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南峰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唐《秋官尚书李晦墓志》考略
- 2004年
- 1995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对位于高陵县马家湾乡马家湾村西南约一公里的渭北台地之上的唐李晦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李晦墓由封土堆,长斜坡墓道,六个天井,四个壁龛,五个过洞,三个甬道,三个墓室组成,残长47.6米。此墓虽屡经盗掘,但仍保存有壁画、石椁、墓志及大量三彩俑[1]。现仅将其墓志予以披露并略加考释。
- 焦南峰王保平马永嬴
- 关键词:天井墓室墓志
- 西汉长陵、阳陵GPS测量简报被引量:11
- 2006年
- 西汉时期皇帝陵墓均位于都城长安附近,除文帝霸陵位于灞水西岸的白鹿原,宣帝杜陵位于长安东南的鸿固原外,其余9座均位于咸阳原上。咸阳原处于关中中部,东西40、南北3-10公里,此处土厚水深,地势高亢,北靠泾水,南临渭河,与汉长安城一水之隔,是理想的丧葬之地。位于咸阳原南部的九座皇帝陵由西向东依次为: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
- 焦南峰马永嬴曹龙杨武站刘军幸
- 关键词:西汉时期阳陵GPS皇帝陵墓
- 试论西汉帝陵的建设理念被引量:35
- 2007年
- 阳陵的考古资料及相关文献记载表明,西汉王朝是汉景帝阳陵的建设模本,阳陵模仿现实中的西汉帝国建设而成。西汉诸帝陵大都采用"阳陵模式",其建设理念应该与阳陵相同或类似。但西汉帝陵模仿西汉帝国,各组成部分代表和象征现实社会的不同方面,并非全盘照搬,只是一种概念化、理想化的大致模拟。
- 焦南峰
- 关键词:阳陵建设理念
- 西汉帝陵考古发掘研究的历史及收获被引量:5
- 2006年
- 一、西汉帝陵研究历史简述西汉自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称帝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共历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等十一帝214年。西汉时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形成时期,也是秦代创立的统一的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的时期。因而西汉考古、特别是集中体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帝陵考古研究工作无疑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 焦南峰
- 关键词:考古帝陵西汉
- 新世纪的学术期刊与考古学的繁荣发展——纪念《考古》创刊50周年笔谈被引量:2
- 2005年
- 《考古》创刊于1955年。50年来,《考古》始终坚持服务学术、繁荣学术和引导学术的宗旨,在引导学术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创刊50年之际,《考古》约请考古及相关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笔谈,回顾《考古》走过的历程,展望新世纪的考古学期刊与考古学的繁荣发展。
- 白云翔陈星灿樋口隆康高崇文焦南峰李伯谦李学勤刘庆柱仇士华任式楠施劲松石兴邦宋镇豪孙新民王巍王仲殊乌恩岳斯图徐苹芳袁靖张柏
- 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1996年—1998年)被引量:14
- 1999年
- 一、阳陵的历史地理概况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刘恒之子。他继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之后,是西汉王朝的第四代皇帝。
- 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李岗
- 关键词:汉景帝陪葬墓西汉王朝陵园墓园
- 陕西秦汉考古四十年纪要被引量:13
- 1998年
- 焦南峰段清波
- 关键词:陪葬墓秦汉考古遗址陪葬坑雍城墓葬
- 西安南郊唐史君夫人颜氏墓发掘简报被引量:5
- 2007年
- 唐史君夫人颜氏墓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缪家寨村西南150米处(图一)。2005年1月28日至2月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浪仙屿餐饮娱乐公司生态园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并抢救发掘了该墓,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焦南峰马永嬴杨武站曹龙刘小红张明惠
- 关键词:唐史基本建设生态园
- 陕西高陵县宝诗佳公司汉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
- 2007年
- 2000年3月,为配合陕西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宝诗佳公司的基本建设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在其宿舍楼地基内发掘清理了两座汉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因它们位于汉景帝阳陵的陪葬墓园范围之内,故它们的发掘对于研究阳陵陪葬墓园的历史沿革等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焦南峰王保平马永嬴李岗杨武站曹龙
- 关键词:汉代墓葬
- 左弋外池——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被引量:21
- 2005年
- 本文认为秦始皇陵园外藏系统的设置理念,是对秦王朝中央集权和皇帝日常生活全方位的模仿与追求,并根据文献和出土陶俑的造型,提出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作为外藏系统的一部分,象征的是少府属下的左弋外池,出土的箕踞姿陶俑和跽姿陶俑似可称为左弋射士,其中箕踞姿陶俑亦可称为蹶张士俑。
- 焦南峰
- 关键词:文物考古随葬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