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网 作品数:19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西安市科技创新支撑计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电气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的设计与管理 2007年 为了培养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品德,本文提出了几条关于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的设计原则,并且提出了几条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建议,以防止实验室微生物感染事件的发生。 顾宁 石兴民 袁网 杨华低温等离子体对血压计袖带的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2009年 袁网 石兴民 许桂敏 马跃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 血压计袖带 消毒效果 灭菌技术 甲醛熏蒸 紫外线照射 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灭菌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应用介质阻挡放电(DBD)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 (DBCD)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杀灭试验的结果发现,在90s内DBD和DBCD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KL达到了5。 DBCD使两种菌株减少的速度大于DBD。DBD和DBCD都使大肠杆菌减少的速度大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石兴民 袁网 董晓锋 孙岩洲 邱毓昌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CTA检查血管图像内出现气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2018年 高压注射器的高压团注是医学影像科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可能将少量气泡带入患者体内,给患者带来一些潜在风险。本文综述了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图像中发现的气泡的可能原因、预防气泡出现的对策以及出现气体栓塞时对患者的紧急处理措施,以期促进相关的临床工作。 袁网 王慧娟 赵淑娟关键词:CTA检查 气泡 处理对策 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索低温等离子体(low temperature plasma,LTP)产生的活化液(plasma-activated medium,PAM)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未来利用PAM促进创伤愈合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HUVECs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以LTP处理不同时间(0、15、30、45、60、75 s)后的PAM培养液进行分组干预。采用MTT法和细胞周期法测定PAM对HUVECs活力的影响,通过血管生成实验检测PAM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构建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1的表达以评估血管生成情况。结果LTP处理获得的PAM对HUVECs血管生成具有双向作用,表现为:与对照组(0 s)相比,低剂量(15 s和30 s)处理时,HUVEC细胞活力增加,而高剂量(45 s、60 s和75 s)处理时,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PAM-15 s和PAM-30 s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PAM-45 s、PAM-60 s、PAM-75 s组处于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M-15 s和PAM-30 s组HUVEC血管生成能力增强,而PAM-45 s、PAM-60 s、PAM-75 s组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降低,血管节点、交叉点、网眼数和血管分支数都明显降低(P<0.05)。此外,HUVECs内ROS水平随着LTP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AM处理黑色素瘤小鼠后,对照组肿瘤组织中CD31棕黄色阳性信号大面积分布,各PAM处理组肿瘤组织中CD31棕黄色颗粒分布减少。结论短时间LTP处理的PAM促进了HUVEC的增殖和血管生成;而长时间LTP处理的PAM则抑制细胞活力和血管生成。 袁网 王香妮 刘进仁 王曦迎 鹿佳佳 何芷柔 许玉琳 石兴民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营养宣教对西安某社区成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西安某社区成年人的营养知识水平,帮助其树立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理念,以促进健康。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某社区136名成年人,在进行多种形式的营养宣教前后,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比较宣教前后调查对象对问卷中营养问题的知晓率、对营养教育的态度以及饮食行为的变化来评估营养宣教的效果。结果营养宣教后,该社区成年人的营养知识得以提高,饮食理念和饮食行为趋于合理。结论营养宣教可提高社区成年人的营养知识,能改善他们的饮食理念和饮食行为,在社区开展营养宣教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石兴民 周玲 袁网 袁浩展 王小娟 高小雁关键词:成年人 营养宣教 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18)F-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18)F-PSMA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在前列腺癌(PCa)与增生病变的鉴别诊断,以及在PCa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未经治疗的PCa同时伴有腺体增生的患者59例,治疗前行^(18)F-PSMA PET/CT全身显像,其中PCa灶86个,前列腺增生灶35个。比较良恶性病灶SUV max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获得cut-off值。进一步根据Gleason评分对PCa灶进行分组(≤6分为低危组,=7分为中危组,≥8为高危组),比较组间SUV max并进行事后检验分析,同时对癌灶SUV max与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a灶的SUV max显著高于增生灶,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7.659,P<0.001),以SUV max 8.85作为cut-off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诊断P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77%和91.43%。PCa低、中、高危组SUV 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57,P=0.163),事后检验两两组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744,P=0.191,P=0.075)。此外,PCa灶SUV max与Gleason评分、PS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8,P=0.101,P=0.064)。结论初步研究显示,^(18)F-PSMA PET/CT SUV max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价值,以SUV max 8.85作为cut-off值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效能。对于PCa分级及预后预测,^(18)F-PSMA PET/CT SUV max价值有限。 王卓楠 吴开杰 郑安琪 高俊刚 袁网 李磊 贺大林 段小艺关键词:前列腺癌 预后预测 PET/CT ^(18)F-PSMA-1007 PET/CT成像膀胱内核素滞留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索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PSMA-1007在膀胱内核素滞留的影响因素,为优化检查流程,提高图像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因前列腺癌行^(18)F-PSMA PET/CT显像的患者47例,收集显像前后2周内患者肝、肾功指标,手工测量PET/CT图像上肝脏、双肾皮质、膀胱内核素分布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膀胱内核素SUV_(max)与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及肝SUV_(max)、双肾SUV_(max)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纳入线性回归分析模型,采用向前回归法获得影响膀胱内核素滞留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膀胱内核素分布SUV_(max)与肝脏SUV_(max)(r=-0.438,P=0.003)、总胆固醇(r=-0.441,P=0.004)呈显著负相关,与血糖(r=0.552,P<0.001)、尿素(r=0.391,P=0.010)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中葡萄糖与尿素水平是膀胱内核素滞留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肾功中葡萄糖与尿素是影响^(18)F-PSMA-1007 PET/CT成像中膀胱出现核素滞留的重要因素,图像判读时应予以注意。 高俊刚 沈聪 袁网 郑安琪 王卓楠 段小艺关键词:PET/CT 膀胱 PCPT-RC高风险概率联合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预防试验风险计算器(PCPT-RC)联合活体组织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行18F-PSMA-1007 PET/CT检查的74例初诊患者的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以此为基础,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PCPT高风险概率,绘制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PCPT-RC及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以PSMA PET/CT成像结果为标准,将74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分为无转移组(46例)和转移组(28例)。转移组PCPT高风险概率[41.14%(16%~67%)]vs.[30.89%(5%~65%)]、Gleason评分[8.5(6~10)分]vs.[7.7(6~9)分]、tPSA[26.24(5.70~42.32)ng/mL]vs.[19.58(2.47~49.35)ng/mL]及fPSA[3.94(0.82~12.00)ng/mL]vs.[2.33(0.35~10.20)ng/mL]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得到PCPT高风险概率、Gleason评分及PCPT阴性概率可能是影响前列腺癌发生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单独用PCPT阴性概率不能预测前列腺癌转移(P=0.172),单独用Gleason评分和PCPT高风险概率预测前列腺癌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0.715和0.679,二者联合预测的准确性提高至0.809。结论PCPT-RC高风险概率联合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郑安琪 李运轩 王卓楠 沈聪 董伟璇 袁网 段小艺关键词:GLEASON评分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ET/CT 前列腺癌转移 ^(18)F-PSMA-1007 PET/CT对前列腺癌精囊腺侵犯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评价^(18)F-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1007 PET/CT对前列腺癌精囊腺侵犯(SV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88例(51~84岁)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RP)术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18)F-PSMA-1007 PET/CT进行初始分期,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获得^(18)F-PSMA-1007 PET/CT诊断SVI的诊断效能,绘制ROC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18)F-PSMA-1007 PET/CT预测SVI的影响因素。结果^(18)F-PSMA-1007 PET/CT诊断SVI的准确性为79.55%(70/88)、灵敏度为72.73%(16/22)、特异性为81.82%(54/66)、阳性预测值为57.14%(16/28)、阴性预测值为90.00%(54/60),ROC AUC为0.7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原发灶SUVmax、Gleason评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与^(18)F-PSMA-1007 PET/CT预测SVI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Gleason评分[比值比(OR)=2.04,95%CI:1.19~3.50,P=0.009]是前列腺癌SVI的预测因素。结论^(18)F-PSMA-1007 PET/CT诊断前列腺癌SVI具有一定价值,结合Gleason评分可以改善诊断效率。 郑安琪 王卓楠 李运轩 韩冬 沈聪 董伟璇 袁网 段小艺关键词:肿瘤侵润 精囊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