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慧 作品数:14 被引量:120 H指数:5 供职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3 2013年 砂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综合效能的旱作覆盖技术,有明显改良和调节农田小环境的功效,近年来随着砂田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西瓜连作现象非常普遍,连作障碍明显。针对砂田西瓜连作障碍明显的现状,基于定位试验,研究了西瓜连作(对照,CK)和西瓜→花豆、西瓜→辣椒、西瓜→南瓜3种轮作方式对砂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相比,3种轮作模式均可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细菌、放线菌数量及细菌数量与真菌数量比值(B/F),减少真菌数量;其中以与辣椒轮作效果最为明显,多样性指数(McIntosh指数,0.247)较CK(0.146)显著增加,放线菌数量比例(31.98%)较CK(14.22%)显著增加,但真菌数量及占总菌数的比例(0.06%)相对CK(0.43%)明显降低。轮作能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砂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缓解西瓜的连作障碍,西瓜与辣椒轮作是有效预防和克服连作障碍的较佳种植制度。 吴宏亮 康建宏 陈阜 许强 张海林 赵亚慧关键词:砂田 轮作模式 微生物区系 理化性状 连作障碍 砂田不同轮作模式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7 2012年 以西瓜→西瓜、西瓜→绿豆、西瓜→南瓜、西瓜→油葵、西瓜→西葫芦、西瓜→芝麻不同轮作模式为例,研究了宁夏中卫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理化性状,并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了它与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西瓜→南瓜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它5种轮作模式,在这6种模式中,西瓜→南瓜会减缓压砂地土壤养分的耗尽,从而减缓压砂地的衰老,延长压砂地使用年限。综合这6种轮作模式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学性状14个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类群中影响土壤理化性状的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类群中的放线菌、硝化细菌数量和纤维素分解菌,而土壤理化性状中影响微生物类群密度的是土壤理化性状中的碱解氮、速效磷和全盐含量。 赵亚慧 吴宏亮 康建宏 许强 姚姗 杨金娟关键词:土壤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状 宁夏引黄灌区低污染种植模式研究 宁夏引黄灌区以农业发展为主,为了提高灌区作物的经济效益,农民采用大量施肥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经济价值,在生产管理中翻耕除草,使得农田土壤疏松,以致土壤中氮磷养分易于流失并随农田退水进入黄河,从而加剧了黄河水质的污染。因此从... 赵亚慧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文献传递 压砂地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以西瓜Ⅱ辣椒(T1)、西瓜Ⅱ绿豆(T2)、西瓜Ⅱ花豆(T3)、西瓜Ⅱ葱(T4)等4种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并以当地的西瓜单作(T5)模式为对照(CK),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压砂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对水平方向(501、00 cm)和垂直深度(0~80 cm)土壤水分分布影响较大,使得土壤耗水量加剧,在生长发育后期作物表现出水分亏缺;处理T4的土壤水分含量和产量均高于对照T5与其它处理,西瓜Ⅱ葱是非常适宜的间作模式。 张战胜 付晓 康建宏 吴宏亮 许强 赵亚慧关键词:间作 土壤水分 容重 宁夏引黄灌区低污染种植模式筛选 2012年 在对宁夏引黄灌区现有主要种植模式的选择及组装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春小麦/玉米(套作)为对照,以降低农田氮磷流失量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选择和新组装的12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利于灌区农田氮磷残留量相对较低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期间,相对增加田面的覆盖时间,对降低土壤及退水氮磷残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兼顾产量和经济效益,选择出冬小麦-水稻(同年复种)、冬小麦-青贮、冬小麦-油葵、冬小麦-大白菜4种较为理想的低污染种植模式。 刘根红 许强 康建宏 吴宏亮 赵亚慧关键词:氮 磷 花生化感物质降解菌和抗连作拮抗菌复合菌剂应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提高花生化感物质降解菌对化感物质降解率以及连作障碍拮抗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效果。利用优化培养后制备的复合菌剂进行大田试验(复合菌剂中降解菌有效活菌数总数达3×1010cfuml^(-1),拮抗菌有效活菌数1.12×108cfuml^(-1)),研究了复合菌剂对花生病害、降解特性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及菌剂加倍处理对化感物质的降解率分别达66.7%和89.4%;菌剂的施入对花生网斑病、焦斑病和褐斑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菌剂加倍对网斑病抑制效果2年分别能达到56.1%和72.1%;花生生育期内,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菌剂处理比空白分别能提高6.2%~34.5%和4.9%~31.1%;复合菌剂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花生产量2年皆以菌剂加倍最高,分别为3734.2 kg hm^(-2)和3708.6 kg hm^(-2),复合菌剂在花生整个生育期稳定性良好。 赵亚慧 华雪洁 杜海岩 徐双 崔德杰关键词:花生连作 拮抗菌 复合菌剂 基于低污染的宁夏引黄灌区13种种植模式氮磷平衡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对环境及农业退水污染严重的实际,本试验以宁夏引黄灌区现有小麦/玉米为对照,通过选择冬小麦复种水稻及组配麦后复种(蔬菜、青贮玉米、油葵等)等1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模式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内土壤氮磷运移规律以及综合效益,选择利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间套作由于增加了田面作物的覆盖时间,对降低土壤氮磷残留量效果明显;以土壤氮磷为主要衡量指标,结合经济效益,筛选出了适合于该灌区大面积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四种低污染模式为:冬小麦复种水稻、春小麦复种芹菜、冬小麦复种青贮、冬小麦复种油葵,四种模式中尤以冬小麦复种水稻效益最明显,土壤中氮流失总量比对照低56.2%,磷流失总量比对照低28.6%。 刘根红 许强 康建宏 吴宏亮 赵亚慧关键词:低污染 氮 磷 不同施肥处理对滨海盐碱地棉花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5年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在东营滨海盐碱地进行了棉花大田试验,设农民传统施肥(T1)、单施控释氮肥(T2)、控释氮肥与有机改良剂配施(T3)和控释氮肥、有机改良剂和生物菌肥配施(T4)4个处理。结果表明:棉株干物质积累量符合Logistic方程,由方程分析可看出,T4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最大增长速率达到77.4kg/(hm2·d);T4、T3、T2籽棉产量分别较T1提高了18.2%,11.9%和9.8%;与T1相比,其余处理均能够提高棉株各器官内养分元素含量,其中棉株对N、P、K养分元素的积累均符合Logistic方程,施用控释氮肥虽会使棉株延迟进入养分快速积累期,但可延长棉株养分快速积累期的持续时间。T4能有效提高花铃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其土壤微生物活菌数、微生物量碳、氮、磷、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T1增加了19.2%,33.0%,25.0%,27.5%,49.7%,41.4%和22.8%。 徐双 柳新伟 崔德杰 杜海岩 赵亚慧关键词:盐碱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棉花生长 抗花生连作微生物菌剂的制备与应用 花生是我国三大油料作物之一,年均种植面积400万hm2,约占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5%。近年来国内外对花生需求量日益扩大,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花生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而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生产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连作面积和... 赵亚慧关键词:花生 微生物菌剂 发酵条件 生物防治 抗连作菌剂对花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讨微生物菌剂对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作用,利用筛选分离出的化感物质降解菌和抗病原微生物拮抗菌布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菌剂处理对连作花生生长、生理特性等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T0(不施用菌剂)、T1(细菌处理)、T2(真菌处理)、T3(复合菌剂处理)。结果表明:施用菌剂处理均能有效提高花生的光合能力,以复合菌剂处理最为显著;复合菌剂的加入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开花下针期是生物量快速积累时期,地上部生物量符合Logistic方程,与T0相比,施菌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花生生物量;复合菌剂处理荚果产量两年分别达3 608.7 kg/hm^2和3 486.4 kg/hm^2,较T0处理分别提高336.3 kg/hm^2和368.1 kg/hm^2。复合菌剂的施用能有效促进花生生长,缓解花生连作障碍。 梁伟 赵亚慧 杜海岩 咸洪泉 崔德杰关键词:花生连作 降解菌 微生物菌剂 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