死灶的关系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并评估斑块特征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以及新发脑梗死灶部位及体积。应用l ogistic回归法分析颈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与新发脑梗死灶的关系。结果 :校正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与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呈正相关(P <0.05)。平均管腔面积、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最大管壁厚度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有关,其中代表斑块负荷的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和最大管壁厚度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代表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平均管腔面积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负相关。颈动脉斑块内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和斑块内钙化体积均与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P <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有关。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作为识别高危斑块的良好工具,有助于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
- 余寿芬赵辉林李焰生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
- 老年人离体颈动脉管壁磁共振分层表现与组织学对照研究
- 目的对照研究老年人离体颈动脉管壁磁共振分层表现与组织学层次的异同点,探讨3.0T高分辨多序列MRI对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定性、定量的能力。方法对17根新鲜离体人颈动脉标本(上海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收站提供,仁济医院伦理委员会...
- 赵辉林许建荣刘晓晟路青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在交通事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法医学交通事故生物力学分析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MSCT扫描获得尸体断层...
- 刘宁国赵辉林许建荣邹冬华郑剑陈忆九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交通事故分析三维重建技术生物力学多层螺旋CT
- 文献传递
- 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磁共振特征的关系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应用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黑血成像(MR-BBI)技术,探讨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以及脑梗死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53名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卒中患者被分为高HbA1c组(≥6.5%)及低HbA1c组(<6.5%),所有的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完成颈动脉MR-BBI及头颅常规MRI,定量分析责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参数(管腔狭窄率、斑块负荷和成分)和相应供血区急性脑梗死(ACI)病灶分布及大小。结果与低HbA1c组患者比较,高HbA1c组患者具有更大的斑块负荷以及大坏死脂核斑块发生率。高HbA1c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发生以及坏死脂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3.71及7.08。在同时存在颈内动脉供血区ACI及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HbA1c水平与ACI大小存在相关性。结论在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卒中患者中,高水平HbA1c与责任侧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尤其是大坏死脂核密切相关,可能有助于预测ACI的严重程度。
- 孙贝贝李晓刘晓晟赵锡海许建荣赵辉林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易损斑块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