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爽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水稻上部节间长度等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59
- 1996年
- 对水稻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_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一个含133个DH系的作图群体,通过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水稻上部节间长度、株高和抽穗期的QTL进行区间作图,定位了影响上部节间长度的12个QTL、株高的4个QTL和抽穗期的1个QTL。对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抽穗期的1个QTL即Hd8a为主效基因,其余的16个QTL为微效基因。控制上部节间长度单个的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8-18%,其加性效应可使所控制的节间长度增加大约1.6-3.6cm。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控制相关性状的、作用方向相同的QTL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或邻近区段上。这一结果揭示了这些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在水稻育种中运用这些QTL将有助于对株高进行精细的遗传调控。
- 谭震波沈利爽况浩池陆朝福陈英周开达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节间长度数量性状基因基因定位
- 植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和大遗传系统被引量:32
- 1995年
- 植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和大遗传系统沈利爽,朱立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北京100101)一、前言自Bostein[1]提出RFLP的概念以来遗传作图工作在许多物种中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动物中,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已获得人类和小鼠...
- 沈利爽朱立煌
- 关键词:植物比较基因组
- 水稻花粉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遗传被引量:9
- 1997年
- 近20年来,花药培养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许多作物的品种改良.但由于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间花药培养力的差异很大,从而严重制约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基因型引起的.一般而言,栽培稻中籼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低于粳稻.薛庆中等研究表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是一个以加性作用为主的可遗传的特性.吴传银和陈英应用双列杂交对粳稻花药培养基因型的差异作了研究,指出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基因作用方式中加性和非加性作用都很重要.而Quimio和Zapaia指出水稻花药培养力是由几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这些研究结果的不同暗示了愈伤组织诱导率的遗传复杂性.本研究利用一对培养力相差很大的典型籼粳品种作为亲本。
- 何平陈英沈利爽陆朝福朱立煌
- 关键词:愈伤组织诱导率水稻花药培养花粉
- 全文增补中
- Mapplotter—— 一个输出遗传图谱、图示基因型和QTL曲线图形的软件被引量:11
- 2000年
- 沈利爽郑先武朱立煌
- 水稻耐盐性QTL的定位被引量:58
- 1998年
- 利用已建成的 1个以籼稻窄叶青 8号 (ZYQ8)和粳稻京系 1 7(JX1 7)为亲本的DH群体及其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 ,在水稻生长的幼苗期 ,用高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ZJDH群体 ,以各株系存活时间为指标 ,得到 1组耐盐性数据 .然后分别用MAPMAKER/QTL1 1和PLABQTL1 0软件分析 .结果表明MAPMAKER/QTL1 1和PLABQTL_SIM均将耐盐主效基因Std定位于第 1染色体的RG6 1 2和C1 31之间 ,其加性效应来源于亲本ZYQ8;PLABQTL_CIM分析的结果除Std还另外定位了 7个QTL位点 ,其耐盐等位基因多数来源于JX1 7.
- 龚继明何平钱前沈利爽朱立煌陈受宜
- 关键词:水稻分子连锁图谱数量性状
- 水稻籼粳杂交胚囊败育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被引量:27
- 1997年
- 利用DH系构建的分子图谱及DH系衍生的2个回交群体定位了引起籼粳杂种胚囊败育的2个互补的主效基因esa-1(E1或e1位点)和esa-2(E2或e2位点),它们分别位于第6和第12染色体.在不育基因位点,籼稻基因型为E1E1e2e2,粳稻基因型为e1e1E2E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E1E2,E1e2,e1E2的雌配子体正常发育,携带e1e2基因型的雌配子体表现败育.胚囊育性受配子体基因型控制,孢子体遗传背景影响胚囊败育基因的表达.
- 刘永胜沈利爽何平陆朝福陈英孙敬三王玉忠王玉忠
- 关键词:水稻籼粳杂交基因定位
- 水稻再生能力和头季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80
- 1997年
- 对籼稻窄叶青8号和粳稻京系17杂交F_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1个含133个DH系的作图群体,通过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水稻再生能力、头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QTL进行区间作图。定位了影响再生能力的6个QTL,影响产量的4个QTL和影响产量构成因子的Q个QTL,这些QTL的加性效应相对较小,均属微效基因。水稻再生能力与头季稻单株产量、每株穗数和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QTL定位分析的结果揭示了这种相关关系是由于控制这些性状的作用方向不同的QTL位于同一染色体相同或相邻的区域上。
- 谭震波沈利爽陆朝福陈英朱立煌周开达袁祚廉
- 关键词:RFLPDH群体水稻
- 水稻DH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及基因组分析被引量:58
- 1998年
- 利用扩大的籼粳杂交来源(窄叶青8号×京系17)的水稻(OryzasativaL.)加倍单倍体(DH)群体,构建了包含444个位点的分子连锁图谱,覆盖水稻基因组1962cM(centiMorgon),标记间的平均图距小于5cM。此图谱包括276个RFLP标记、34个RAPD标记、89个微卫星标记、10个AFLP标记、26个端粒重复相关序列(TAS)标记以及9个同工酶标记。该遗传图谱与其它的水稻高密度遗传图谱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并有自己的特点。
- 沈利爽何平徐云碧谭震波陆朝福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偏分离
- 籼粳杂种双单倍体的配子选择被引量:11
- 1997年
- 对典型的灿与粳稻杂种,窄叶青8号/京系17F1花药进行培养获得的132个双单倍体的形态特性、同工酶与RFLP标记的分离与重组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是否存在配子选择问题。结果表明:(1)对4个重要数量性状和6个涉及籼、粳特征的形态指数进行考察所获数据均为连续分布,并呈正态曲线;(2)用8种同工酶对52个DH系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种同工酶显著偏离期望的1:1比率,而灿与粳的总基因型比率相近;(3)应用167个RFLP标记对132个DH系进行的分析发现,有36%标记发生偏分离,但偏籼与偏粳的比率相近,两个亲本基因组在DH群体中所占比率相同(各50%),各种基因组成呈正态分布。综上所述,本研究虽观察到一些轻微偏分离现象,但籼粳基因基本上随机分离与重组,等位基因总频率未偏离1:1比率。
- 陈英陆朝福何平沈利爽沈利爽徐云碧徐吉臣
- 关键词:水稻籼粳杂交双单倍体
- 水稻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及鉴定被引量:1
- 1998年
- 端粒不仅包括简单的端粒重复序列 ,也包括较复杂的端粒相关序列 .参照拟南芥菜的端粒重复序列 (TTTAGGG) n,设计了 2个引物 :(TTTAGGG) 3 和 (CCC TAAA) 3 CCC .利用单引物采取 2种方法在水稻中进行PCR圹增 ,得到了 8个片段 .然后用Bal31酶解和RFLP图谱定位的方法检测了它们的亚端粒特性 .用此方法鉴定了 6个端粒相关序列 ,分别定位于水稻第 5 ,6 ,7,9号染色体 .
- 巩学千洪德军陈受宜沈利爽李平严长杰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无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