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 3篇肺癌
  • 2篇细胞
  • 2篇显像
  • 2篇耐药
  • 2篇骨转移
  • 2篇核素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核素
  • 2篇肺癌骨转移
  • 2篇P16基因
  • 2篇ECT
  • 1篇蛋白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异常甲基化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机构

  • 8篇太和医院
  • 3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8篇王鹏
  • 6篇刘跃
  • 5篇李文兵
  • 4篇何月
  • 4篇张吉才
  • 3篇骆海军
  • 2篇赵颖
  • 2篇李鑫
  • 2篇王凌宇
  • 1篇吴玉竹
  • 1篇杜娟
  • 1篇余和东
  • 1篇胡秀学
  • 1篇余宗涛
  • 1篇杨丰美
  • 1篇夏先如
  • 1篇高波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16基因表达及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癌中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p16基因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HR-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16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上皮肉瘤组织(CIN)、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上述标本中HR-HPV感染。结果 p16基因在宫颈癌组织、CIN、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34、0.70±0.36、0.26±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HR-HPV阳性患者的p16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基因在宫颈癌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文兵骆海军刘跃王鹏张吉才
关键词:宫颈癌P16基因人乳头瘤病毒
ECT联合相关指标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骨涎蛋白(BSP)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ECT的肺癌患者82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清中NSE、BSP、Cyfra21-1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NSE、BSP、Cyfra21-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ECT显示发生骨转移45例,显像正常无骨转移37例;无骨转移组NSE、BSP、Cy-fra21-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发生骨转移组NSE、BSP、Cyfra21-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2个骨转移灶患者的NSE、BSP、Cyfra21-1水平明显低于>2个骨转移患者(P均<0.05)。结论 ECT联合血清中NSE、BSP、Cyfra21-1水平检测可以提高肺癌骨转移的检出率。
李文兵刘跃赵颖王鹏何月张吉才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转移肺癌
宫颈癌患者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检测
2014年
目的:探讨CHFR(checkpoint with FHA and ring finger)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HFR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宫颈癌组织及CIN中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33.3%(14/42)和6.7%(2/30),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检出CHFR基因甲基化;三组间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P=0.005);CHFR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R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甲基化的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李文兵余宗涛何月王凌宇王鹏杨丰美
关键词:宫颈癌甲基化CHFR基因
ECT联合NSE、NTx、BSP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Ι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骨涎蛋白(BSP)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ECT的肺癌患者82例为实验组,根据是否发生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2个骨转移灶,>2个骨转移灶)和无骨转移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罗氏Cobas601全自动化学发光仪、ELISA法分别检测外周血清中NSE、BSP、NTx的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中NSE、BSP、NT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6.47、4.92、6.88;P<0.01)。实验组中ECT显示发生骨转移45例(骨转移组),显像正常无骨转移37例(无骨转移组),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骨转移组NSE、NTx、BSP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8、1.34,P=0.43、0.20、0.18);骨转移组血清相关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9.13、9.47、9.99,P<0.01)。小于或等于2个骨转移灶患者的NSE、BSP、NTx水平明显低于大于2个骨转移灶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t=2.28、2.61、2.65,P=0.028、0.012、0.014)。ECT联合外周血清相关指标含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达到98.3%和95.5%。结论 ECT联合血清中NSE、BSP、NTx水平检测可以提高肺癌骨转移的检出率。
李文兵刘跃王鹏张吉才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p16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p16基因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16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上皮肉瘤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上皮肉瘤组织(CIN)、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79±0.34,0.70±0.36,0.26±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6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等其他临床病例特征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p16基因在宫颈癌为高表达状态,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文兵刘跃骆海军王鹏张吉才
关键词:宫颈癌P16基因荧光定量PCR
ManLAM对B细胞表达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上的甘露糖修饰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mannose-capped lipoarabinomanan,ManLAM)对小鼠B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来源的ManLAM刺激小鼠脾细胞或者磁珠纯化的B细胞12 h,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对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iH37Rv(灭活的H37Rv)和ManLAM刺激小鼠脾脏细胞后,能促进其中的B细胞表达IL-10,在8-12 h内表达量达到高峰,且ManLAM能直接作用于小鼠B细胞,促进其对IL-10的表达。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其细胞壁上的ManLAM促进B细胞表达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逃避宿主的杀害。
夏先如余和东何月赵颖王凌宇王鹏李鑫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B细胞IL-10
非小细胞肺癌中BCRP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1年6月新鲜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标本47例(实验组)、14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BCRP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CRP mRNA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为0.19±0.1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0.59±0.26,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要低于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P〈0.001),BCRP mRNA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02),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1.53,P〉0.05)。结论BCRP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NSCLC发生原发性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检测BCRP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协助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一定意义。
吴玉竹骆海军王鹏刘跃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蛋白非小细胞肺癌
GST-π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GST—π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 haint 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3例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实验组)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中GST-π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53例胃癌组织中GST-πmRNA的表达(0.56±0.27)要高于15倒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表达(0.18±0.13)(t=5.30.P〈0.001)。②GST-π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而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大小之间、是否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①GST-π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胃癌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②GST—π的检测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胡秀学刘跃王鹏何月李鑫高波杜娟
关键词:胃癌多药耐药GST-Π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