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型心
  • 1篇血凝素
  • 1篇血凝素样氧化...
  • 1篇血清
  • 1篇氧化型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经济学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受体
  • 1篇瑞舒伐他汀
  • 1篇他汀
  • 1篇逃逸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佩园
  • 1篇赵秀兰
  • 1篇倪燕平
  • 1篇李晓华
  • 1篇王展宏
  • 1篇李立丰
  • 1篇刘洪梅
  • 1篇孙保存
  • 1篇刘易欣
  • 1篇李广平
  • 1篇刘相丽
  • 1篇王荣环
  • 1篇李文军
  • 1篇孙丽丽
  • 1篇赵贞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sLOX-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的s LOX-1水平的早期作用,探讨负荷剂量他汀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组40例及瑞舒伐他汀5 mg组40例。瑞舒伐他汀10 mg组入院后立即给予瑞舒伐他汀40 mg负荷剂量及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瑞舒伐他汀5 mg组予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1次。观察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第3天血清s LOX-1水平并进行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瑞舒伐他汀10 mg组入院第三天血清s LOX-1浓度为290.03±141.43 ng/L,较入院即刻血清s LOX-1浓度397.86±170.61 ng/L明显下降,降低幅度为27.1%(t=4.625,P<0.001);瑞舒伐他汀5 mg组入院第三天血清s LOX-1浓度为300.03±135.31 ng/L,较入院即刻血清s LOX-1浓度385.66±154.39 ng/L明显下降,降低幅度为22.2%(t=3.329,P<0.05);两组间比较入院即刻血清s LOX-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t=-0.335,P=0.739);两组间s LOX-1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39,P=0.525)。两组入院即刻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差异,治疗后均下降,其中瑞舒伐他汀10组下降更显著(t=2.254,P<0.05);瑞舒伐他汀10 mg组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瑞舒伐他汀5 mg组(χ2=4.588,P<0.05)。两组住院期间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他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s LOX-1浓度;负荷剂量及中等剂量他汀治疗能降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且较为安全。
孙丽丽李文军刘洪梅倪燕平宋温婷赵贞王佩园刘相丽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比较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参加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Ⅳ期研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0例患者作为尿激酶原组,另外随机选取同期的应用注射用阿替普酶的60例患者作为阿替普酶组。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成本-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的药费、检查费及住院期间的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两组间冠脉再通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尿激酶原组成本略低于阿替普酶组。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治疗效果与注射用阿替普酶相似。且尿激酶原总费用略低,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李晓华王佩园冯宗斌李立丰王荣环李广平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药物经济学
大肠上皮恶性转化不同阶段中Fas/FasL表达及在凋亡逃逸中的意义
2003年
目的 :试图通过对大肠黏膜上皮恶性转化不同阶段中Fas及其配体FasLmRNA的表达及上皮和浸润性淋巴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的观察 ,探讨大肠癌中Fas反击机制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石蜡包埋的大肠腺癌组织37例 ,腺瘤恶变组织26例 ,管状绒毛状腺瘤30例 ,管状腺瘤24例 ,以6例非肿瘤大肠黏膜作为对照。通过原位杂交及TUNEL等技术 ,原位观察不同病变组织大肠上皮中的FasmRNA,FasLmRNA及细胞凋亡的密度及相互关系。结果 :随着病程进展 ,FasmRNA在腺瘤中有上升趋势 ,而在恶性病变中有下降趋势(P<0.001),FasLmRNA有逐渐上升趋势 (P<0.001) ,局部凋亡的浸润性淋巴细胞密度有逐渐上升趋势(P<0.01),凋亡上皮细胞密度在腺瘤中明显升高 ,在非肿瘤黏膜及恶性病变中较低 (P<0.001)。腺癌中FasLmRNA阳性表达细胞密度与局部凋亡的浸润性淋巴细胞密度呈正相关(r=0.672,P<0.001)。结论 :在大肠上皮恶变进程中 ,Fas反击机制是逐步形成的 ,癌细胞表达FasL,并通过Fas -FasL相互作用 ,促使浸润性淋巴细胞凋亡而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而且癌细胞可下调Fas表达 ,抵御免疫效应细胞及癌细胞自身表达FasL所传递的死亡信号 ,形成“Fas抵抗” ,并因此抑制癌细胞凋亡。推测“Fas反击”和与之配合的“Fas抵抗”机制 ,与大肠癌的形成及进展?
王展宏孙保存赵秀兰王佩园刘易欣
关键词:FAS基因FASL基因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