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宁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底栖硅藻
  • 6篇硅藻
  • 2篇营养
  • 2篇营养成分
  • 2篇脂肪酸
  • 2篇饵料
  • 1篇盐度
  • 1篇营养成分分析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分光...
  • 1篇中矿
  • 1篇生化成分
  • 1篇生物学
  • 1篇总脂
  • 1篇温度
  • 1篇细胞
  • 1篇矿物元素
  • 1篇光度
  • 1篇光度法

机构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作者

  • 6篇汤宁
  • 5篇钱振明
  • 5篇邢荣莲
  • 5篇王长海

传媒

  • 3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8种底栖硅藻生化成分的研究
本文就大连海区分离筛选到的8种海洋底栖硅藻4个生长时期的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粗脂肪、脂肪酸、胞内总糖、胞外总糖,蛋白质,灰分含量,及细胞内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同时研究了它们在f/2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合营养成分的变...
汤宁
关键词:底栖硅藻营养成分脂肪酸饵料
文献传递
光照和盐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1
2008年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盐度条件对8种海洋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底栖硅藻生长最适光照强度和盐度不完全相同,其范围分别为1500-5500 lx和25-40;硅藻的理化成分受光照和盐度条件影响也较大,其含量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光照低于1500 lx、盐度低于25或光照、盐度高于最适值时均不利于理化成分的积累,但高于最适光强时利于胞内外总糖的产生;光强高于5500 lx,盐度高于40时,总脂肪含量几乎不增加甚至急剧下降.
钱振明邢荣莲汤宁王长海
关键词:底栖硅藻
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考察了不同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细胞生长,同时也不利于胞内理化成分的积累.在15~25℃之间细胞比生长速率及主要理化成分(叶绿素、胞内蛋白和多糖、胞外多糖及总脂肪)含量均可达到最大,而不同藻种的理化成分最大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最高和最低叶绿素含量差值可达8.0 mg/L,胞内蛋白含量差约4.0%多糖含量差约14.0%,总脂肪含量差约为8.0%,胞外多糖浓度含量差约15mg/L.
钱振明邢荣莲吴春雪王长海汤宁
关键词:底栖硅藻温度
海洋底栖硅藻细胞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八种海洋底栖硅藻细胞中Mg,Fe,K,Ca,Mn,Zn,Cu,Ni,Pb,Cr,Cd共11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6.85%,相关系数为0.9989~0.9999,回收率95%~103%。结果表明,所筛选的八种海洋底栖硅藻中含有较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Mg,Fe,K,Ca的含量为10-1~102mg.g-1数量级,微量元素Mn,Zn,Cu,Ni的含量为10-3~10-1mg.g-1数量级。其含量依次为Mg>Fe>Ca>K>Mn>Zn,Cu和Ni的含量极少,有害重金属元素Pb,Cr和Cd含量极微。Mg,K和Mn含量最高的是半裸舟形藻,分别为(17.2240±0.0302)mg.g-1SD,(1.7885±0.0939)mg.g-1SD和(0.2253±0.0011)mg.g-1SD。Fe(4.2314±0.0309)mg.g-1SD),Zn(0.1167±0.0029)mg.g-1SD),Cu(0.0227±0.0007)mg.g-1SD)和Ni(0.0147±0.0005)mg.g-1SD)含量最高的是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而菱形藻细胞中Ca(6.3537±0.0412)mg.g-1SD含量最高。
邢荣莲王长海汤宁钱振明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底栖硅藻矿物元素
海洋底栖硅藻筛选及其生物学和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平板法从大连近海筛选底栖硅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进行鉴定,并将筛选出的硅藻培养于f/2培养基中,分别对其生物学特点(包括细胞形态、附着能力和细胞壁特点)及营养成分(包括细胞内蛋白质、总糖、粗脂肪和灰分)进行分析.共筛选出双菱缝舟藻、半裸舟形藻、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易变双眉藻眼状变种、盔状舟形藻、菱形藻、小形舟形藻和咖啡形双眉藻8种微型底栖硅藻,其细胞大小为35.9μm×9.6μm^6.7μm×3.3μm,比生长速率为0.31~0.56 d-1,细胞壁较薄及附着强度等生物学特点适宜不同生长阶段底栖水产经济动物幼体的摄食习性;细胞内蛋白质、总糖、粗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2.22%~22.97%、1.40%~27.36%、19.98%~35.41%和19.79%~41.03%,其中半裸舟形藻、易变双眉藻眼状变种、盔状舟形藻、菱形藻和小形舟形藻的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具有作为鲍和海胆等海洋经济动物早期生长所需的底栖硅藻饵料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邢荣莲钱振明王长海汤宁
关键词:底栖硅藻营养成分饵料
4种海洋底栖硅藻4个培养时期总脂及脂肪酸动态考察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对大连近海分离到的4种海洋底栖硅藻4个培养时期(3、8、15、25 d)的总脂含量变化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动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海洋底栖硅藻细胞内总脂含量均较高,其中培养8 d的半裸舟形藻总脂含量最高,占干重的49.1%.在培养过程中,C16∶0和C16∶1含量始终较高,分别为5.79%-59.15%和19.26%-73.73%.除菱形藻外,其他3种底栖硅藻脂肪酸组成不仅较丰富,而且均检测到含有EPA和DHA.综合考虑脂肪酸多样性、EPA和DHA含量以及生物量,半裸舟形藻、小形舟形藻和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分别在8、15和8 d适宜采收作饵料.
汤宁邢荣莲钱振明王长海
关键词:底栖硅藻总脂脂肪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