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英
- 作品数:50 被引量:370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卧床病人的下肢功能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的下肢功能垫,包括梯形砂棉垫,子母扣(魔术贴)和迷你棉花小垫枕,子母扣(魔术贴)分别固定在梯形砂棉垫的上段两侧、中段两侧、下段凹陷处的两侧,迷你棉花小垫枕分别位于梯形砂棉垫的上段和下段的中间位...
- 王升英芦海英刘颖
- 文献传递
- 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外旋防压疮砂棉垫
- 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外旋防压疮砂棉垫,它涉及一种棉垫。魔术贴固定在心型棉垫凹陷处的两侧,辅助装置设置在凹陷处;心型棉垫的周边由荞麦填充;凹陷处的四周及底部由棉花填充;魔术贴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松紧度;辅助装置用魔术贴予...
- 王升英芦海英刘颖
- 文献传递
- 探讨呼吸科常见疾病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的合理选择方案
- 2017年
- 探讨和分析在呼吸科比较常见的疾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选择。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科患者10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情况进行调查,以此分析肠内营养支持(EN)的治疗方式,并且针对现阶段医疗机构中比较常见的EN制剂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呼吸科对于EN的使用几率相对比较低,所以针对几种需要的病情,还建议根据病情的种类给予患者不同的EN制剂。讨论 EN支持治疗主要就是针对呼吸科常见的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 王升英黄春艳
- 关键词:呼吸科常见疾病肠内营养
- 胸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临床护理
- 2011年
- 2010年6月,我们收治1例胸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病人,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病人,男,80岁,因突发腹痛、腰痛、双下肢无力5小时,于2010年6月10日08:00入院.病人于5小时前起床大便时,突发腰痛、腹痛,双下肢无力,疼痛剧烈。
- 黄建英王升英王玉婵
- 关键词:临床护理双下肢无力突发腹痛突发腰痛精心护理病历资料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外旋防压疮砂棉垫的设计与使用
- 2015年
- 设计制作一种防外旋防压疮砂棉垫,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总结使用后的效果。本设计使病人既能保持患肢正确体位,又能早期进行足趾、踩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有效的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使足部透气,足跟部棉花悬空,有效杜绝足跟部压疮的发生。
- 邹树红滕莉芦海英王升英
- 关键词:功能锻炼压疮
- 早期应用梯度弹力袜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 探讨术前早期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对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53例患者为干预组,干预组于术前两天规范化穿戴梯度弹力袜。选取2016年7—12月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49例为对...
- 王升英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院前教育对骨关节患者ERAS路径管理进程的影响
- 目的 通过对拟行择期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入院前教育,探讨和分析院前教育对于患者术后对ERAS路径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为完善术前准备标准化流程提供重要依据。
- 陈俊王升英
- 关键词:ERAS
- SBAR沟通模式在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关节置换术后对DVT的预防效果,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6月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4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 王升英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21例围术期护理
- 2010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PLC)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PLC手术患者,积极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本组随访12~31个月,平均26.7个月,屈膝活动均达到120°~130°;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8~100分,平均89.2分。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确保膝关节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王升英邹树红楚蔚昕
- 关键词:半腱肌股薄肌腱膝关节后外侧角围术期护理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Pfirrmann分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8-03诊治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采用PTED治疗(微创组),67例采用PLIF治疗(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PfirrmannⅡ级、Ⅲ级、Ⅳ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1个月、1年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以及末次随访时的SF-12 PCS评分。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开放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PfirrmannⅡ级、Ⅲ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VAS评分、ODI指数较开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PfirrmannⅣ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VAS评分、ODI指数较开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微创组PfirrmannⅣ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PfirrmannⅢ级腰椎间盘突出症SF-12 PCS评分较开放组高,微创组PfirrmannⅣ级腰椎间盘突出症SF-12 PCS评分较开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irrmann分级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疗效之间有着密切关系,PTED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特点,对于PfirrmannⅡ级、Ⅲ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PLIF具有病变椎间盘摘除彻底、椎间融合稳定等特点,对于PfirrmannⅣ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 冯德伟逄树婷孙盼高海燕李钟辉王升英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