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利用免疫共沉淀验证HT036与P311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未知蛋白HT036(hypotheticalprotein,HT036)和P311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带HA标签的HT036融合蛋白(HA-HT036)的重组载体pCMV-HA-HT036,经酶切鉴定正确后,和表达带Myc标签的P311融合蛋白(Myc-P311)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p311,单独或者共转染人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HT036与P311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CMV-HA-HT036经双酶切鉴定正确,转染293细胞,抗Myc单克隆抗体沉淀Myc-P311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用抗HA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可以检测到HA-HT036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A-HT036融合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后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证实HT036与P311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 袁顺宗彭旭马兵王庆红易绍萱贺伟峰陈希炜胡晓红张小容周丽娜罗高兴吴军
- 关键词:免疫共沉淀相互作用
- TGF-β_1在ConA激活的CD4^+T细胞抑制NK细胞杀伤毒性中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ConA激活的CD4+T细胞对NK细胞杀伤毒性的影响及TGF-β1分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磁珠分选纯化BALB/c小鼠脾脏CD4+T细胞与NK细胞,体外用ConA激活CD4+T细胞,将激活的CD4+T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并加入TGF-β1抗体,共培养24、48、72h和96h后,用51Cr标记的YAC-1检测NK细胞的杀伤毒性。结果ConA激活的CD4+T细胞能够在所测的4个时相点显著抑制NK细胞的杀伤毒性,抑制率分别为25.00%、31.60%、34.70%和46.50%;在此共培养体系中加入TGF-β1抗体后,抑制率分别增加到63.80%、59.43%、60.70%和90.90%。结论ConA激活的CD4+T细胞能够显著抑制NK细胞的杀伤毒性,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TGF-β1抗体的加入而增强,表明TGF-β1分子影响了ConA激活的CD4+T细胞对NK细胞杀伤毒性的抑制。
- 王庆红王晓娟甘成军彭旭罗高兴吴军
- 关键词:CD4^+T细胞TGF-Β1抗体
- CD4^+CD25^+T细胞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T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以及TGF-β1分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磁珠分选纯化BALB/c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与NK细胞,体外用ConA激活CD4+CD25+T细胞,将激活的CD4+CD25+T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并加入抗TGF-β1抗体,在共培养的24h和48h,用51Cr标记的YAC-1检测NK细胞的杀伤毒性。结果初始CD4+CD25+T细胞在与NK细胞共培养的24h和48h能够显著抑制NK细胞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50.8%和49.1%,加入抗TGF-β1抗体后,抑制率变为:-0.1%、0.25%;ConA激活的CD4+CD25+T细胞在与NK细胞共培养的24h和48h也能显著抑制NK细胞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19%和20.9%,加入抗TGF-β1抗体后,抑制率变为25.2%、16.3%。结论TGF-β1参与了CD4+CD25+T细胞对NK细胞毒性的抑制,并且,其在CD4+CD25+T细胞激活、不激活状态下的影响结果不同。
- 王庆红王晓娟甘成军彭旭罗高兴吴军
- 关键词:CD4^+CD25^+T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
- 体外抗原诱导小鼠T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其可能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为了探讨抗原诱导T细胞抑制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分别利用抗原、抗原+抗CD80抗体、刀豆蛋白A、抗CD3抗体先行诱导小鼠T细胞,并于诱导后24、48、72、96小时分别引入NK细胞,通过51Cr释放试验动态观察NK细胞的功能状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细胞抑制NK细胞功能的作用模式,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经诱导的T细胞Bc1与Bc2表达情况。结果:①各组在24、48、72小时相点,上清液对NK功能均无显著影响,而到96小时,抗原激活组与抗原+抗CD80抗体诱导组两组上清液对NK细胞的杀伤能力表现出促进作用,与其它各时相点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者低于前者,二者相比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刀豆蛋白A与抗CD3抗体刺激组T细胞从T细胞接受刺激24小时起至96小时,均表现了抑制NK细胞功能。抗原+抗CD80抗体耐受诱导组与抗原激活组T细胞则是在诱导后48小时方表现出对NK细胞的抑制,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只有同种抗原剌激48小时的细胞培养物可检出Bc1、Bc2。其他时相、其他细胞刺激剂作用下均未能检出Bc1,Bc2的表达。结论:经诱导的T细胞能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NK细胞功能,但不同诱导剂活化的T细胞引起NK细胞抑制的机制可能不同。小鼠HLA-G的类似物-Bc1与Bc2的表达与抗原信号有关,抗原诱导的小鼠T细胞可能通过表达Bcl与Bc2来抑制NK细胞的功能,从而参与移植耐受的形成,这一结论提示这类非经典MHCI类分子有可能成为移植耐受的检测标志。
- 袁军吴军解志杰王庆红王小娟胡婕
- 关键词:NK细胞器官移植免疫耐受
- 利用免疫共沉淀验证HT036与P311间的相互作用
- 目的未知蛋白 HT036(Hypothetical protein HT036)是本研究小组前期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的 P311的相互作用蛋白,本实验拟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来验证 HT036和 P311 间的相互作用。...
- 袁顺宗彭旭马兵王庆红易绍萱贺伟峰黄正根程文广贾雄飞王晓娟甘成军胡婕陈希炜胡晓红张小容罗高兴吴军
- 文献传递
- Foxp3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和其毒性及自激活效应检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人Foxp3酵母双杂交体系中的诱饵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获得正常人外周血PBMC,抽提mRNA,通过巢式RTPCR在人外周血PBMC中获得Foxp3基因片断,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测序正确,EcoRⅠ、SalⅠ双酶切pMD18TFoxp3和酵母表达载体pGBKT7,回收产物并连接,重组质粒命名为pGBKT7Foxp3,测序正确,用醋酸锂法将重组质粒转化酶母菌AH109,在缺陷性培养基上观察pGBKT7Foxp3在AH109中的表达情况,检测诱饵载体有无毒性作用和自激活功能。结果RTPCR扩增出的DNA片段约1203bp,大小正确,与pMD18T载体连接,测序正确。构建的诱饵载体pGBKT7Foxp3,测序结果表明序列完全正确,融合区域的读码框正确。pGBKT7Foxp3转化酵母感受态AH109,在SD/Trp板上生长良好,在SD/Trp/XαGal平板上长出白色菌落,在SD/His/Trp/XαGal、SD/Ade/Trp/XαGal平板上不能生长,说明AH109[pGBKT7Foxp3]转化成功,对酵母菌株AH109不具有毒性且不具自主激活报告基因的功能。结论成功获得了在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并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且未自主激活报告基因的诱饵表达载体pGBKT7Foxp3,可作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诱饵”,为下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Foxp3相互作用蛋白创造了条件。
- 周丽娜吴军罗高兴贺伟峰陈希炜柏甘萍石东文王庆红袁顺宗张小容胡晓红
- 关键词:克隆FOXP3酵母双杂交
- 体外抗原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以TGF-β_1非依赖的途径抑制NK细胞的杀伤功能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体外抗原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对NK细胞杀伤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方法获得BALB/c小鼠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异种皮肤抗原刺激CD4+T淋巴细胞后,与NK细胞共培养,并加入TGF-β1抗体后,分别应用51Cr标记的YAC-1检测24、48、72、96h NK细胞的杀伤毒性。结果异种皮肤抗原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能够持续抑制NK细胞杀伤毒性,在检测的时相点内,其抑制率分别为:39%、37.5%、26.3%和15.9%,加入TGF-β1抗体后,抑制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体外用抗原激活的的CD4+T淋巴细胞能够持续显著抑制NK细胞杀伤毒性,而且这种作用是TGF-β1非依赖的。
- 王庆红王晓娟彭旭甘成军罗高兴吴军
-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NK细胞TGF-Β1抗体
- 人重组蛋白P311的原核表达纯化与鉴定
- 目的原核表达人增生性瘢痕新候选相关蛋白 P311,并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鉴定。方法通过 PCR 方法扩增人 P311基因,利用 BamHI 和 XhoI 酶切位点将其克隆至谷胱甘肽-S -转移酶(glutathione...
- 谭江琳袁顺宗彭旭马兵黄正根程文广王小娟甘成军贾雄飞王庆红贺伟峰胡婕张小容胡晓红罗高兴吴军
- 文献传递
- 人HT036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 目的原核表达人 HT036蛋白并鉴定其正确性,为研究 HT036蛋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 PCR 技术,扩增人 HT036蛋白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30a(+)中,用 IPTG 诱导表达, 免疫印迹鉴定。结果...
- 彭旭袁顺宗王晓娟甘成军王庆红陈烯伟张小容胡晓红罗高兴吴军
- 文献传递
- 体外抗原诱导T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2007年
- 目的研究①体外抗原诱导后,T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其机制。②APC及不同T细胞亚群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①分离小鼠APC及T细胞,按1∶3混合后分组进行诱导,48h加入NK细胞通过51Cr标准4h释放实验观察NK细胞功能状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抗原诱导后小鼠T细胞bc1、bc2的表达。②标准51Cr释放试验检测NK细胞功能以观察CD4+CD25+T细胞,抗原诱导的CD4+及CD4-T细胞对NK的抑制以及APC对体系中T-NK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①51Cr释放率分别为:Anti-CD80诱导组21%,抗原激活组24.4%,细胞对照组34%,无T细胞对照组32%,前3组上清液与NK细胞作用后靶细胞51Cr释放率分别为34%、31.6%、33.1%。1、2两组51Cr释放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无T细胞对照组及各组上清液中51Cr释放率无显著性差异。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T细胞与NK细胞的直接接触。经抗原诱导48h的细胞培养物可检出bc1、bc2的表达。②祛除或未祛除APC两组51Cr的释放率均显著低于各对照组,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25+T细胞组与CD4+T细胞组,51Cr释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CD4-T组与两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抗原诱导T细胞对NK细胞的抑制作用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共刺激因子CD80无关。T细胞上bc1、bc2表达是T细胞抑制NK细胞的可能分子机制之一;②抗原诱导的APC单独或通过T细胞均不能抑制NK细胞功能,提示T细胞对NK细胞的抑制是APC非依赖性的。抗原诱导后CD4+T细胞群体对NK细胞功能有显著抑制,而CD4-群体则无此特性。CD4+CD25+T细胞在无抗原参与情况下对NK细胞有显著性抑制作用。
- 袁军王庆红王小娟解志杰郑峻松王锡华罗高兴吴军
- 关键词:T细胞NK细胞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