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佩芬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7篇血管
  • 7篇造影
  • 6篇下肢动脉
  • 6篇MRA
  • 5篇静脉
  • 5篇X线
  • 4篇下肢
  • 4篇闭塞症
  • 4篇X线诊断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心肌
  • 3篇血管造影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NMR
  • 3篇DCE
  • 3篇MRA诊断
  • 3篇磁共振血管

机构

  • 25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黄石市三医院

作者

  • 25篇王佩芬
  • 21篇周康荣
  • 16篇陈祖望
  • 7篇沈继章
  • 7篇陈财忠
  • 5篇曾维新
  • 4篇杨军
  • 3篇林江
  • 3篇王灏
  • 3篇施伟斌
  • 2篇陈福真
  • 2篇颜志平
  • 2篇杨培强
  • 2篇徐欣
  • 2篇蒋俊豪
  • 2篇黄钢
  • 2篇单越芬
  • 2篇叶建荣
  • 2篇宋后燕
  • 2篇施惠斌

传媒

  • 9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A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诊断价值
1997年
本文报道中山医院血管外科1995年6月至1995年12月18例36条肢体(82个节段)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平面包括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及其三个分支,同时作踝肱指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动脉造影和手术探查所见(两者结果完全一致)作黄金标准,结果发现:82个动脉节段有79个MRA和动脉造影术中所见相同,符合率达90.24%,32个主髂动脉节段MRA与动脉造影和手术中所见相符合率为90.63%,50个股腘段与黄金标准符合率为92.00%,表明 MRA与动脉造影和手术探查所见具有良好一致性,为正确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提供了新的无损伤检查手段。
徐欣陈福真王佩芬
关键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MRA
三维DCE MRA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的应用被引量:29
1998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分成像(3DDCEMRM)检查的最佳技术,评价3DDCEMRA在该系统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行3DDCEMRA108次,二维(2D)DCEMRA10次。比较两种力法显示门静脉右支的能力,不同层厚对3DDCEMRA显示门静脉右支的影响,并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在3DDCEMRA的显示情况以及各种病变的3DDCEMRA表现一分析。结果3DDCEMRA显示门静脉右支级数优于2DDCEMRA(P<0.05),且层厚越薄,显示分支越细(p<0.01)。3DDCEMRA能较好地显示门脉主干(显示率93%)、左右分支(88%.97%)、肝静脉(81%)和腔静脉(83%),并能显示多种疾病。结论3DDCEMRA能较好地同时显示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多种疾病的显示和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林江陈祖望周康荣杨军王佩芬王建华颜志平沈继章陈财忠施伟斌
关键词:门静脉肝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静脉瘤的临床X线诊断被引量:3
1989年
静脉瘤是指静脉局限性扩张呈动脉瘤样改变,而临床上往往没有形成静脉扩张的直接因素。此病比较少见,1928年Harris首先发现此病,以后文献中陆续有个案报道,总数已逾五百例。
王佩芬周康荣徐大生
关键词:静脉瘤X线诊断
下腔静脉重复畸形(附9例报告)被引量:10
1994年
下腔静脉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变异。本文报道9例,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成机制、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对下腔静脉畸形的分型标准。
王佩芬周康荣陈祖望曾蒙苏
关键词:下腔静脉重复畸形CT
动态 MRI 对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动态MRI对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实验研究施裕新周康荣陈祖望王佩芬唐光才曾维新王灏陈财忠姚瑞明黄纲心肌梗死后及早获得再灌注是解救濒死缺血心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检测再灌注尚无理想的无创伤性方法。笔者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动态MRI在识别心肌梗死再灌注中的...
施裕新周康荣陈祖望王佩芬王佩芬唐光才王灏曾维新姚瑞明王灏
关键词:心肌梗塞再灌注MRI成像
主动脉夹层:3D DCE MRA诊断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探讨3DDCE MRA 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及其检查技术。材料和方法:共作主动脉夹层28 例3DDCEMRA 检查。采用3DFSGR,团注Gd - DTPA20ml。屏气扫描时间16 ~22 秒。经工作站进行MIP 和MPR 重建。结果:分析28 例主动脉夹层3DDCE MRA 表现,发现3DDCE MRA 对主动脉夹层的上下范围,内膜片、破口、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受累情况均能满意显示。比较MIP,MPR 及原始图像对内膜片的显示和MIP 及MPR 对分支受累的显示,发现MPR 及原始图像对内膜片的显示优于MIP。MPR 对分支受累的显示优于MIP。结论:在常规MRI 检查基础上,辅以3DDCE MRA 技术,将大大提高MR 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和诊断能力。
陈祖望周康荣林江王佩芬杨军沈继章陈财忠施伟斌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三维动态增强NMR成像
下肢静脉MRA的评价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MRA在诊断下肢深静脉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5例临床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2DTOF法MRA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动态增强MRA(DCEMRA)。检查范围包括下腔静脉下段至小腿静脉。25例中的18例同时行彩超检查。结果:25例MRA共显示静脉以上(包括静脉)深静脉225条,其中正常静脉76条,血栓形成32条,轻度狭窄(1-49%)50条,明显狭窄(50-99%)45条,闭塞(10%)22条。18例MRA与彩超对照可比静脉162条,彩超示正常静脉53条,异常静脉109条,二者显示一致152条,符合率为93.82%(152/162)。结论:MRA对显示下腔静脉狭窄和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和程序准确性较高,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后随访提供了新的无损伤检查手段。
王佩芬周康荣陈祖望杨平杨培强沈继章陈财忠施常斌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MRA下肢
^99m锝—MIBI静息心肌显像及定量分析对冠脉异常程度的判断
1996年
为了解核素心肌显像在定位及判断冠状动脉(冠脉)异常部位及程度中的作用,对34例心肌梗塞患者在1个月内分别进行了99m锝-MIBI(MB)静息定量心肌显像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表明:当心肌区段的MB摄取值小于左室峰计数区段的50%时,88%的可能性为狭窄大于90%的冠脉所支配,而局部MB摄取在正常范围时,82%为狭窄小于50%的冠脉所支配;在阻塞冠脉支配区,有侧支循环存在的心肌区段MB摄取值明显高于无侧支供血的心肌;MB静息定量心肌显像对明确异常的冠脉(狭窄>50%)检测灵敏性为87%,特异性为90%。提示:MB定量心肌显像能较好地鉴别严重狭窄或阻塞冠脉支配区心肌。
黄钢王佩芬陈祖望单越芬赵惠扬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冠状动脉疾病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价值被引量:1
1997年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价值叶建荣①范隆华蒋俊豪陈祖望②周康荣王佩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下肢动脉搭桥术后检查疗效的方法,有足背动脉扪摸、踝/肱指数测定、彩色超声扫描等。自1995年2月开始本文作者对部分下肢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采用磁共振...
叶建荣范隆华蒋俊豪陈祖望周康荣王佩芬
关键词:随访磁共振血管造影
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的实验研究局部和全身应用的比较
1991年
本实验应用t-PA进行兔髂股动脉血栓的局部和全身溶栓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采用同一剂量时,局部应用的溶栓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途径,为达到相似的溶栓效果,后者剂量必须增加3~6倍;②溶栓的作用和副作用与剂量相关.
周康荣王佩芬宋后燕王结义
关键词:T-PA溶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