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建刚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造像
  • 2篇僧伽
  • 2篇外道
  • 2篇乐舞
  • 1篇地藏
  • 1篇弟子
  • 1篇独具
  • 1篇断代
  • 1篇对比色
  • 1篇义军
  • 1篇中古
  • 1篇中古时期
  • 1篇舍利
  • 1篇舍利塔
  • 1篇石窟造像
  • 1篇石造像
  • 1篇宋金时期
  • 1篇涅槃
  • 1篇屏式
  • 1篇菩萨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石建刚
  • 1篇马月娇
  • 1篇朱艳桐
  • 1篇高秀军

传媒

  • 1篇寻根
  • 1篇敦煌研究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古北方涅槃图像中的乐舞者形象研究
结合佛经和图像资料,文章将涅槃图像中的乐舞者分为世俗奉佛者、佛教神众、外道和诸魔等四大类。涅槃图像中的世俗乐舞者形象,大多表现的是为释迦操持葬礼的拘尸那城的末罗人,其形象多与菩萨相类,仅没有头光。 乐舞的佛教神众,除了大...
石建刚
关键词:中古时期乐舞外道
文献传递
延安宋金石窟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5年
延安宋金石窟数量多、艺术水平高、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北宋中晚期和金代早期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为构建整个北宋中晚期和金代早期石窟造像艺术体系提供了可能。同时,延安宋金石窟是在宋辽金夏及吐蕃等众多文化圈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佛教思想与艺术交流、宋夏及宋金战争、民族融合、丝路交通等问题提供了新材料。此文对延安宋金石窟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兼做评议,以期推动该课题的深入研究。
石建刚
关键词:宋金时期石窟造像
延安地区宋金石窟僧伽造像考察被引量:14
2015年
延安地区的宋金石窟中,共发现15例僧伽造像及1则僧伽造像题记,其中11例造像为首次公布。这些僧伽造像,表现为与观音菩萨、弥勒佛、宝志、万回、十六罗汉等造像的不同组合形式,内容颇为丰富,为研究僧伽造像及其信仰提供了新材料,弥补了北方地区僧伽造像发现较少的缺憾。
石建刚高秀军贾延财
关键词:观音菩萨弥勒佛
一处独具创意的涅槃图像——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涅槃图像鉴析被引量:2
2012年
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石窟涅槃图像,在继承传统涅槃图像元素的基础上,截取释迦寂灭之后的情景进行图像整合,在荼毗图中以富有汉地审美特点的坐姿代替右胁卧表示释迦涅槃,并在涅槃图像中同时出现了弥勒和十六罗汉,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石建刚
关键词:舍利塔
男僧蓄婢现象考
2013年
敦煌莫高窟第17窟是张氏归义军时期都僧统洪辩的影窟,在其彩塑写真像的两侧分别绘有着世俗装的侍婢和僧装的侍者,这引起我们对敦煌男僧蓄婢现象的关注。二位后学不揣浅陋,试做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石建刚朱艳桐
关键词:归义军
延安宋金石窟研究
经实地调查,延安地区共发现宋金石窟81处、136座窟(龛)。本论文主要利用考古学、文献学、艺术史学及图像学的基本方法,对延安宋金石窟的造像题材和题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释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洞窟形制、造像题材、造像风格...
石建刚
关键词:分期断代僧伽地藏
文献传递
青州龙兴寺背屏式造像色彩研究——以一件北魏至东魏时期背屏式三身石造像为例
2013年
本文以一件山东省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北魏至东魏时期的背屏式三身石造像为研究对象,从色彩与造像的关系、色彩之间的搭配、色彩与观者的互动等方面对其用色作了深入分析。
马月娇石建刚
关键词:对比色
延安地区北宋石窟涅槃造像中的乐舞图像考察被引量:1
2015年
延安宋金石窟涅槃图像中的乐舞者,分为外道乐舞庆佛涅槃和罗汉奏乐供养两种类型。涅槃图像中的外道乐舞,产生于北朝时期,继承了犍陀罗艺术中的裸体外道形象。唐代以后变为婆罗门形象,并盛行于宋辽金夏时期。而在宋辽金夏时期,又出现了汉装胡人形象的外道。外道乐舞与末法、护法思想关系密切。罗汉奏乐,是对人天乐舞供养释迦涅槃内容的改造,以罗汉代替乐舞供养的人天,旨在突出罗汉的传法与救世功能。延安宋金石窟中的涅槃图像及其乐舞者情节,共同表现出强烈的末法与传法、护法思想,折射出延安民众对战争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石建刚贾延财杨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