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吉光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暴雨
  • 2篇环流
  • 2篇大风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低能
  • 1篇动力作用
  • 1篇短期天气预报
  • 1篇预报业务系统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性
  • 1篇灾害性天气
  • 1篇实况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天气预报系统
  • 1篇盆地
  • 1篇气温
  • 1篇气温预测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机构

  • 7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作者

  • 7篇蒲吉光
  • 4篇康岚
  • 2篇谌贵珣
  • 2篇顾清源
  • 1篇冯汉中
  • 1篇康兰
  • 1篇杨康权
  • 1篇龙柯吉
  • 1篇徐琳娜
  • 1篇罗可生
  • 1篇甚贵珣
  • 1篇晋冀蜀
  • 1篇牛俊丽
  • 1篇陈朝平
  • 1篇郝丽萍
  • 1篇但波

传媒

  • 4篇四川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灰色GM(2,1)模型在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3年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 ,选取四川省部分站点五十多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 ,通过对资料长度及资料本身预处理 ,用GM (2 ,1)方法进行建模和预测 ,与实际值比较后得出了一些对预测模型的评价 ,为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法进行气候长期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蒲吉光康岚
关键词:气温预测降水预测
对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落区预报的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对比模式预报落区相似,实况落区有明显差异的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重点探讨了环流背景、环境场条件、云图特征、地面观测资料演变与强降水落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实况探空资料中副热带高压形态、脊线位置及其与中低纬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开始前卫星云图特征,可以判断影响系统移动速度,修正模式形势预报,订正模式强降水落区。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时空密度相对高的卫星云图和地面观测资料,追踪暖湿气流中具备抬升条件的位置及其演变趋势,可以判断1~3 h内云团的生、消、发展及移动路径,有助于从短时临近预报角度确定1~3 h的强降水落区,订正短期预报。
康岚郝丽萍蒲吉光牛俊丽
关键词:落区预报
2001年四川省盆地区灾害性天气过程概述
2002年
本文对 2 0 0 1年四川省盆地区发生的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概述 ,并对各种区域性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到了一些 2 0 0 1年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和特点 ,为今后的预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谌贵珣康兰蒲吉光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
“4·4”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四川盆地春末夏初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也是我们预报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发生在四川盆地区内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 ,从环流形势、能量、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产生的必然性 ,为我们今后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蒲吉光甚贵珣康岚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四川盆地大风冰雹环流形势层结特征
一次低能大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02年
文章采用天气动力学和动力诊断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对 2 0 0 1年 9月 18日至 2 1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中尺度流场、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得出在低温、低能情况下 ,动力因素在大暴雨天气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而这种动力作用主要来自于高低空呈气旋性旋转的三支气流。
康岚顾顾清源蒲吉光
关键词:动力作用低空急流暴雨大气环流
西南区域短期天气模糊预报业务系统
1995年
本系统是为适应西南区域中心的成立而建,是《四川盆地短期天气模称预报业务系统》的延续,它将现代模糊数学理论与传统的天气动力学预报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本台首次对孟湾、青藏高原南部和云贵高原等地区的天气系统作了系统地归纳.本系统实现了预报因子的自动采集,作为区域中心的一种预报产品向西南各省和本省各地市气象台发送。
蒲吉光顾清源晋冀蜀
关键词:短期天气预报预报业务系统
西南区域精细化要素预报系统
康岚罗可生陈朝平冯汉中徐琳娜但波蒲吉光谌贵珣杨康权龙柯吉
课题来源与背景:基于业务的急迫需要,2008年四川省气象台开始研制“四川省城镇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并投入业务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课题组有了开展西南区域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基础。区域气象中心具有提...
关键词:
关键词:天气预报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