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良
-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
- 2007年
- 目的明确杭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酶基因及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20株菌呈现多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0%-72.2%,对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耐药率在16.7%-83.3%;13株(72.2%)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DHA、IMP和OX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5.6%、27.8%、22.2%和11.1%,SHV、PER、VEP、GES和VIM基因阴性,oprD2基因缺失。结论杭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携带率很高。
- 潘小良宋朝辉谢琦
- 关键词:假单胞菌多重耐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基因
- 柱凝集技术在自身免疫性红细胞IgG、C_3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武建王敏敏潘小良郑培根孔慧良
- 关键词:柱凝集技术红细胞表面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不完全抗体
- 血清钙结合蛋白与伴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钙结合蛋白(CPT)与伴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373例伴高磷血症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所有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踝肱指数(ABI)、吸烟史、合并疾病等]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WBC)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PLT)计数、白蛋白(Alb)、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同时检测血清CPT,依据CPT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低CPT组、中等CPT组和高CPT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4~80个月,随访终点为死亡、行肾移植或完成随访。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CP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CPT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关系。结果 373例伴高磷血症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PT水平为6.1(4.3~8.7)ng/L,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有无吸烟史、有无合并疾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卒中、外周动脉疾病)之间患者血清CP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T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r=-0.174,P<0.001),与BMI、WBC计数、hs-CRP、PLT计数、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2、0.553、0.378、0.329、0.270,P<0.05),与Alb、LDL-C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92、-0.005,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CPT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CPT组和中等CPT组(P<0.001)。与中等CPT组比较,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透析时间和吸烟史后,低CPT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1%[风险比(HR)=0.89,95%可信区间(CI)为0.78~0.98,P=0.03];高CPT组死亡风险增加了70%(HR=1.70,95%CI为1.52~2.33,P=0.001)。结论血清CPT水平与伴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有关。
- 包必南潘小良陈锂
- 关键词:钙结合蛋白高磷血症血液透析
- 血清MCP-1和IL-17指标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7(IL-17)指标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19—2021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SP患儿共100例为研究样本,所有患儿入院均接受临床一般资料调查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血清MCP-1、IL-17,并给予对应临床治疗。出院后进行为期8周的随访,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患儿日常生活管理及病情监测情况进行询问记录,并观察随访期间内有无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将患儿随访期内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纳入发生组,将患儿随访期内未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纳入未发生组,探讨血清MCP-1、IL-17在HSP患儿中的表达及二者与患儿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关系。结果100例HSP患儿经治疗后8周随访,有45例发生过敏性紫癜肾炎,占比45.00%;有55例未发生过敏性紫癜肾炎,占比55.00%。发生组血清MCP-1、IL-17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P患儿血清MCP-1、IL-17水平与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有关(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CP-1、IL-17水平预测患儿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HSP患儿血清MCP-1、IL-17水平明显升高,参与了HSP的发生、发展过程,与HSP患儿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存在一定关系。
- 叶津潘小良宋朝晖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7过敏性紫癜肾炎
- 八项生化新指标与不同肝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AST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前白蛋白(PAB)、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八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0例各种肝病和150例正常人血清中八项新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急性肝炎时LAP、ASTm、GLDH、ADA和AFU均显著增高;肝硬化时ADA、AFU和NAG均显著升高,PAB降低;重型肝炎时ADA和NAG显著升高,PAB和AFU降低;肝癌时LAP、AFU、AFP、NAG和ADA均显著升高,PAB下降。结论:在急性肝炎时AFU、LAP和ASTm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肝硬化时ADA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重型肝炎时PAB和AFU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肝癌时LAP和AFP应用价值较高。
- 潘小良宋朝晖梁巧米
- 关键词:肝病肝功能试验生化血清学试验
- 临床输血管理薄弱环节及对策被引量:18
- 2012年
-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浙江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考核细则》等法规规章,从输血审批、输血申请、治疗同意书、输血前检查、样本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交接、输血监控、不良反应监测和临床用血计划等十个方面,对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1120份归档输血病历进行检查考核,从输血管理的角度对问题比较集中的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输血前九项检查和输血适应症等几个方面进行现象、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
- 潘小良宋朝晖
- 关键词:输血管理
- 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况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况及其不同检测指标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住院、门诊及健康体检者共38 538人,应用Abbott i2000SR及配套试剂,对38 538份血样进行HBV血清学的定量检测;应用ROCHE LightCycler扩增仪对随机血样进行HBV-DNA检测。结果健康人群中HBsAg阳性371人,阳性率8.94%;HBsAg阴性的健康人群中HBcAb阳性1 215人,阳性率32.17%;HBcAb检测、HBsAg检测与HBV-DNA检测的一致性比较,其Kappa值分别为0.554、0.307,且HBcAb检测优于HBsAg检测(Z=9.17;P<0.01)。结论 HBV感染筛查指标中,HBcAb检测指标优于HBsAg的检测,HBsAg联合检测HBcAb指标更科学合理,可提高临床安全性,特别是临床用血、血液透析、各种侵入性诊疗及器官移植的安全性,降低HBV传播风险。
- 潘小良宋朝晖梁巧米叶津包必南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同步随访患者直至妊娠结束,根据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收集所有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治疗前检测血清Gal-1、MMP-9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双向转录因子-8(KLF-8)、雌二醇(E_(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胱抑素C(Cys C)],分析各指标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2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完成随访的患者共110例,研究结果按照110例计算,流产7例,早产16例,新生儿死亡4例,共2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4.55%。不良结局组初产妇比例(74.07%)高于良好结局组(4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9,P<0.05)。不良结局组的Gal-1水平较良好结局组高,MMP-9水平较良好结局组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al-1、MMP-9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Gal-1和MMP-9预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674。结论 血清Gal-1高表达和MMP-9低表达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联合检测血清Gal-1和MMP-9水平可以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预测。
- 叶津潘小良宋朝晖
-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
- 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HBV感染后血清标志物的模式表现呈多样化。本科血清免疫室2006年共检测到42例少见模式,占阳性总例数的0.6%(42/6744)其中HBsAs(-)、抗HBs(-)、HBeAg(+)、抗HBe(-)、抗HBe(+)者33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者9例。更换不同厂家试剂检所得结果相同。HBVDNA—PCR检测42例均呈阳性。笔者分别对上述两种少见模式的HBsAg(-)(P/N0.1-2.0)和抗HBe(+)(抑制率0.6—0.8))作进一步检测分析。
- 宋朝晖潘小良
- 关键词:HBEAG(+)HBSAG(+)HBVDNA血清标志物血清免疫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被引量:4
- 2012年
- 近年来,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不断提高,机采血小板输注大幅增加。然而,在同种免疫及某些非免疫因素作用下,会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这常常困扰着临床输血工作者。本文就本院2011年1~6月半年内,凡可查询到的血小板输注前后外周血血小板值变化的183位患者输注445袋机采血小板后发生PTR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 潘小良宋朝晖叶津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影响因素非免疫因素输血工作者输血技术同种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