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唯贤
- 作品数:24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头针为主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头针治疗为主与新斯的明穴肌肉注射治疗对比。结果 :头针组 (治疗组 )疗效明显优于新斯的明组 (治疗组 )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刺治疗无副使用 。
- 赵唯贤岳松芳
- “治未病”理念在现代医疗模式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治未病"是中医学古往今来一直遵循的治疗理念,这种理念对中医临床的过去及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治未病的治疗理念和实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推动下,一些治未病试点医疗机构相继建立。推行治未病是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医学说,将会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产生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回顾前人对治未病理念的认识及实践,现代临床治未病理念的创新应用,旨在重新认识健康的内涵,让治未病的治疗理念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 赵唯贤范新六
- 关键词:治未病
- 针刺夹脊穴配合艾灸治疗颈椎病120例疗效观察
- 1999年
-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两型颈椎病12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艾灸为主,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型总有效率达91.67%,病型间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法对扩张推动脉,改善颈部血循环有一定作用,适用于对两型颈椎病人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赵唯贤王勇
- 关键词:颈椎病夹脊穴针刺疗法艾灸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120例临床观察
- 1999年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120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组50例进行对照,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和皮损消退时间上有较显著差异,治疗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 吴玉章赵唯贤
-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中西医结合疗法
- 柴胡疏肝散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记忆功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AD)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6组,其中模型组(C),柴胡疏肝散低剂量和高剂量组(D,E),补肾组(F)均采用D-半乳糖(ip)和β-淀粉样蛋白(Aβ)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Aβ造模成功后的第9 d,D,E组分别ig给予柴胡疏肝散10,20 g·kg-1,F组给予脑力宝20 g·kg-1。各组均在每天上午9:00按10 mL·kg-1的容积ig给药,连续ig 28 d。ig前后分别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最后处死动物取海马进行相关指标信使RNA(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测定。结果: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ig前后迷宫寻找平台时间分别为(17.34±3.35),(12.78±2.54)s,补肾组分别为(17.79±2.25),(14.11±2.66)s,2组ig前后比较及ig后与同期的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给药后,2组海马蛋白质磷酸酶-2A(PP-2A)mRNA的表达值分别为(0.230 4±0.035),(0.199 4±0.022 2),与模型组(0.099±0.028 8)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RNA的表达高剂量组,补肾组比较及高剂量,低剂量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通过抑制动物海马GSK-3β,CDK-5表达而增强PP-2A的表达,可以逆转Aβ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对记忆、认知障碍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 赵唯贤李高申范新六薛红莉黄显峰裴瑞李宁宁王黎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蛋白磷酸酶2A柴胡疏肝散
- 活血化瘀法在炎症性病变治疗中的意义
- 目的:强调活血化瘀药物在炎症性疾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通过对经典方剂的应用分析及现代临床对炎症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阐述炎症性疾病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重要性。结果: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炎症性疾病均有选择性地应用了活血化...
- 赵唯贤
- 关键词:炎症性疾病活血化瘀微循环
- 石膏的药用及研究概况被引量:3
- 2002年
- 赵唯贤
- 关键词:药用价值煎法石膏
- 《疡科心得集》“外科三焦辨证”学术思想探讨被引量:8
- 2008年
- 高秉均在《疡科心得集》中提出"外科三焦辨证"理论,认为头颈疮疡多为风温风热,胸胁疮疡多为气郁火郁,下肢疮疡多为湿火湿热。通过研究发现,高氏临证用药,头颈疮疡多用辛凉疏散之剂,如牛蒡解肌汤;胸胁疮疡常用行气散火解郁之剂,如疏肝导滞汤;下部疮疡多用化湿清热之剂,如萆渗湿汤。
- 范新六赵唯贤
-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
- 活血化瘀法在炎症性病变治疗中的意义
- 目的:强调活血化瘀药物在炎症性疾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通过对经典方剂的应用分析及现代临床对炎症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阐述炎症性疾病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重要性。结果: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炎症性疾病均有选择性地应用了活血化...
- 赵唯贤
- 关键词:炎症性疾病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 柴胡疏肝散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AD)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模型组(C),柴胡疏肝散低剂量和高剂量组(D、E),补肾组(F)均采用D-半乳糖和Aβ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Aβ造模成功后的第9天,D、E组分别ig给予柴胡疏肝散10,20 g.kg-1,F组给予脑力宝20 g.kg-1。各组均在每天上午9∶00按10 mL.kg-1的容积ig给药,连续ig28 d。ig前后分别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每组取3只,在ig干预结束后的第4天处死动物取海马,Leica EMUC-7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结果: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ig前后迷宫寻找平台时间分别为17.34±3.35s,12.78±2.54s,补肾组分别为17.79±2.25s、14.11±2.66s,2组ig前后比较及ig后与同期的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显示,疏肝低剂量组神经元结构基本正常,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较清晰,突触间隙清晰,线粒体膜基本完整,线粒体嵴较清晰。疏肝高剂量组神经元结构正常,突触小泡及突触间隙清晰,线粒体膜完整,线粒体嵴清晰可见;而模型组电镜下神经细胞形态破坏,结构紊乱,突触密度降低且均匀不一,突触间隙变小不清,突触小泡数量减少,游离核蛋白体减少,线粒体膜不完整,线粒体嵴模糊。结论:大剂量柴胡疏肝散对AD大鼠模型脑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AD治疗中应重视疏肝理气法的应用。
- 赵唯贤李高申薛红莉黄显峰裴瑞李宁宁王黎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海马超微结构柴胡疏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