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莉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方法及其对怀疑论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笛卡尔为了对抗经院哲学的盲目信仰主义和怀疑论提出了普遍怀疑方法。笛卡尔普遍怀疑方法的实质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怀疑,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怀疑。不过,笛卡尔对怀疑论的拒斥并不成功,相反却为怀疑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可以说,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方法成为了怀疑论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 祝莉萍
- 关键词:笛卡尔怀疑论
-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超越及其后现代视界
- 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第一部分主要提出和讨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以及研究者'重读马克思'当代首先确立的方法论视野.第二部分讨论了'现代西方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解构'.主要讨论了现代西方哲学解构和拒...
- 祝莉萍
- 关键词:西方传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 文献传递
- 论柏拉图的“非存在”在《智者篇》中的转变
- 2011年
- 非存在是柏拉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随着其思想的发展在内涵上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智者篇》中,柏拉图重新思考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通种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非存在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非存在概念内涵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柏拉图思想本身的转变。因此,澄清这一概念的转变,对于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柏拉图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 祝莉萍
- 关键词:柏拉图非存在
- 论休谟哲学的体系特征被引量:3
- 2005年
- 休谟的整个哲学体系体现为经验论、怀疑论和自然主义三者相互贯通的统一体。休谟以其经验论为基础,从对外在物体存在的怀疑论论证过渡到对外在物体存在的信念的自然主义解释和怀疑论批判,显示了其哲学的调和色彩。怀疑论与自然主义在休谟哲学体系中不分伯仲,如果片面地将休谟看作怀疑论者或自然主义者,都有失偏颇。
- 祝莉萍
- 关键词:休谟经验论怀疑论自然主义
- 论Epoché思想的发展
- 2010年
- Epoche首先是一个在皮浪主义运动中生成的哲学范畴。皮浪主义作为怀疑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经历了从古代皮浪主义到新皮浪主义的运动过程。皮浪主义的思想核心就是epoche(悬搁判断)。epoche作为一个哲学术语,经历了皮浪主义创始人皮浪的孕育,中期学园派领袖阿尔克西劳(Arcesilaus)的提炼,皮浪主义的集大成者塞克斯都的系统阐发,以及蒙田的创造性应用等几个重要阶段,是贯穿皮浪主义运动的一根红线。
- 祝莉萍
- 关键词:怀疑主义哲学范畴集大成者创始人
- 柏拉图的理念论与数论关系新释——对柏拉图哲学阐释范式现代之争的反思被引量:3
- 2015年
- 施莱尔马赫所奠定的"唯对话录"范式与图宾根学派所重构的"书写批判"范式之间的争论,既未能从柏拉图哲学建构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上把握其文本的整体性,也未能校正柏拉图的理念论与数论的内在统一关系。其实,二者的统一并不是方法论意义上的统一,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统一;"善"即"一"是沟通理念论与数论内在关联的关节点,数论中的"一"和"不定的二"是对理念论的进一步抽象。
- 祝莉萍
- 关键词:柏拉图理念论数论
- 论我国西方哲学课程双语教学难题的破解
- 2011年
- 双语教学是教学语言形式的"双语"与教学内容目标"双语"的统一。但是,我国西方哲学课程双语教学却面临着教会学生让西方哲学"说外语"还是"说汉语"的两难选择。该难题的破解,不能单独从强调教学语言媒介的双语性质或教学目标的双语性质入手,而是必须从二者的内在统一关系入手,教会学生把让西方哲学"说外语"与"说汉语"之间的关系理解为手段与目的内在统一关系。
- 祝莉萍
- 关键词:双语教学破解
- 论蒙田教育哲学理念的现代性维度及其当代意义
- 2019年
- 蒙田通过批判传统"学究"教育体制,提出了一种既有强烈现代性进步价值追求又反对现代性的资本狭隘性宰制的人文主义教育哲学理念,即以培养具备完善判断力的"绅士"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本质规定和教育实践规划。这一教育哲学理念,不仅蕴含着追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现代大学精神与学术价值取向,更有对现当代受资本增殖的绝对命令支配的偏狭性功利化教育实践的原则性批判。从思想史角度看,蒙田的教育哲学理念不仅契合了16世纪法国社会对"文艺复兴人"的现实需要,并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兴起作了思想铺垫,而且对于深化现当代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尤其是推进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重大战略举措的具体实施,也不乏思想资源上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 祝莉萍
- 笛卡尔的“存在”之思
- 2002年
-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 ,因此 ,其中之“在” ,并非指“有” ,而是指“真” ,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因此 ,笛卡尔并不是从思维推到存在 ,思维与存在是同时出场、直接同一的 ,但这最终使笛卡尔在本体论上陷入“二元论”。
- 祝莉萍
- 关键词:笛卡尔思维
- 马克思实践论视域的社会历史时空观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肯定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对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作了同质性理解,而未能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以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将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其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廓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从而超越传统物质视域的时空观,对于科学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胡刘祝莉萍
- 关键词: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