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晖 作品数:35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机械工程 政治法律 更多>>
获取日冕等离子体参数全球性分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日冕等离子体参数全球性分布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根据日冕多缝观测物理条件及其取值构建日冕光谱模型Y=RX,计算响应矩阵R中的各个元素r<Sub>ij</Sub>得到响应矩阵R,通过反演计算对日冕多缝观测得... 陈霖谊 田晖 刘贤雨 白先勇 冯宇飞太阳爆发抵近探测——“触碰计划” 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旨在介绍一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深空探测任务构想.该任务将对驱动恒星大尺度爆发过程的中心结构(即磁重联电流片)进行抵近(原位)探测,主要目的是详细研究发生在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上的大尺度磁重联过程的精细物理特征,揭示太阳系中最为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即太阳爆发或太阳风暴)的奥秘.该任务的科学目标:磁重联过程是发生在宇宙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能量转换和释放的核心过程,其一直是太阳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科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通过抵近观测可以将同样设备的分辨能力提高5~20倍,将提供在地球附近无法获得的太阳超清晰图像以及相应的物理信息,让人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上来研究、认识和了解太阳,从而解决太阳爆发核心驱动过程的精细物理性质与日冕加热等长期困扰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难题. 林隽 黄善杰 黄善杰 种晓宇 李燕 李明涛 张艺腾 周斌 欧阳高翔 项磊 董亮 季海生 董亮 季海生 田晖 金振宇 宋红强 刘煜 张贤国 金振宇 黄旻 冯晶 张洪波 符慧山 程鑫 汪敏关键词:太阳爆发 磁重联 深空通信 太阳极轨天文台 被引量:13 2023年 太阳极轨天文台利用高轨道倾角(≥80°)和小椭偏率轨道,将首次实现正面对太阳极区磁场和速度场高精度成像观测,结合多波段遥感和原位测量,为解决太阳磁活动周起源的世纪难题提供决定性观测,为破解“原始”高速太阳风的起源效应之谜提供直接观测支撑,为理解日球层整体结构突破性创建数据驱动的日球数值模型. 邓元勇 周桂萍 周桂萍 王颖 冯学尚 王颖 姜杰 何建森 杨尚斌 田晖 杨尚斌 甘为群 侯俊峰 李乐平 夏利东 甘为群 白先勇 熊明 李乐平 朱成林 林佳本 黎辉 陈波 何玲平 张也弛 张红鑫 林佳本 张爱兵 章海鹰 陈波 何玲平 杨建峰 张红鑫 汪景琇关键词:数据驱动 轨道倾角 50 mm白光球载日冕仪:Ⅰ.基本结构与地面观测实验 2023年 本文介绍一台口径为50 mm、用于在浮空平台上进行观测的白光日冕仪.工作波段为5500Å,透过带宽为50Å,为传统的Lyot式日冕仪,可观测1.08–1.50个太阳半径范围的内日冕.用鑫图的Dhyana 95V2-YNTT sCMOS相机采集观测数据.对日冕仪进行了三次地面观测实验:第一次在云南丽江高美古观测站进行,另两次在海拔4800 m左右的四川稻城无名山观测站进行,后两次实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日冕白光观测数据.与美国高山天文台的20 cm口径K-cor日冕仪在同一天之内观测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白光日冕仪的研制获得成功.同时获得的天空背景亮度表明,稻城无名山是一处较为理想的高海拔太阳观测址点. 林隽 宋腾飞 宋腾飞 孙明哲 张涛 许方宇 王晶星 付玉 李燕 康凯锋 刘洋 周江华 张晓军 夏利东 张红鑫 夏利东 张红鑫 田晖 宋红强 田晖 张雪飞 赵明宇 伏红林 张雪飞 赵明宇 刘煜关键词:日冕仪 天文台址 日冕磁场测量 2022年 磁场把太阳的各层大气耦合在一起,并主导着其中的各种物理过程,磁场的演化引发包括太阳爆发在内的活动现象,进而影响着地球的空间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条件.要理解发生在太阳大气中的各种活动现象,离不开对其磁场的完整认知.然而目前对太阳高层大气尤其是日冕的磁场测量仍然严重缺失,这大大限制了人类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制约了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学科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人们提出了几种可能可用于日冕磁场诊断的方法,包括利用日冕红外谱线的偏振观测、借助射电波段的日冕辐射、通过日冕中各类波动的冕震学诊断以及利用日冕极紫外谱线的磁场诱导跃迁原理对日冕磁场进行测量等.同时,人们也根据这些方法尝试对日冕磁场进行了测量,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总结了几种主要的日冕磁场测量方法的原理和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杨子浩 田晖 李文显 张佳乐 白先勇 白先勇 陈亚杰关键词:日冕 磁场 太阳大气 晚型恒星极紫外和X射线探测的科学目标与初步方案 被引量:4 2022年 寻找地外生命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核心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理解恒星及其周围宜居行星的联系非常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空间天气的现象(即类似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在太阳系外的恒星-行星系统中也存在.作为系外空间天气的主要源头,宿主恒星(主要是晚型主序恒星)的星冕及其磁活动所产生的电磁和粒子辐射可改变行星大气成分、导致行星大气逃逸、损害生物组织,进而影响系外行星上生命的起源与存续.然而,当前我们对星冕的了解极其匮乏,这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本文建议尽快对宿主恒星的星冕及其活动规律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要实现这一目标,亟需建造新一代的极紫外和软X射线望远镜,在大约1–350?的波段(特别是170–285?和90–140?的极紫外波段)对少数邻近太阳系的、不同光谱型的宿主恒星(包括但不限于一部分已知潜在宜居行星的宿主恒星)开展长期、连续的光谱和测光观测.本文阐述了这些观测的详细科学目标,并提出了技术指标需求和初步的探测方案.利用这些观测,有望确切地探测到星冕物质抛射、冕洞和活动区冕环系统等大尺度结构,实现星冕磁场的常规测量,并极大地丰富我们对恒星耀斑和星冕等离子体性质的认识.此外,通过观测系外行星“凌星”期间该波段辐射的变化,还有望获得行星大气、电离层和磁层等关键信息.基于这些观测,将能实质性地推动太阳系外的空间天气研究,并准确评估其在宜居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田晖 白先勇 邓元勇 李文显 陈亚杰 杨子浩 徐昱 陈何超 刘贤雨关键词:X射线辐射 系外行星 UV bursts: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lower solar atmosphere <正>IRIS observations have revealed numerous intense, compact and transient brightenings at typical transition ... 田晖文献传递 星冕物质抛射的探测与建模 2023年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是从太阳上抛出的大团等离子体云.在其他恒星上,类似的现象被称为星冕物质抛射(简称恒星CME).基于对日冕物质抛射的理解,人们相信,星冕物质抛射可能是恒星-系外行星系统中空间天气最主要的驱动源,因而是恒星影响其行星的一个关键途径,在太阳系外的宜居世界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在恒星演化的部分时期,频繁发生的CME还可能对恒星的质量和角动量损失有重要贡献.尽管从不同波段的观测数据中,人们认证出了少数的恒星CME候选体,但迄今尚无学界公认的、确切的恒星CME观测证据.本文总结了在不同波段探测恒星CME的可能方法,介绍了目前已经开展的关于恒星CME探测的有益尝试,以及恒星CME及其与系外行星相互作用的建模进展.在对现有研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未来恒星CME探测和建模研究的方向. 田晖 徐昱 陈何超 张佳乐 陆洪鹏 陈亚杰 杨子浩 吴昱川关键词:日冕物质抛射 系外行星 太阳立体探测任务设想 被引量:7 2023年 太阳空间探测在太阳物理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在60余年的太阳空间探测活动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仍存在诸多根本性重大问题有待解决.太阳立体探测可以克服单视角观测的局限,获取全方位、多要素的物理数据,促进解决太阳物理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介绍了太阳内部结构和磁场起源、太阳活动机理研究、太阳活动的全日球空间天气效应和空间天气预报模式研究4个科学目标,太阳立体探测任务空间布局、系统组成和探测器总体设计,以及太阳立体探测任务的有效载荷配置和主要技术指标. 杨孟飞 汪景琇 王赤 宗秋刚 张效信 代树武 邓元勇 冯学尚 王颖 朱成林 张也弛 张庆祥 沈锋钢 田百义 周文艳 李林凌 颜毅华 周桂萍 杨尚斌 熊明 张爱兵 何建森 田晖 田晖 李嘉巍 甘为群 夏利东 彭吉龙 黄长宁 全林关键词:太阳物理 太阳活动 日地空间高能带电粒子的加速传输及效应研究 宗秋刚 傅绥燕 邹鸿 王玲华 何建森 周煦之 肖池阶 田晖 任杰 叶雨光 刘晗 刘鹰 陈兴燃 郝以鑫 李莉 刘志扬 赵玖 在地球磁层亚暴注入、超低频波与能量粒子间相互作用、超低频波激发机制、无碰撞磁重联电子扩散区就位探测、太阳风磁重联出流区的两步能量转换机制、太阳风湍动功率谱拐点(MHD尺度转向动力学尺度)的各向同性特征、电子尺度上磁洞空间...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