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3种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用于布托啡诺术后持续泵入静脉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I临床使用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方法:80例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I~Ⅱ级的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B组:3Ixg/(kg·h)的布托啡诺;BKl组:2μg/(kg·h)的布托啡诺和60μg/(kg·h)的氯胺酮;BK2组:2μg/(kg·h)的布托啡诺和90μg/(kg·h)的氯胺酮;BK3组:2μg/(kg·h)的布托啡诺和120μg/(kg·h)的氯胺酮。应用持续泵入镇痛给药模式,总量100mL,负荷量4mL,持续输注2mL/h。手术后感觉疼痛明显时(视觉模拟评分5分左右)启动镇痛泵。观察各组在镇痛泵开始后2,6,12,24,48h各时间点的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48h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稳定,各组间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中以BK3组最低,其次为BK2组,BK组与B组相当。Ramsay镇静评分中B组嗜睡的发生率高于BKl,BK2和BK3组,且与BK2和BK3组的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术后布托啡诺持续泵入静脉镇痛中辅助用氯胺酮可使镇痛、镇静效果更完善,可减少布托啡诺的用量,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其合理的配伍剂量为90~120μg/(kg·h)。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术后谵妄的研究现状、趋势和热点,为国内外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2-2022年发表的术后谵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2023年7月10日),对年度发表量、引用频率、发文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总体特征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208篇文献,2002-2022年术后谵妄相关文献年发表量呈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发文量前两位作者是Inouye Sharon和Marcantonio Edward R;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哈佛大学;老年、长期住院、癌症、疼痛、髋关节骨折、心脏手术、腹部大手术和重症监护患者是术后谵妄研究的热点群体。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建立、预防性系统管理模型、患者远期结局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结论术后谵妄的研究正逐步增加,但是我国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针对术后谵妄的系统规范性评估、预防、治疗是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肝叶切除手术中使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LCVP)对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叶切除的A S AⅠ~Ⅱ级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L组为实验组:肝实质离断期间维持CV P在2~3cm H2 O ,离断后使中心静脉压恢复到正常水平。C组为正常输液组(对照组),维持中心静脉压6~12cmH2 O。两组于肝实质离断前(T1),肝实质离断后升压前(T2)和离断后30min (T3)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LACjv-a)和动静脉血糖浓度差(GLUjv-a)。结果:两组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在各时间点比较统计学无差异,每组患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老年肝叶切除术患者的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