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以兵
- 作品数:64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壳聚糖/聚氧乙烯复合纺丝液性能对静电纺丝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为了研究壳聚糖/聚氧乙烯复合纺丝液性能对静电纺丝的影响,利用质量分数为3%的壳聚糖(CS)与聚氧乙烯(PEO)以不同的质量比溶解在浓度为50%的冰乙酸水溶液中制备了CS/PEO复合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S/PEO复合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出的CS/PEO复合纳米纤维进行表征,并测试了CS/PEO复合纺丝液的溶液性能。从复合纺丝液性能对静电纺纤维成型的影响机理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静电纺丝参数一定时,纺丝液黏度影响射流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纤维的形貌和直径。只要纺丝液电导率在合适的范围内,对静电纺的影响不大。从泰勒的临界公式中得出了纺丝液临界电压与纺丝液表面张力最佳值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与本实验中的实验数据相吻合。
- 李静黄锋林蔡以兵魏取福史劲松
- 关键词:壳聚糖聚氧乙烯静电纺丝
- 硅藻土基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以硅藻土为基材,在高温条件下物理吸附相变材料A,再经冷却、粉碎及真空干燥后制得硅藻土基定形相变复合材料,并对制得的硅藻土基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化学组成、热性能、粒径变化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材料A被成功吸附至硅藻土孔隙中,且没有发生其他化学变化,硅藻土基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为143.53℃,熔融焓55.26kJ/kg,储热效率为55.08%,硅藻土对相变材料A的实际吸附率为91.67%;原硅藻土的平均粒径为1316nm,硅藻土基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为971nm,具有良好的定形效果,在加热至相变材料熔融温度以上仍未发生渗漏。
- 王委委宋肖飞蔡以兵魏取福魏取福
- 关键词:硅藻土相变材料热性能
- 电纺FeMnO3纳米纤维毛毡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2019年
- 本研究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九水硝酸铁和四水合醋酸锰为原料,无水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配置了均一稳定的前驱体纺丝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Mn(COOH)2/Fe(NO3)3复合纳米纤维,高温煅烧后得到了锰酸铁(FeMnO3)纳米纤维毛毡,用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比表面积分析仪等研究样品的表观形貌与晶型结构。结果表明:煅烧后制得的FeMnO3纳米纤维毛毡具有良好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为9.9 m^2/g,当温度达到470℃后,曲线变得平缓,热重损失不明显。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eMnO3纳米纤维毛毡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及电稳定性,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264 mAh/g,在50 mA/g电流密度下经过37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在533 mAh/g;在循环50次后,阻抗约为170 Ω,基本保持不变。
- 孙晓璐宋肖飞刘艳华吴越蔡以兵赵宏梅
- 关键词:静电纺丝电化学性能
- 轻化工程专业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被引量:3
- 2013年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面向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平台课,该课程的学习对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蔡以兵乔辉王树根魏取福
- 关键词:轻化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方法
- 植酸/壳聚糖层层自组装阻燃羽绒的制备与性能
- 2024年
- 以植酸(PA)和壳聚糖(CS)分别为聚阴离子层和聚阳离子层,对羽绒纤维(Down fibers)进行层层自组装(LBL)改性制得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羽绒纤维。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微型燃烧量热仪和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等对改性前后羽绒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10层的LBL改性后,羽绒纤维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显著提升;改性后羽绒纤维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分别为106.6 W/g和12.2 kJ/g,较原始羽绒纤维的154.9 W/g和15.9 kJ/g分别降低了31.2%和23.3%;改性后的羽绒纤维在高温时的残炭量更多、石墨化程度更高。此外,改性后的羽绒纤维整体结构几乎没有损伤,仍具有优异的蓬松性,不会影响羽绒纤维的实际使用。
- 张宝根徐乙梅李林刚余学永蔡以兵
- 关键词:羽绒纤维层层自组装植酸壳聚糖阻燃改性
- 纳米银负载三聚氰胺泡沫基相变复合材料的一步法制备及结构与性能
- 2023年
- 以轻质柔性的三聚氰胺泡沫(MF)作为基体,将其置于由乙二醇(EG)、硝酸银(AgNO_(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氯化铜(CuCl_(2))组成的反应溶液中,利用高温环境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泡沫骨架上生成纳米银(Ag),随后通过真空浸渍法在泡沫基体中封装月桂酸(LA)制备相变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红外热成像仪等对制得的相变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AgNO_(3)浓度为4mg/mL时,纳米Ag均匀致密地沉积在MF骨架表面,且同时存在Ag纳米粒子(AgNPs)和Ag纳米线(AgNWs)两种形态.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焓高达144.0J/g,相变焓效率超过了80%,呈现出优异的温度调节和储热能力.本文提供了一种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相变复合材料的新策略,有利于拓宽相变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 张子文董明阳储瑶李蔚蔡以兵
- 关键词:纳米银
- 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滤料的过滤性能研究被引量:28
- 2012年
- 将聚乳酸颗粒加入到质量比为8:2的三氯甲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室温下配置质量分数为10%的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平均直径在620nm左右的聚乳酸纤维。以聚乳酸熔喷非织造布为基布,通过控制纺丝时间的不同得到了负载不同厚度纳米纤维层的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过滤材料。通过对各试样的孔隙率、孔径及孔径分布、过滤效率的测试发现:随着纺丝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孔隙率不断下降,孔径不断减小,纺丝3h时,孔径基本减小到原先的一半,且分布相对集中,大大地提高了普通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
- 姚春梅黄锋林魏取福蔡以兵王金成
-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乳酸孔隙率
- 高疏水亲油三聚氰胺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22年
- 以三聚氰胺泡沫为基体,采用一步原位氧化聚合法使吡咯与硝酸银反应,在泡沫骨架表面沉积聚吡咯颗粒及银颗粒,通过对泡沫骨架表面粗糙度进行改变来降低泡沫的表面能,从而提升改性泡沫的疏水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三聚氰胺泡沫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及油水选择性,接触角达到138.52°,吸油倍率达到46.3,能够有效的在油水混合乳液体系中将油水分离,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杜明玥安滔郭琛龙蔡以兵
- 关键词:油水分离
- PAN-O/MMT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染料吸附性能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0、1%、3%、5%)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的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亚甲基蓝吸附分析比较了纤维膜的吸附性能。利用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分析了MMT的含量对纺丝液性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比例O/MMT的加入对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了O/MMT和PAN形成了纳米复合结构,同时借助热重分析仪分析了O/MMT的加入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纤维变细、珠节增加,纤维膜的亚甲基蓝吸附能力也同时提高。
- 高春涛王清清徐筱琳蔡以兵魏取福
-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有机改性蒙脱土污水处理
- 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静电纺丝法被引量:10
- 2015年
- 静电纺丝是制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溶液静电纺丝、溶液-溶液同轴静电纺丝、熔融-溶液同轴静电纺丝和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物理吸附等,总结了静电纺丝常用的固-液相变材料(如脂肪族长链烷烃、大豆蜡、脂肪酸及其二元低共熔物、脂肪酸酯和聚乙二醇等)和支撑材料(如醋酸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聚乳酸、聚氨酯、聚酰胺6、聚丙烯腈及其碳纳米纤维等)。
- 蔡以兵孙桂岩刘盟盟王锦鹏魏取福刘伟
-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