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兰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报刊
  • 4篇高校
  • 3篇高校学报
  • 2篇学术
  • 2篇院校
  • 2篇教育
  • 2篇华文报刊
  • 1篇德国青年
  • 1篇新军
  • 1篇学术含量
  • 1篇学术性
  • 1篇学术质量
  • 1篇印刷
  • 1篇印刷术
  • 1篇印刷业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功能
  • 1篇知识
  • 1篇师范
  • 1篇师范院校

机构

  • 16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赵晓兰
  • 2篇桂栖鹏
  • 2篇吴潮

传媒

  • 2篇出版发行研究
  • 2篇中国出版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科技与出版
  • 1篇大学出版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师大学报...
  • 1篇编辑学刊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出版科学
  • 1篇出版史料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抗战时期金华丽水文化出版中心活动被引量:1
2004年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文化人多集中在北平、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自然成为文化中心,出版的报刊图书也甚多。但在战争爆发后,大城市率先陷落,“原有文化中心由此散落,文化人不得不四处迁徙、流亡,去寻求战局相对平稳的地域”。金华、丽水地处浙江中南部,因战事暂时未及而成为文化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从而异军突起,形成金华—丽水文化出版中心,大大繁荣了抗战时期浙江的文化出版事业。
赵晓兰
关键词:出版事业文化人文化中心为文流亡
高校改革对高校学报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赵晓兰
关键词:高校改革高校学报稿源学术质量高校合并
高师学报教育栏目评析
2001年
教育栏目的设置是高师学报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学报的重要特征。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刊物相比 ,高师学报教育栏目具有学术性强的特点 ;与高师学报其他栏目相比 ,教育栏目具有贴近现实的特点。
赵晓兰
关键词:教育栏目高等师范院校学术性
当前关于印刷术起源问题的两个争论焦点被引量:5
2004年
吴潮赵晓兰
关键词:服务性产业印刷业知识印刷术
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栏目设置被引量:4
2001年
新颖独到的栏目设置 ,是提高办刊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文科学报的栏目设置应注重立品牌栏目、立特色栏目、立争鸣栏目。如此 。
赵晓兰
关键词:高校
高校学报现状分析和统计被引量:8
2002年
赵晓兰
关键词:高校学报学术含量
欧洲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特性
<正>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棸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赵晓兰
文献传递
浙籍华侨与华文报刊
2001年
20世纪上半期浙籍华侨在海外创办华文报刊的历程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日本和东南亚为活动基地;注重和突出报刊的政治功能:始终与中国国内的革命运动紧密相连并成为运动的组成部分。
赵晓兰
关键词:华文报刊政治功能
论五四时期浙江报刊的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五四时期迎来了浙江报刊的第二个出版高潮。五四时期的浙江报刊具有如下特征:相当数量的报刊是反帝反封建与开启民智的进步报刊;少数进步报刊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学生报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专业性报刊增加迅速;有相当一部分报刊存在时间很短;地域上的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
赵晓兰
高等教育改革与学报的困惑被引量:1
2002年
赵晓兰
关键词:高校学报高等教育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