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业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异黄酮含量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方法:大豆通过传统的发酵方法制备成淡豆豉,通过比色法测定了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豆和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豆总黄酮含量0.637mg.g-1,游离苷元含量0.152mg.g-1;淡豆鼓中总黄酮含量0.731mg.g-1,游离苷元含量1.701mg.g-1。结论: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基本相当,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游离苷元含量是大豆中的10~40倍。
- 霍红田明王秀海李艳梅范业文
- 关键词:大豆淡豆豉大豆异黄酮
- 人直肠癌淋巴管超微结构的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人直肠癌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癌组织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临床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按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分别取材,应用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对直肠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在直肠癌组织中心区未见淋巴管;而癌组织周围区淋巴管的密度较癌组织及正常区增高,且管径较大,形态不一;淋巴管内皮细胞膜及细胞器有明显变化,内皮细胞间连接开放增多,常见淋巴管管壁的破坏和不完整;其中观察到两种功能状态不同的淋巴管,一种线粒体丰富,囊泡多,功能旺盛,另一种这些结构有缺陷。结论癌周淋巴管存在两种功能状态的淋巴管,直肠癌很可能通过侵犯功能旺盛或代偿的淋巴管,破坏溶解管壁和开放连接而引起淋巴道转移。
- 李玉兰夏广君刘洋杨慧科范业文薛萌萌刘慧冬
- 关键词:直肠癌超微结构淋巴管
-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修复损伤脊髓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len's重物撞击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病理学检测脊髓损伤程度,体外分离、纯化和诱导分化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并移植到脊髓损伤模型鼠体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率100%。培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并且可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移植后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不仅可以与宿主脊髓组织较好的整合,并可迁移到损伤部位,替代损伤组织。说明外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以在脊髓损伤小鼠受损部位存活并与宿主细胞较好的整合。
- 孔建张宏男贾丹王铎陈明伟薛萌萌李岩范业文刘欣刘声亮刘京晶葛小平姜哲吴树亮
- 关键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脊髓损伤神经再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研究证实,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促进轴突再生,恢复脊髓功能。目的:进一步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不打击脊髓;其余小鼠采用重物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的第7天,治疗组用微量注射器,经眶静脉丛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入等量DMEM培养基;模型组不做处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判断脊髓损伤程度。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生长状态;通过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小鼠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7d后的细胞呈NF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模型组小鼠双下肢呈瘫痪状态,假手术组行动正常(P<0.01)。细胞移植后2周,治疗组小鼠运动功能缺失症状逐渐恢复,对照组小鼠恢复不明显(P<0.05);细胞移植4周后,细胞移植组小鼠Tarlov评分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提高脊髓损伤小鼠的运动能力。
- 刘声亮范业文李岩张宏男薛萌萌陈明伟孔建刘欣崔开宇彭艳王铎刘京晶葛小平王勇吴树亮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脊髓损伤小鼠干细胞
-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小鼠脊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小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增殖和纯化E14-17d小鼠的N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鉴定。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NSCs移植到小鼠脊髓损伤模型体内,术后进行行为学和病理学检测,观察小鼠功能恢复情况。运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小鼠T10-T11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治疗组(12只)和对照组6(12只)。治疗组每只小鼠自眶静脉注射NSCs悬液200μl(2×10个细胞),对照组只注射DMEM/F12培养基200μl。术后1d、3d、7d、14d、21d、28d和56d,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检测,观察植入区细胞生长变化情况。结果 BBB评分显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0.05),说明NSCs移植后小鼠的行为学得到了明显改善,功能有所恢复。病理学检测发现,移植后NSCs不仅迁移到脊髓损伤区,而且与宿主细胞较好地整合。结论移植的E14-17d胚胎小鼠NSCs不仅可在脊髓损伤部位存活并和宿主细胞整合,而且可促进小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 陈明伟薛萌萌范业文张宏男李岩刘欣王铎刘声亮刘京晶田明吴树亮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模型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