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萍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应用视频眼震电图分析新斯的明试验中的睑裂变化
- 2011年
- 目的应用视频眼震电图定量分析新斯的明试验中的睑裂变化。方法对35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21例非MG(其他疾病)患者以及2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新斯的明试验,并利用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系统测量试验前及试验后1h(每10分钟1次)内受试者睑裂大小的变化。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及不同组间的睑裂差异。结果MG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睑裂大小变化(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前:4.67±1.87;试验后10min:0.88±0.96,20min:1.49±1.38,30min:1.71±1.53,40min:1.77±1.82,50min:1.79±1.52,60min:1.62±1.68;F=11.202,P=0.002);MG组与非MG组及MG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睑裂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569,P〈0.01;F=15.104,P〈0.01)。各组变化率的改变及统计学意义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表明,1.17mm(变化值)或17.5%(变化率)对新斯的明试验有较好的诊断能力。结论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系统为新斯的明试验中睑裂大小的观察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测量方法。睑裂变化值大于1.17mm或变化率大于17.5%者高度怀疑MG的可能。
- 赵桂萍周红张淑琴杜玉曼黄一宁
- 关键词:眼震电图描记术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
-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54
- 2020年
-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并以前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对于部分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确诊仍极具挑战性。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
- 无王武庆付蓉毕国荣刘鹏杨怡吴子明赵性泉赵桂萍施天明崇奕梁燕玲韩军良
- 关键词:头晕眩晕卒中
- 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Ⅲ期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通过 期临床试验评价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4 5岁以上 (包括 4 5岁 ) ,发病 1周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 1346例 ,静脉点滴蕲蛇酶注射液 ( 1ml溶于 5 0 0 ml生理盐水中 ) ,每日一次 ,共 14 d。应用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基本痊愈 17.7% ,显著进步 5 7.9% ,进步 18.6 %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为 75 .6 %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为 94 .2 %。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计数下降 ,停药后绝大部分均可很快自行回升。极个别病例出现轻度的粘膜、皮肤出血及皮疹 ,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药物 。
- 赵桂萍赵玉宾李美琳曹美英慕蓉慎行季晓林
- 关键词:蕲蛇酶注射液急性脑梗死有效性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注意功能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患者注意功能的选择性和容量限制方面的变化。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亚甲减患者(亚甲减组)和与之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各15例进行听数选择性按键、扫视记忆和上述的双重任务测试。结果对照组和亚甲减组执行双重任务时听数选择性按键的正确率比单独执行此任务时低,反应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执行双重任务时扫视记忆的准确率与单独执行此任务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执行双重任务时扫视记忆的准确率比单独执行此任务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听数选择性按键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扫视记忆的准确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双重任务时,亚甲减组扫视记忆的准确率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听数选择性按键的正确率下降和反应时间的延长都要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减患者注意的选择能力保留,而注意的容量和储备下降。
- 白静唐澍高莹赵桂萍
-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 CADASIL的前庭功能研究
- 目的CADASIL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脑血管疾病,头晕是我国患者的临床特点之一,其前庭功能存在那些异常改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本文通过7个家系14例患者的眼震电图研究,分析我国CADASIL的前庭功能改变规律以及和脑桥DT...
- 刘旸栾兴华唐澍赵桂萍袁云
- 文献传递
-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频眼震电图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采用眼震电图检查方法对早期帕金森病眼球运动异常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选取31例H&Y分期不大于2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H&Y1期6例,1.5期16例,2期9例。同时选取31例无中枢神经系统、周围前庭系统及眼部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凝视检查、自发眼震检查、扫视检查、平稳跟踪检查及视动性眼震检查等。对检查结果分别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扫视速度降低,在个别扫视角度上的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向扫视时,病例组准确度异常的发生率为21.1%,对照组为10.8%,右向扫视时,病例组、对照组准确度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8.8%和8.1%,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病例组平稳跟踪试验速度增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视动性眼震、自发及凝视性眼震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眼球运动存在异常,主要表现在扫视和平稳跟踪运动中。眼震电图检查结果可以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 陈宪琪赵桂萍石昕
- 关键词:帕金森病眼球运动
- 年龄对视动性眼震影响的定量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年龄对视动性眼震 (OKN)的影响。方法 选择 15 0例正常成人 ,其中男 46例 ,女 10 6例。按年龄分成 3组 :2 0~ 39岁、40~ 5 9岁、6 0~ 79岁 ,每组 5 0人。均在 3种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 OKN测试。结果 3种试验条件下 6 0~ 79岁组的增益值 (Gain,平均慢相速度和靶速度的比值 )均低于 2 0~ 39岁组及 40~ 5 9岁组 (P<0 .0 5 )。结论 年龄对
- 董爱勤赵玉宾赵桂萍刘立新
- 关键词:年龄
- 表现为慢性痛性眼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表现为慢性痛性眼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7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表现为慢性痛性眼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6岁,2年前以眼痛、复视为首发症状,早期症状呈波动性,半年前眼痛及眼睑下垂症状急剧加重,伴眩晕。右眼上睑下垂,完全遮盖瞳孔,右眼外斜位,内收、上视、下视受限,右眼内收时角膜内缘距内眦2 mm,向左侧注视时复视最明显,双眼左右视时有眼痛。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血GD3 IgG抗体、GT1a IgG抗体、GQ1b IgG抗体均强阳性。眼眶和头颅海绵窦核磁共振成像(MRI)未见明显异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眼震电图提示扫视可见欠射,Ⅱ-Ⅲ型跟踪曲线。予小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30 mg/d)后,患者痛性眼肌麻痹及头晕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抗GQ1b抗体综合征可以表现为复发性的慢性痛性眼肌麻痹,前庭神经功能障碍,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清抗体谱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小剂量激素治疗有效。
- 孙鹏谢硕孙云闯郝洪军郝洪军王朝霞赵桂萍袁云王朝霞
-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慢性上睑下垂前庭功能障碍
- 记忆扫视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记忆扫视(memory—guided saccade)检查是在反射性扫视(reflective saccade)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试者依据已形成的视空间记忆迅速注视目标点,可以反映眼球运动、认知功能和视空间记忆等多方面的功能。在临床上记忆扫视检查已用于辅助判断多种疾病的进展情况及监测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赵桂萍唐澍赵玉宾
- 关键词:空间记忆眼球运动
- 帕金森病患者眼球扫视运动分析及随访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定量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眼球扫视运动的特点,为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眼球扫视功能提供依据,探讨扫视运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眼震电图对55例正常人和5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扫视试验检查,比较两组间扫视速度、潜伏期和准确度的差异。根据Hoehn-Yahr(H-Y)分级将PD组受试者分为重症和轻症两个亚组,比较两组间扫视运动的差异。对5例PD患者进行临床和扫视试验的随访,比较随访前后扫视运动的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PD组受试者扫视运动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准确度下降,部分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轻症亚组比较,重症亚组扫视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准确度下降。5例随访受试者随访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扫视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准确度下降。结论 PD患者扫视运动存在异常,随着疾病的进展,扫视运动异常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
- 唐澍陈静胡洪涛赵桂萍
- 关键词:帕金森病眼震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