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愚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
- 研究背景
据文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与临床并发症和患者长期生存率有密切关联。而国内报告的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别很大,这与血透患者营养评估方法尚无金标准、各单位采取的评估方法差异...
- 贾愚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状况氧化应激
- 文献传递
- 握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较包括握力在内的不同营养评估指标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7~9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价.随访72个月,以死亡为观察终点,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全因和心脑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营养指标预测死亡的价值.结果 108例HD患者平均年龄(57.6± 13.0)岁,随访6年后,35例(32.4%)患者死亡,其中62.9% (22/35)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年龄增加、残余尿量少、血肌酐水平低、前白蛋白水平低和平均小腿围低是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握力较低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HR=2.842,95%CI 1.390 ~ 5.811)和心脑血管事件死亡风险(HR=2.826,95%CI 1.150~ 6.947)约为握力较高人群的2.8倍.调整性别、年龄、心脑血管及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BMI)、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标准蛋白代谢率(nPCR)和前白蛋白后,低握力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05,95%CI 1.112~ 5.642).握力用于预测男性和女性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是0.705和0.682.结论 低握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彭晓艳贾愚夏京华石涛陈伟鲁重美李雪梅陈丽萌
- 关键词:血液透析握力
- 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出现营养状况差异的原因。方法将109例血透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n=26)、中年组(n=49)、老年组(n=34),测量身体指标、血生化指标、饮食调查结果、握力、主观综合评估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关联。结果三组患者的小腿围、前白蛋白、血肌酐、握力、SGA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该5个因素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下降趋势,护理人员有必要针对年长患者进行定期营养监测和干预,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 贾愚王秀荣叶文玲徐红夏京华石涛李雪梅鲁重美
- 关键词:肾透析营养状况营养评价年龄因素
- 握力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测量血液透析患者的握力及相关因素,分析握力与其他营养指标之间的关联。方法测量109例血液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非急性炎症、活动性肝脏病、肿瘤及恶液质患者握力,采用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主观综合评估量表方法全面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与握力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握力作为营养指标,与传统意义上的营养指标尤其是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及炎症指标存在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是影响握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握力作为营养指标,测量快捷、准确,与其他营养指标密切相关,值得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贾愚陈丽萌王秀荣叶文玲夏京华石涛李雪梅鲁重美
- 关键词:握力血液透析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