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 作品数:7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水质水量结合评价陕西省渭河水污染状况探究 在自然界中,水量与水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监测断面的水量及污染物质量是共同决定水质污染的两大要素。本文引入通量概念,对渭河(陕西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首次应用水量与水质时段平衡方法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 赵洁 杨晓慧 张春玲 葛芬莉关键词:污染 污染物 点源 面源 通量 文献传递 淡水涡虫在水源地生物监测中作为指示生物的初步研究 采用毒理学方法检测水体中不同浓度的三种污染物对淡水涡虫的毒性效应,为建立以涡虫为模型的生态毒性分析系统提供实验室数据。本模型可作为评价水源地饮水安全状况和评估污染水体修复程度的生物监测体系。 赵洁 姚艳霞 孙燕 周晓强 李治 温慧娜关键词:生物监测 淡水涡虫 水源地 饮水安全 文献传递 动物抗菌肽的抗病毒活性 被引量:17 2008年 抗菌肽不仅具有抗细菌作用,某些抗菌肽还具有抗真菌甚至抑制病毒的活性。哺乳动物的防御素家族和两栖动物的Magainin家族、Brevinin-1家族、Maximins家族抗菌肽的成员,以及某些蜘蛛抗菌肽、虾抗菌肽、鲎抗菌肽等均具有抵御包膜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病毒)的活性。抗菌肽的抗包膜病毒机制是其与病毒包膜相互作用而破坏病毒完整性,此外,抗菌肽亦可能参与机体免疫途径而抑制病毒。防御素等也具有抑制无包膜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呼吸道轮状病毒、腺病毒)的活性,其可能途径是通过阻断病毒粒子释放达到抑制病毒传播的作用。 赵洁 孙燕 李晶 李治关键词:抗菌肽 抗病毒活性 N,N二甲基甲酰胺对东亚三角涡虫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水体中二甲基甲酰胺(DMF)对东亚三角涡虫的毒性作用。方法急性毒性实验检测DMF对涡虫形态、死亡率的影响;抗氧化酶活力测定实验检测DMF对涡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彗星实验检测DMF对涡虫DNA的损伤。结果随着DMF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涡虫的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浓度高于0.1%的DMF可以抑制涡虫头部再生;DMF在0%~0.5%之间时,涡虫SOD酶活力呈"钟型"分布;0.2%~0.4%的DMF诱导CAT活力增加;但DMF对涡虫体内GSH-PX的作用规律不明显;1%的DMF对涡虫DNA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结论 DMF对东亚三角涡虫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同时涡虫对DMF反应敏感,在检测水体DMF污染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姚艳霞 李治 孙燕 史志诚 赵洁 房春娟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 东亚三角涡虫 毒性效应 抗氧化酶 DNA损伤 野生中国林蛙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目的分离鉴定患病野生中国林蛙的病原菌。方法从染病中国林蛙的不同组织分离病菌,分别提取各菌株基因组DNA,以PCR法获取其16S rDNA的序列片段,鉴定其种类。结果从病蛙体内分离得到约翰氏不动杆菌、果胶杆菌、假单胞菌、黄... 孟岳峰 赵洁 孙燕 李治关键词:中国林蛙 致病菌 菌种鉴定 文献传递 秦岭山区中国林蛙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011年 野外考察中发现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广泛分布于秦岭山区,而大峪口(A地,109°6′52″E,34°0′56″N)较石砭峪(B地,108°56′33″E,34°0′20″N)的个体易患病死亡.实验从A地病蛙体内分离到6株条件致病菌,经回归感染证实,其中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林蛙有强致病性.用PCR-DGGE(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比较两地细菌群落结构,并结合水质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A、B两地土壤和水体中的细菌种类多样性都很高,但存在明显差异;从病蛙体内分离的6种菌株在两地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嗜水气单胞菌在A地含量明显高于B地;且A地检测到多个菌株来自于生活污水.结合水质分析提示A地水质劣于B地,推论A地环境的改变及恶化是导致野生中国林蛙患病的主要原因. 孟岳峰 李治 孙燕 赵洁 张红娟关键词:中国林蛙 致病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细菌群落 N,N-二甲基乙酰胺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N,N-二甲基乙酰胺(DMA)的大量应用导致其越来越多的进入环境,然而水环境中的DM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尚不明确.通过急毒性、再生、抗氧化酶活力及彗星电泳试验,探讨DMA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毒性作用.研究发现,DMA处理涡虫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7.7、18.4、10.7、6.7g/L;浓度大于0.9g/L的DMA会损伤再生组织,延缓涡虫完成再生;处理48h后,DMA浓度为0~5g/L时,涡虫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呈上升趋势,大于5g/L时酶活力开始下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DMA浓度小于1g/L时呈下降趋势,大于1g/L后呈现上升趋势;DMA对涡虫DNA的损伤作用不明显,浓度达到10g/L后才表现出遗传毒性(P<0.05).结果表明DMA对涡虫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同时涡虫对DMA毒性的反应灵敏,可用于监测水环境DMA污染. 房春娟 孙燕 李治 姚艳霞 赵洁关键词:东亚三角涡虫 死亡率 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