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昌文
- 作品数:393 被引量:1,943H指数:2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制备酯基封端的烯丙醇聚醚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酯基封端的烯丙醇聚醚单体的方法,工艺简单,实现酯基封端烯丙醇聚醚单体结构的多样化。所述制备酯基封端的烯丙醇聚醚的方法为:以烷基酸烯丙酯为起始剂,三元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使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在100~...
- 刘加平杨勇缪昌文冉千平张志勇周栋梁毛永琳
- 文献传递
- 原位聚合对3D打印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实现3D打印砂浆力学性能的提升,选用丙烯酰胺为单体,以原位聚合的方式在3D打印砂浆中生成聚丙烯酰胺网络,探究原位聚合对3D打印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测试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等手段对其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AM原位聚合体系可以提高3D打印砂浆的流动性,减少宏观缺陷的产生,提高打印质量.AM单体聚合后会形成有机网络与水泥水化产物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刚?柔"复合网络结构.这种结构极大的增强了3D打印试件的抗折强度和界面粘接强度,最高可使其28 d抗折强度提高52.4%,28 d相对界面粘接强度提高78.1%.
- 冯攀刘钊龙邵丽静王伟洪锦祥缪昌文
- 关键词:原位聚合丙烯酰胺力学性能
- 一种聚羧酸类混凝土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聚羧酸类混凝土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自由基共聚反应:单体A和单体C按照1.01∶1~1.5∶1的摩尔比,在以单体B作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其中单体A是(烷基)乙烯基烷基酸酯,单体B是单烷氧...
- 缪昌文周栋梁冉千平刘加平毛永琳杨勇张志勇
- 文献传递
- 自养护技术—轻集料在当代高性能混凝土中新的应用
- 由于水胶比的降低和超细矿物外掺料的掺入,自干燥及自干燥收缩已经成为当代高性能混凝土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内部提供水源的自养护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预吸水的饱和轻集料在该领域的研究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 田倩缪昌文宋绍铭刘加平
- 关键词:轻集料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材料
- 文献传递
- 水泥混凝土快速修补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快速修补剂,主要组分为:元明粉,2%~25%;高铝水泥熟料,0%~70%;硬石膏,10%~50%;明矾石粉,2%~35%;萘磺酸盐甲醛高级缩合物,2%~10%;粉煤灰,0%~40%。本发明能满足不...
- 缪昌文刘加平洪锦祥
- 文献传递
- 新型羧酸类接枝共聚物高效保坍剂的性能研究
- 本文详细研究了新型羧酸类接枝共聚物高效保坍剂的性能.试验表明:当保坍剂掺量水泥用量的0.03~0.08%时,与传统的萘系减水剂复配使用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塑效果,提高萘系减水剂的分散性能,而且不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具有良好的...
- 刘加平冉千平缪昌文张月星
- 关键词:萘系减水剂
- 文献传递
- 计算混凝土湿热耦合变形的解析-有限元结合解法
- 本文根据混凝土的多孔介质特点和多孔介质湿热传输理论,给出了一种计算混凝土湿热耦合变形的解析-有限元结合解法。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包挎“温湿度分布的解析法求解”、“湿度分布向湿度应力转换的公式计算”和“湿热耦合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陈德鹏钱春香缪昌文刘加平
- 关键词:湿热耦合混凝土变形数值模拟
- 混凝土的裂缝与控制被引量:19
- 2013年
- 在分析混凝土开裂的危害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裂缝控制新技术。采用双亲性单分子膜,减少混凝土早期的水分蒸发,抑制混凝土早期因失水太快而产生的塑性收缩裂缝;采用减水与减缩共同作用,控制混凝土壳体及薄壁结构的早期开裂;采用调控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放热量,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能力;采用遥爪聚合型增韧剂,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减少混凝土的脆性开裂。
- 缪昌文刘建忠田倩
-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水化热韧性
- 一种用于建筑外墙防护的水性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建筑外墙防护的水性乳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性乳液材料是一种同时具有核壳结构和环硅氧烷结构的水性乳液,成分包括核壳乳胶粒25.6%~74.5%;杀菌抗藻剂0.1%~0.6%;pH调...
- 王洪松李磊刘加平缪昌文田倩王瑞王伟
- 文献传递
- 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被引量:28
- 2005年
- 从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外加剂吸附作用机理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理论着手,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掺量低、饱和点高、减水率高、增强效果好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当超塑化剂掺量为0.2%时,减水率达到30%;掺量为0.4%时,减水率高达40%,增大掺量,减水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早期或中后期强度增长都比较稳定,在该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0%,每立方混凝土仅采用390kg的低水泥用量就可实现C80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
- 冉千平刘加平缪昌文沈健
- 关键词:超塑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