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卫国

作品数:7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养分
  • 2篇生物量
  • 2篇水分
  • 2篇林分
  • 2篇林分密度
  • 2篇巨桉
  • 2篇光合速率
  • 1篇氮沉降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养分动态
  • 1篇养分流
  • 1篇养分流失
  • 1篇养分释放
  • 1篇荫度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树种

机构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四川省林木种...
  • 1篇南充市林业局

作者

  • 7篇武卫国
  • 6篇胡庭兴
  • 3篇周朝彬
  • 2篇李进峰
  • 2篇宋学贵
  • 2篇唐天云
  • 1篇刘闯
  • 1篇肖春莲
  • 1篇罗龙海
  • 1篇鲜骏仁
  • 1篇陈光升
  • 1篇冯德宾
  • 1篇李伟
  • 1篇万涛
  • 1篇王俊

传媒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巨桉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初期土壤水分生态研究
本文采用宽行窄株栽植模式,共设5种林分密度,即巨桉株距均为1.5 m,行距分别是3 m、4 m、5 m、6 m、8 m(对应密度分别为2 222株·hm<'-2>、1667株·hm<'-2>、1333株·hm<'-2>、...
武卫国
关键词:林分密度土壤水分平衡
文献传递
凉山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标准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对凉山州8个县(局)苗圃的14个树种苗木分别进行小样方随机抽样,调查苗木生长及根系现状,在各样方苗木性状精度检验的基础上,采用x-±s划分苗木等级,确定各树种的分级标准。其中主要树种1年生华山松Ⅰ级苗苗高9cm,地径0.23cm,Ⅱ级苗苗高范围在9~7cm,地径范围在0.23~0.20cm。3年生云杉Ⅰ级苗苗高37cm,地径0.86cm,Ⅱ级苗苗高范围37~32cm,地径范围0.86~0.63cm。
王俊胡庭兴冯德宾万涛武卫国李进峰
关键词:苗木苗木分级标准
不同密度巨桉林草复合模式初期土壤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在株距为1.5 m,行距分别为3、4、5、6、8 m,相应初植密度为2222、1667、1333、1111、833株/hm25种不同密度的巨桉林中,设置3种巨桉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巨桉+鸭茅(简称模式Ⅰ)、巨桉+高羊茅(模式Ⅱ)、巨桉+牛鞭草(模式Ⅲ)。对该复合模式土壤特征进行了定位研究。初期结果显示:土壤物理性质(容重、非毛管孔隙度与总孔隙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变化3种模式大体一致,表现为5月>11月>8月,水解氮动态变化则表现为8月>5月>11月,而有效P与速效K均表现为5月>8月>11月;方差分析表明,3种模式间土壤各速效养分变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由于处于林草复合模式初期,不同密度间变化差异尚不太明显。综合土壤养分动态变化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认为模式Ⅲ(巨桉+牛鞭草模式)为该地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
武卫国胡庭兴周朝彬李进峰曾晓东
关键词:巨桉土壤特征养分动态林分密度
华西雨屏区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被引量:11
2007年
选择5种坡地利用方式,分别是裸地、农耕地(玉米)、荒草地、巨桉林地Ⅰ与巨桉林地Ⅱ,建立人工径流小区,对2006年6~11月各小区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差异显著(P<0.05),径流深依次是裸地(250.9 mm)>农耕地(232.9 mm)>荒草地(175.4 mm)>巨桉林地Ⅰ(170.5 mm)>巨桉林地Ⅱ(141.3 mm);产沙量大小依次为:农耕地(313.63 t/km2)>裸地(176.80 t/km2)>荒草地(94.45 t/km2)>巨桉林地Ⅰ(90.58 t/km2)>巨桉林地Ⅱ(36.37 t/km2).(2)5种坡地利用方式养分流失差异显著(P<0.05),其流失量大小顺序均为钾素>磷素>氮素.其中,氮素与磷素流失以水溶态为主,平均为96.16%与69.45%;钾素以颗粒态(与泥沙结合态)为主,平均为74.93%.(3)不同坡地产流产沙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裸地与农耕地受降雨影响较大,而荒草地与巨桉林地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4)调整农事活动、改善经营措施与减少人为干扰对防止坡地产流产沙以及养分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武卫国胡庭兴唐天云宋学贵周朝彬
关键词:径流泥沙养分流失推移质
不同牧草在四种土壤上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选取川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初育土(由花岗岩发育而成)、黄壤(取自坡耕地)、泥性紫色土(取自成熟水杉林下)和紫色石骨子土(由紫色砂岩发育而成)作为供试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土壤类型对不同牧草生长状况的影响,比较了土壤间含水量和牧草对4种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初育土上的各牧草生物量为最大,紫色石骨子土上的各牧草生物量为最小,各土壤类型上的牛鞭草生物量均高于其他牧草;②各牧草在泥性紫色土和黄壤上的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在另外两种土壤上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③泥性紫色土和黄壤的含水量高于其他两种土壤;④初育土、泥性紫色土含水量均以种植牛鞭草的为最高,黄壤以三叶草为最高,紫色石骨子土则以高羊茅为最高。
周朝彬胡庭兴武卫国黄少虎
关键词:牧草生物量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含水量
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51
2007年
通过原位进行了对照(CK)、低氮(LN,50kgN.hm-2.a-1)、中氮(MN,100kgN.hm-2.a-1)和高氮(HN,150kgN.hm-2.a-1)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95%需要4.72~6.33年,分解率最高的为CK,最低的为HN.经过365d,各处理的分解率均低于CK,仅HN与CK间差异显著(P<0.05);C残留率均高于CK;N和K残留率均显著高于CK(P<0.05);P残留率均高于CK,仅LN与CK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凋落物的C/N升高3.9%~23.7%.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元素的迁移模式为富集-释放,C、P和K元素则表现为直接释放.N沉降对凋落物中养分元素的释放及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N沉降对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从正效应转向负效应,且负效应随沉降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宋学贵胡庭兴鲜骏仁李伟武卫国肖春莲
关键词:氮沉降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C/N常绿阔叶林川西南
川西地区蜜桔林不同遮荫度对3种禾草生物特性和地上生物量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对蜜桔林5个遮荫度(0,27%,50%,65%和70%)下3种禾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ecea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地上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草复合农林模式中,扁穗牛鞭草在全光照和低遮荫度(<27%)下有最大的地上生物量,并随遮荫度的增加,其光合速率与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2)高羊茅在中遮荫度(50%左右)下,有最大叶绿素总量(1.80 mg/g)和最大地上生物量,在低遮荫度和高遮荫度的处理下,其叶绿素总量和地上生物量都较低;3)鸭茅在中、高遮荫度下有最大的叶绿素b含量和最大地上生物量;4)3种禾草的光合速率都是在全光照下最大,随着遮荫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下降的程度不同。总之,3种禾草的耐荫性顺序是:扁穗牛鞭草<高羊茅<鸭茅,因此,在构建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过程中,应根据林木的覆盖度(遮荫度)来确定适宜种植的牧草。
唐天云胡庭兴陈光升罗龙海武卫国刘闯
关键词:遮荫度地上生物量光合速率禾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