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亚雯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温敏核不育
  • 3篇温敏核不育系
  • 3篇光温
  • 3篇光温敏
  • 3篇光温敏核
  • 3篇光温敏核不育
  • 3篇光温敏核不育...
  • 3篇核不育
  • 3篇核不育系
  • 3篇不育
  • 3篇不育系
  • 2篇异交
  • 2篇育成
  • 2篇习性
  • 2篇粳稻
  • 2篇粳型
  • 2篇粳型光温敏核...
  • 2篇开花
  • 2篇开花习性
  • 1篇性状

机构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杨书化
  • 4篇田亚雯
  • 2篇万经猛
  • 2篇贺晓鹏
  • 2篇李泽炳
  • 2篇李雪林
  • 1篇靳德明
  • 1篇温圣贤

传媒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5个新育成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及异交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以5个新育成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及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27S的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最短,118S和对照N5088S相近,B30S、116S、117S相对较长。Y27S、116S、118S、117S单穗日开花动态与恢复系41678接近,B30S落后于41678,对照N5088S早于41678。Y27S、B30S和对照N5088S与恢复系41678的花时分布动态较接近;116S虽花时分散,但开花较早,午前花率较高;117S花时集中但开花较晚,118S花时分散且高峰偏迟。张颖时间以116S和118S最长,117S最短。柱头外露率以118S最高,116S最低;118S、B30S和117S柱头外露率都在60%以上。Y27S柱头活力保持时间最长,对照N5088S柱头活力下降最慢。参试不育系包颈率都较高,而闭颖率相对较低。
贺晓鹏杨书化田亚雯李雪林
关键词: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习性异交性能
几个新育成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用6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5个新育成和1个对照)和6个恢复系组成6×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杂种F1的表现中比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各不育系单株产量的GCA效应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Y27S、117S、118S的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属Ⅰ、Ⅱ类亲本,有效穗数、播始历期和全生育期属Ⅲ、Ⅳ类亲本,可用作选配早熟高产大穗型组合的亲本;B30S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属Ⅰ类亲本,可用作选配多穗型组合的亲本。各性状的群体配合力方差组成中,单株产量的加性效应占57.72%,非加性效应占42.28%,相差不大,其余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贺晓鹏杨书化李雪林田亚雯
关键词: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农艺性状配合力
6个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0
1999年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03S和9451S等6 个籼型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 个核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103S、珍汕97A(CK) 、3204S、安湘S、8906S、HN5S、9451S;8906S、安湘S、9451S午前花率比对照珍汕97A高,6 个核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 短;(2) 柱头活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HN5S、1103S、安湘S、3204S、8906S、9451S;(3) 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1103S、8906S、HN5S、安湘S、9451S、3204S。
温圣贤杨书化李泽炳万经猛田亚雯
关键词: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习性异交结实率
两系晚粳杂交稻华粳杂2号选育及其利用特性研究
2003年
华粳杂 2号 (5 0 88S/416 78)是在多年精心选育研究的基础上育成的两系晚粳杂交稻。 2 0 0 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的的主要特点是 :生育期短 ,熟期较早 ,作二季晚稻种植 ,比同期播种和同等栽培条件下的对照品种鄂粳杂 1号早熟 4~ 5d ,在秋季低温条件下稳产性更好 ,在多熟种植制中也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米质较优 ,其整精米率 6 2 .11% (6 1.0 6 %~ 6 7.36 % ) ,直链淀粉含量 18.94 % (17.2 8%~2 0 .6 0 % ) ,胶稠度 5 2mm ,蛋白质含量 9.80 % (8.80 %~ 12 .16 % ) ,垩白米率比对照低 16~ 2 9个百分点 ;单产6 .12~ 7.72t/hm2 ,比生产上种植的常规粳稻品种具有更大的产量优势 ,与同类杂交稻品种日产量相当。该品种的主要问题是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差 ,生产上要注意防治穗颈稻瘟。
杨书化万经猛李泽炳靳德明田亚雯
关键词:选育生育期熟期栽培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