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国平

作品数:72 被引量:35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通市科委课题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肝硬化
  • 20篇肝炎
  • 17篇镇痛
  • 17篇麻醉
  • 15篇凝血
  • 15篇肝硬化患者
  • 14篇七氟醚
  • 13篇术后
  • 13篇肝炎肝硬化
  • 12篇血功能
  • 12篇手术
  • 12篇凝血功能
  • 12篇芬太尼
  • 10篇围术期
  • 9篇术后镇痛
  • 9篇静脉
  • 9篇肝功
  • 9篇肝功能
  • 7篇血栓
  • 7篇丙泊酚

机构

  • 46篇南京市第二医...
  • 30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南京江北人民...
  • 1篇徐州市传染病...

作者

  • 71篇殷国平
  • 28篇王佳
  • 20篇张维峰
  • 13篇仲艳玲
  • 11篇卓九五
  • 10篇廖建梅
  • 10篇张春明
  • 8篇邓友明
  • 8篇王佳
  • 8篇张维峰
  • 7篇王佳
  • 7篇易永祥
  • 6篇王佳
  • 6篇张春明
  • 6篇廖建梅
  • 5篇张建
  • 5篇张维峰
  • 4篇陈家华
  • 4篇卓九五
  • 3篇刘俊卯

传媒

  • 20篇临床麻醉学杂...
  • 9篇江苏医药
  • 5篇2013中国...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交通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199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考酮对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产妇术后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羟考酮术后镇痛对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产妇术后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慢性乙型肝炎产妇60例,年龄22~35岁,ASAⅠ或Ⅱ级,Child分级A或B,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羟考酮0.8mg/kg(O组)和吗啡0.8mg/kg(M组)行术后静脉镇痛,镇痛泵配方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量2ml/h,Bolus 2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毕即刻、术后24、48、72h免疫细胞(Th1、Th2细胞)及生化指标。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和累计镇痛药用量。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4h和48h,O组Th1明显高于M组(P<0.05);M组Th1、Th2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总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累计用量明显少于M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中羟考酮能激活T细胞,而吗啡引起Th1细胞抑制。
王佳邱晓东殷国平
关键词:羟考酮剖宫产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功能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产妇泌乳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75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A组)、静脉镇痛组(B组)和肌注镇痛组(C组),每组25例。观察术后12、24、48hVAS评分、泌乳情况及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结果A组和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术后48hPRL水平也明显高于C组(P<0.05),且初乳时间明显提前。结论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效果优于哌替啶肌注,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王佳廖建梅殷国平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泌乳素剖宫产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后镇痛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FA)复合芬太尼用于肝功能不全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肝炎肝硬化门脉手术患者,静脉全麻术后随机均分为三组。PCIA镇痛用药:A组,芬太尼1mg;B组,FA200mg加芬太尼0.5mg;C组,FA250mg加芬太尼0.5mg。均加生理盐水至100ml。PCA方案:背景剂量2ml/h,自控单次入量2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和48h的VAS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24和48hB、C两组VAS评分明显小于A组(P<0.05)。三组肝功能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呕吐发生率高于A、B两组(P<0.05)。结论FA复合芬太尼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王佳廖建梅殷国平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芬太尼术后镇痛
不同剂量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肝癌部分切除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0~65岁,体重50~70kg,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均分为:...
卓九五殷国平王佳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痛觉过敏地佐辛超前镇痛
文献传递
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无痛胃镜检查被引量:13
2009年
殷国平王佳张春明孟桂霞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依托咪酯脂肪乳肝功能不全消化道疾病侵入性检查雷米芬太尼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非住院患儿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人麻醉在非住院患儿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年龄2~6岁ASAⅠ或Ⅱ级行清创缝合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及氯胺酮组(K组),分别采用面罩吸入七氟醚或肌肉注射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中MAP、HR、RR及SpO2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苏醒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观察并随访麻醉中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S组患儿术中MAP略有下降,HR无明显变化,而K组术中MAP升高、HR增快(P〈0.05);S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5);K组诱导期兴奋、术中体动及分泌物增加的病例数显著多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苏醒彻底、循环呼吸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ACU停留时间短,可安全用于非住院患儿清创缝合手术麻醉。
卓九五廖建梅殷国平张建王佳
关键词:七氟醚非住院手术患儿
七氟醚对肝癌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对肝癌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Ⅱ~Ⅲ级、Child-Pugh分级A~B级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S组)和异氟醚组(I组),每组20例。麻醉前30min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肌注,麻醉诱导采用静注盐酸右美托嘧啶0.5μg/kg、芬太尼3~5μg/kg、丙泊酚1.5~2.0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0.3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S组和I组的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气体呼末浓度维持在1MAC左右。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即刻(T1)两个时点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栓弹性描记图(Thrombo-elastogram,TEG),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凝血指标及TEG参数(R、K、α角、MA和CL30)变化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时七氟醚组PT增高,Fib、MA降低;异氟醚组PT增高,Fib降低,APTT增高。结论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对肝癌患者围术期凝血指标和TEG参数无明显影响。
张维峰殷国平王佳廖建梅张春明
关键词:七氟醚肝癌血栓弹性描记图凝血功能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及康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对肝炎肝硬化行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5~65岁,ASAⅡ或Ⅲ级,Child-Pugh A或B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分别于关腹前给予0.5%罗哌卡因10 ml(R1组)、0.375%罗哌卡因10 ml(R2组)和生理盐水10ml(C组)行切口两侧局部浸润。三组患者术毕均给予地佐辛0.8 mg/kg+昂丹司琼8 mg行PCIA。记录术后0、2、6、12、24和48hVAS疼痛评分,记录首次追加镇痛药物时间;记录术后6、24、48h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1、R2组术后0、2、6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首次追加镇痛泵药物时间明显延长,6h按压次数明显减少,首次排气排便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R1组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明显迟于R2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脾切除断流手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于术毕给予0.5%或0.375%罗哌卡因行切口局部浸润,可加强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张维峰殷国平王佳仲艳玲陈慧
关键词:罗哌卡因肝炎肝硬化术后镇痛
血浆胆碱酯酶水平对琥珀胆碱作用时效的影响
1998年
琥珀胆碱(Sch)由血浆胆碱酯酶(PCHE)分解灭活。肝功损害者因PCHE活性降低,可能使Sch的作用时间延长。本文就肝硬化和食道癌病人全麻诱导期间PCHE活性变化及其对Sch作用时效的影响进行对比观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
陈家华殷国平杜秋鞠华定顾连兵
关键词:胆碱酯酶琥珀胆碱作用时效血浆总蛋白门奇静脉断流术肝炎后肝硬化
围术期保温对肝炎肝硬化行脾切除断流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保温对肝炎肝硬化行脾切除断流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ASA Ⅱ或Ⅲ级,Child-Pugh A或B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保温组(W组)手术期间室温控制在24℃,并铺垫38℃水循环变温毯保温;对照组(N组)室温控制在22℃,不做其它保温处理。记录手术期间患者体温,检测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W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及各项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术前基础值和W组比较,手术开始后90min和手术结束时,N组体温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显著降低(P<0.05)。W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N组(P<0.05)。结论行脾切除断流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保温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恒定,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量。
张维峰殷国平王佳张春明仲艳玲
关键词:术中保温体温凝血功能肝炎肝硬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