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志均
- 作品数:19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动力堆乏燃料溶解液中不溶物的离心沉降——工程性验证实验
- 1998年
- 本文报导了动力堆乏燃料模拟料液的配制和离心沉降法去除不溶颗粒物的实验结果,并讨论了影响离心沉降效率的主要因素。
- 李祯堂崔安熙黄雅文游志均郭生祥王辉柏忠林李慧良刘寿曾蔡槟吴华李建汉
- 关键词:乏燃料离心沉降动力堆
- 焚烧灰造粒水泥玻璃固化配方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报道了针对中低水平放射性焚烧灰处理的水泥玻璃固化配方研究结果。以一种自制磷酸盐材料作为硬化剂,以水玻璃为固化基质进行了固化剂配方研究,并进行了固化体的性能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玻璃固化剂的配方为:硬化剂,30±3%(wt);水玻璃,66%(wt);水泥,3±0.3%(wt);外加剂,l%(wt)时,所制得水泥玻璃固化体均匀密实,密度在1.8~2.5g/cm^3间,28d的抗压强度≥10MPa;对^85Sr和134^Cs,第42天的浸出率均≤1.5×10^-4cm/d。焚烧灰经过造粒水泥玻璃固化后,固化体的减容系数(焚烧灰造粒固化后固化体的体积与焚烧灰的体积比)为0.56,减容效果好,性能优于水泥固化体。
- 刘志辉冯声涛程理王旭东游志均
- 关键词:焚烧灰硬化剂
- 大亚湾核电站处置场天然屏障对^(85)Sr、^(134)Cs和^(60)Co的吸附性研究被引量:19
- 2003年
- 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 ,研究了 85Sr、1 34 Cs和 6 0 Co在大亚湾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场近场钻井岩芯样和探槽样中的迁移分布规律。静态实验结果显示 ,同—种土样对 3种核素的吸附比差异很大 ,说明该地地质介质对核素的吸附具有选择性。 3种核素的吸附平衡时间为 1 2 0 h,分配系数 Kd 的平均值分别为 9.4× 1 0 m L/ g( 85Sr)、2 .3× 1 0 3m L/ g( 1 34 Cs)和 1 .3× 1 0 2 m L/ g( 6 0 Co)。动态实验结果给出了 3种核素的延迟系数 Rd 的平均值分别为 7.4× 1 0 2 ( 85Sr)、1 .8× 1 0 4 ( 1 34 Cs)和 1× 1 0 3( 6 0 Co) ,表明 85Sr在土柱中的迁移比 1 34 Cs和 6 0 Co的快。
- 李祯堂王辉游志均
- 关键词:大亚湾核电站处置场吸附性铯134安全处置浅地层处置
- ~3H、^(237)Np(Ⅴ)在土柱中的迁移速度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报道了 3 H、2 3 7Np在黄土介质中的吸附特性及其迁移速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在该实验条件下 ,2 3 7Np在含水层土壤中的迁移速度为 0 .1 9m/a,滞留因子为 2 4 0 3,吸附比为 5 91 m L/g。
- 李祯堂张红庆王旭东游志均
- 关键词:镎237放射性核素核素迁移
- 用于核素迁移研究的循环柱实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核素迁移研究的循环柱实验装置,它包括实验柱、流量计、取样器、贮液容器和循环泵,从循环泵出口经实验柱到流量计入口采用封闭式螺帽和不锈钢联接,其余部分采用塑管密封联接。其中实验柱圆柱体的两端与锥形接头密封联...
- 李祯堂张红庆王旭东游志均
- 文献传递
- 腐殖酸对^(237)Np在石英砂柱中迁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采用阶梯法和脉冲法分别将腐殖酸和2 37Np注入石英砂柱中 ,研究了腐殖酸存在时对2 37Np迁移的影响。实验表明 ,在流量为 0 .0 8mL/min的情况下 ,腐殖酸浓度从 0增大至 1 0mg/L时 ,2 37Np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加快 ,浓度继续升高到 2 0mg/L、5 0mg/L后未见显著变化 ;2 37Np在石英砂柱中的滞留因腐殖酸的存在而有减轻趋势 (从无腐殖酸时的 8.3 %到HA为 5 0mg/L时的 5 .0 % )。滞留在石英砂柱中的2 37Np ,除了与吸附在石英砂上的腐殖酸结合外 。
- 王旭东刘志辉游志均李祯堂
- 关键词:HA迁移^237NP腐殖酸石英砂
- ^(238)Pu在黄土中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进行了核素 2 38Pu在黄土 -地下水体系中的分配比受液固相相互作用时间、液固比、液相 p H值等因素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值为 8.3时 ,2 38Pu在黄土中 Kd 值可达 1 .89× 1 0 4 m L/g;当液固比在 5 :1~ 2 0 :1 m L/g范围内并逐渐增大时 ,2 38Pu的 Kd
- 李祯堂张红庆王旭东游志均刘志辉
- ^(85)Sr、^(134)Cs和^(60)Co在黄土中吸附和迁移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0年
- 本文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 ,研究了85Sr、13 4Cs和60 Co在黄土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以及核素浓度、p H和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静态实验结果表明 ,16个样品测定的85Sr、13 4Cs和60 Co的分配系数的均值分别为 82、7.4× 10 3 和 5.4× 10 3 m L/g;p H值的变化对三种核素的分配系数有较大影响。动态实验结果表明 ,三种核素的绝大部分滞留在土柱中 ,只有少部分从土柱中流出来 ;三种核素在土柱中的迁移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为85Sr>13 4Cs≈60
- 李祯堂陈式王辉游志均山本忠利小川弘道武部慎一田中忠夫
- 关键词:铯核素迁移黄土放射性废物浅地层处置
- 大亚湾核电站处置场近场介质对核素的吸附性研究被引量:6
- 1994年
- 本工作所进行的核素迁移研究是为大亚湾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安全评价提供85Sr、134Cs、60Co的迁移参数。试验方案为静态试验测定分配系数,动态试验观察核素在介质中的迁移分布状况。试验样品取自大亚湾处置场钻井岩芯和探槽。有五个取样点,取样深度分别为15m、5-15m、1-27m、3-38m和10-50m,共计28个样品。静态试验表明,同一种土样对三种核素的吸附比差异很大,说明地质介质对核素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三种核素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20h。28个样品的85Sr、134Cs和60Co的平均Kd值分别为9.4×10ml/g、2.3×103ml/g和1.3×102ml/g。动态试验运行100天,流出液中未测出放射性,岩芯柱解体后测量放射性,结果表明85Sr比134Cs和60Co迁移的远。试验运行100天之后,85Sr迁移5.5cm,而134Cs和60Co只迁移2.5cm。三种核素的滞留因子分别为Rd(85Sr)7.4×102,Rd(134Cs)1.8×104和Rd(60Co)1.0×103。试验结果表明:大亚湾处置场近场钻井岩芯和探槽取样对85Sr、134Cs和60Co核素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 李祯堂王辉游志均
- 关键词:核电站放射性废物
- ^(237)Np在黄土上的吸附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237Np在黄土上的吸附比,开展了去除特定物相(包括碳酸盐、Fe/Mn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有机质)后黄土对237Np的吸附,以及地下水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黄土吸附237Np影响的研究,并采用连续提取程序对吸附了237Np的黄土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37Np在黄土上的吸附较强,其吸附比为854mL/g;黄土中碳酸盐相对吸附的贡献最大,大体可据之对黄土吸附237Np的能力进行判断。
- 王旭东游志均刘志辉张华李祯堂
- 关键词:^237NP黄土氢氧化物离子强度静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