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兵
- 作品数:160 被引量:1,42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的病因及其相应诊治策略
-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病一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类似ARDS起病突然,病情凶险,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需机械通气维持,存活时间短,大部分在1-2月内死亡,死亡率为80%左右.发病年龄7-83岁,平均49岁.大多数患者既往体健;绝...
- 许文兵
- 高原低氧环境对睡眠的影响
- 目的:观察初次由平原进入高原的30名健康青年男性的睡眠状况,分析高原睡眠紊乱与急性高山病的关系。方法:通过自身对照研究,30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平原及高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填写急性高山病(AMS)评分表。结果:高原...
- 潘磊许文兵
- 关键词:睡眠紊乱急性高山病
- 文献传递
- 吸氧时动脉血氧分压的估算被引量:1
- 1999年
- 郑永克许文兵朱元珏刘秀兰
- 关键词:氧疗法动脉血氧分压
- 咳嗽高反应综合征
- 许文兵
- TGF-β_1诱导Ⅱ型肺泡上皮-间充质转化及ERK1/2信号系统的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Ⅱ型肺泡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与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系统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TGF-β1处理组(0.05、0.5、5、10μg/L,作用时间48 h)。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E钙粘素(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在TGF-β1作用不同时间,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α-SMA、E-cad、Vim、Fn、ERK1/2和p-ERK1/2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GF-β1组(5μg/L)α-SMA、Vim、F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表达显著降低(P<0.05)。作用6 h后,TGF-β1组出现α-SMA mRNA表达显著升高,E-cad显著下降(P<0.05)。作用48 h后,TGF-β1组出现Vim、F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E-cad显著下降(P<0.01)。作用30 min后,TGF-β1组ERK/2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TGF-β1可在体外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的诱导A549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R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孙志宏许文兵朱元珏张宏顾培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 探讨以抑制致敏小鼠哮喘气道炎症为主的治疗新途径被引量:10
- 1998年
- 目的以Th1反应拮抗Th2反应,抑制哮喘气道以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探索治疗哮喘的新途径。方法C57B1/6小鼠60只,腹腔注射05μgPPD2次,间隔2周,第17、24天腹腔注射卵清蛋白2次。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A组小鼠吸入卵清蛋白;B组小鼠雾化吸入PPD后,雾化吸入卵清蛋白;C组小鼠吸入卵清蛋白后,雾化吸入PPD;D组小鼠吸入PPD,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4、IL5的表达及嗜酸细胞的浸润。结果致敏小鼠单纯雾化吸入卵清蛋白,肺组织出现以CD+4T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CD+4T淋巴细胞IL4、IL5的表达率分别为87.5%~897%与890%~892%,CD+8T淋巴细胞偶有IL4、IL5的表达(<2%),IL4mRNA+、IL5mRNA+细胞CD+4比例分别为887%~912%与897%~906%。雾化吸入PPD,特别是激发前3小时雾化吸入PPD,显著抑制IL4、IL5的表达及嗜酸细胞的浸润。B组IL4mRNA+、IL5mRNA+细胞CD+4比例及CD+4T淋巴细胞IL4、IL5表达率均?
- 崔新乐朱元珏郭子健许文兵陈勇
- 关键词:哮喘TH2反应气道炎症
- 肺结节病46例病理及胸部CT特征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46例肺结节病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学资料。结果46例肺内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为0.47±0.18,CD_4/CD_8为6.63±4.51,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为(47±16)U/L。12例胸部 CT 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16例表现为肺内结节影,沿支气管纹理分布或散在随机分布,旱粟粒状。多发斑片状(实变影)为13例。双肺磨玻璃样变为5例;13例经开胸、胸腔镜和纵隔镜取病理,33例行经皮肺活检、经支气管镜黏膜或肺活检。镜下可见病变内无干酪坏死上皮样结节。结节间可见无细胞成分的玻璃样变物质。结节围绕血管、淋巴管及支气管黏膜下分布,部分病例可见肉芽肿性血管炎。结论肺结节病胸部CT 表现多样,确诊需要临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果和病理学表现并结合糖皮质激素疗效综合判断。
- 施举红许文兵张竹花刘鸿瑞朱元珏王京岚肖毅徐作军蔡柏蔷
- 关键词:结节病病理学
- 以游走性肺内阴影为首发表现的大动脉炎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5年
- 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炎症及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大血管炎(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白塞病(大、中、小血管均受累)以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及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均可累及肺.其中,大动脉炎或者白塞病等可以累及肺动脉主干及叶段肺动脉等主要分支,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并且可以肺血管受累为首发表现,容易误诊误治。
- 杨婧侯晓萌施举红许文兵张燕彭敏
- 关键词:肺血管炎大动脉炎
- 以右心室血栓和肺间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一例
- 本文介绍了一例以右心室血栓和肺间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浅谈了治疗方法和取得的临床疗效。
- 沈敏曾学军许文兵
- 关键词:肺间质病变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 必酮碟治疗中重度哮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1997年
- 观察二丙酸倍氯松新剂型必酮碟治疗22例中、重度哮喘患者的起效时间和肺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治疗1周时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而晨晚PEFR于治疗d3即已明显改善;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时各肺功能指标均见明显改善,并于治疗第2周时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后仍逐渐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必酮碟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中、重度哮喘。
- 戴元荣朱元珏许文兵赵爱娇
- 关键词:哮喘必酮碟肺功能试验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