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恬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FOXP3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FOX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华中地区汉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assARRAVIPLEx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平台(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对3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和358名正常对照进行FOXP3基因分型。结果内异症组和对照组rs2280883位点存在C/T多态性,rs3761548存在A/C多态性,rs3761549存在C/T多态性。与对照组相比,内异症组rs2280883,rs3761549的三种基因型CC,CT,TT分布(P=0.770,OR=0.960;P=0.923,OR:1.013)和等位基因C,T频率(P=0.772,OR一0.960;P=0.925,OR:1.0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位点rs3761548的3种基因型AA,AC,CC分布(P=0.762,OR=0.958)和等位基因A,C频率(P=0.715,OR=0.950)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按照r-AFS分期,将内异症组分成I-Ⅱ期和Ⅲ~Ⅳ期。在内异症I-Ⅱ期和内异症Ⅲ-Ⅳ期患者中,rs2280883,rs3761549基因型CC,CT,TT分布(P=0.454,OR:1.198,P=0.526,OR=0.909;P=0.220,OR=0.750,P=0.548,0R:1.094)和等位基因c,T分布(P=0.473,OR=1.215,P=0.532,OR=0.912;P=0.204,OR=0.737,P=0.558,OR=1.089),分别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rs3761548位点3种基因型AA,AC,CC(P=0.431,OR=1.211;P=0.508,OR=0.905)和等位基因A,C(P=0.417,OR=1.226;P一0.516,OR=0.908)分别在内异症两种分期患者中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OXP3基因的rs2280883、rs3761548和rs3761549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华中地区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及内异症严重程度无关。
- 吴章颖汪雯雯王恬杨润峰栗妍李天王世宣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FOX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质谱
- 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预测模型
- 2024年
- 目的构建和验证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0月宝鸡高新医院儿内科SCAP机械通气患儿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7︰3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验证集,另选取同期SCAP机械通气患儿63例作为测试集。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构建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训练集147例患儿脱机失败率为30.61%(45/147),脱机成功率为69.39%(102/1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肺部超声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影响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预测模型,经内、外部验证该模型预测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6、0.917,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结论基于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PCIS评分、肺部超声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
- 吴肖晓高雅肖大海王恬邓巧妮
-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机械通气列线图
- 塞来昔布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RA1、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RA1、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根据加入塞来昔布终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四组:实验A组(20μmol/L)、实验B组(40μmol/L)、实验C组(80μmol/L)和实验D组(160μmol/L);以加入0.1%DMSO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对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DA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形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塞来昔布对MCF-7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WB)法检测BCRA1、Caspase-3、p53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实验A、B、C、D组抑制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抑制率递升(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91.3628μmol/L。DAPI染色法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完整,未发现细胞凋亡;实验B、C、D组经处理后出现细胞生长抑制及细胞体积缩小现象,DAPI染色后见明显的细胞核固缩和断裂,且细胞凋亡现象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而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实验B、C、D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而递增(P<0.01);WB法检测结果:实验B、C、D组BCRA1、Caspase-3、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BCRA1、Caspase-3、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上调(P<0.01)。结论塞来昔布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RA1、Caspase-3、p53的表达相关。
- 王恬杨瑞张福林
- 关键词:塞来昔布乳腺癌MCF-7细胞CASPASE-3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低白蛋白血症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起病急骤,病情重,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摄入小,消耗大,多脏器受累,引起白蛋白的合成、分解、代谢等途径受到影响,所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很容易发生和加重低白蛋白血症。COPD急性加重期低白蛋白血症既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又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 王恬张馨月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白蛋白血症PULMONARY社会老龄化多脏器受累急性加重期
- PGC在不同胃疾病黏膜中的表达及与血清学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检测不同胃疾病黏膜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C,PGC)的表达及血清sPGC、sPGA浓度,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给临床工作提供更有益信息.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胃疾病黏膜组织中PGC的表达,并结合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GC、sPGA的含量.之后用SPSS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GC在不同胃疾病黏膜中的表达有差异(P=0.000).浅表-萎缩-伴肠化-伴异型增生-腺癌,PGC阳性率呈现递减.sPGC、sPGA浓度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sPGA呈现递减,浅表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00,0.000,0.000);萎缩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31);肠化组/异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34);sPGC表现为逐渐上降趋势,胃癌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0,0.000,0.003,0.001).浅表-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PGC表达与sPGA呈负相关,与sPGC呈正相关(r=0.956,P=0.011vssPGA;r=-0.968,P=0.007vssPGC).结论:PGC的动态表达与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相关性;血清sPGA明显降低提示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若同时进行血清PG值及组织PGC抗原表达率检测,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筛查胃癌及癌前疾病的指标.
- 王恬冯义朝王浩
- 关键词:胃癌胃蛋白酶原C
- 一种改性聚醚醚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助产钳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醚醚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助产钳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硅等离子体的注入、氢离子的注入、预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负载等步骤。本发明选用聚醚醚酮为基体材料,先后采用硅等离子体注入和氢离子注入,得到生物活...
- 乌剑利王恬姚永刚
- 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针对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治疗(介入治疗、适形放疗、常规化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缓解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6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以上生存率为52.5%,高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0%、45.0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对其实施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王恬张福林
- 关键词: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
- Twist介导的衰老逃逸与宫颈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 目的 探究Twist介导的衰老逃逸在宫颈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93例正常宫颈上皮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中Twist和衰老指标CBX3的表达;合成靶向Twist的小干扰RNA瞬时转染宫颈鳞癌细胞Si...
- 王恬陶涛阿比丹·吐尔汗江汪雯雯栗妍王世宣
- 胃蛋白酶原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sPGC、sPGA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C(PG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sPGC、sPG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60例不同胃疾病患者临床资料。360例患者中,90例浅表性胃炎,85例萎缩性胃炎,100例胃黏膜糜烂溃疡,85例胃癌。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黏膜标本中PGC的表达水平,患者血清sPGC、sPGA水平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结果:浅表性胃炎患者PGC抗原均为阳性表达,表达率100%;萎缩性胃炎、胃癌及胃黏膜糜烂溃疡患者PGC抗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48%、11.43%、80.00%,PGC抗原阳性表达率随着疾病恶性程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患者血清sPGC、sPGA的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糜烂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sPGC、sPGA比值随着其病变组织PGC表达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呈正相关关系(r=0.297,P=0.001)。结论:PGC组织表达与患者胃疾病的恶性程度关系密切;而PGC抗原组织表达与血清sPGC、sPGA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王恬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C
- 188例ICU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对ICU长期经口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讨论,以取得更有效的清洁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88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从护士的评估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VAP的发生和预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己定棉球擦洗冲洗法的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氯己定沙块擦洗法。
- 李润琴王恬
- 关键词: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