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晓峰

作品数:31 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篇地幔
  • 9篇地壳
  • 9篇青藏
  • 9篇青藏高原
  • 8篇上地幔
  • 6篇岩石
  • 6篇岩石圈
  • 5篇地震
  • 5篇青藏高原中部
  • 4篇地壳结构
  • 4篇俯冲
  • 4篇层析成像
  • 3篇山岩
  • 3篇接收函数
  • 3篇拉张
  • 3篇各向异性
  • 3篇函数
  • 3篇函数研究
  • 3篇层析
  • 3篇大火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北京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31篇梁晓峰
  • 12篇田小波
  • 11篇陈赟
  • 11篇滕吉文
  • 10篇徐涛
  • 5篇白志明
  • 3篇刘震
  • 3篇陈凌
  • 3篇张晰
  • 2篇邓阳凡
  • 2篇王芃
  • 2篇陈永顺
  • 2篇冯永革
  • 2篇万博
  • 2篇张忠杰
  • 2篇徐义刚
  • 2篇赵永红
  • 2篇王敏玲
  • 1篇刘有山
  • 1篇周仕勇

传媒

  • 8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中国科学:地...
  • 2篇2015中国...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岩石特性、模...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灰岩平板试件变形破坏过程的实验观测研究
利用扫描电镜实时观测系统,研究了带预制割缝灰岩平板试件受单轴压缩时微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连通过程.实验所用灰岩平板试件尺寸为25mm×13mm×1.1mm,试件中心预制一直径为3.0mm的圆孔或一长轴与外载方向成不同角度(...
赵永红梁晓峰
关键词:岩石力学灰岩微裂纹扫描电镜有限元计算
文献传递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石圈结构:对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启示
2023年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中-晚二叠世峨眉山古地幔柱头熔融的产物。因此,该区岩石圈结构特征对于揭示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方式与机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基于COMPASS-ELIP宽频带地震台阵资料,开展S波接收函数成像研究,并与同剖面远震S波有限频层析成像、区域面波层析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识别了沿剖面岩石圈内部主要间断面,从而获得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石圈结构的横向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相对中带和外带,内带具有地壳增厚(增厚15~20km)、岩石圈减薄(减薄~50km)现象,且岩石圈地幔具有高速、分层特征,但下层底界面转换波震相并不明显;中带岩石圈厚度大(~170km),局部地段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缺失,对应位置存在地幔低速异常;外带岩石圈厚度略小(~150km),中带和外带均发育岩石圈中部不连续面(MLD)。结合地球化学、岩石学、物理/数值模拟等研究成果,本文推测上述特征记录了古地幔柱作用引起的不同程度岩石圈变形:地幔柱在内带以纵向作用为主,通过热-动力冲击方式造成岩石圈大幅度快速减薄,地幔柱头高程度减压熔融,产生的大规模岩浆穿透岩石圈地幔,在地壳发生底侵和内侵,部分喷出地表形成溢流玄武岩;地幔柱在中带以横向作用为主,通过底部剪切引起岩石圈地幔横向伸展,甚至造成局部撕裂,在撕裂部位进一步引发热-化学侵蚀并导致岩石圈破坏;地幔柱在外带以垂向拖曳为主,造成岩石圈的局部拆沉而减薄。此外,内带下方地幔的高速、分层特征,可能指示经历地幔柱作用减薄后的岩石圈,减薄产生的岩石圈空区因捕获地幔柱头熔融残留物而得到一定程度愈合,而受地幔柱改造后的残存岩石圈,因经历大量熔体抽取更加亏损而得到强化。综上,本文揭示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石圈结构,为进一步理解地幔柱-岩石圈相
陈赟陈赟刘佳乐梁晓峰梁晓峰徐义刚
关键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中部拉张区地壳结构
青藏高原是大约50Ma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地壳增厚、地表隆升形成的.在这种持续的近南北向的挤压环境下,高原中部广泛发育着很多代表拉张作用的正断层和东向逃逸的共轭走滑断层,同时该区域也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直接作用的...
段耀晖田小波梁晓峰刘震武振波滕吉文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结构接收函数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地壳结构特征指示的高原隆升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青藏高原具有全球最高的地形和最厚的地壳,是认识大陆板块流变性和构造演化、探索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区域.近年来针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和形成演化科学问题开展了诸多地球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就与高原隆升机制相关的地球物理观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首先,总结几种主流的高原隆升演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地壳结构与变形特征;然后,针对目前高原地壳结构获得的观测认识,如拉萨块体的下地壳高速层、地壳通道流的空间分布和深浅地壳变形解耦等特征开展评述,并综合多学科观测资料探讨高原隆升的可能机制;最后,就未来应针对性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梁晓峰陈凌田小波田小波褚杨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结构高原隆升
重力驱动的特提斯单向裂解-聚合动力学被引量:37
2019年
地球自5亿年以来,大量陆块从南方的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相继形成原、古、新特提斯大洋.这些陆块随后陆续漂向北方的劳亚大陆,并与之发生碰撞拼合,形成全球最显著的大陆碰撞造山带,又称特提斯构造域.对源自冈瓦纳陆块的漂移历史,目前已建立了较为清晰的框架性认识,但上述大陆单向裂解-聚合的驱动机制却是特提斯研究中极具争议的问题.通过重新审视特提斯构造域内陆块裂解-拼合历史、大洋俯冲起始的地质记录和全球大尺度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发现,特提斯洋的大洋板片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是这些陆块运动的"引擎".大洋向欧亚大陆的持续俯冲作用,使得处于大洋另一侧的冈瓦纳大陆被动陆缘发生裂解,进而形成新的大洋.由于持续的俯冲作用,老的大洋不断消减并最终导致裂解的陆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同时裂解的陆块和冈瓦纳大陆之间新的大洋不断扩张.碰撞以后,俯冲作用能够从碰撞带跃迁至大洋内部产生新的俯冲带,从而使得俯冲"引擎"得以持续运转.多期次的碰撞-俯冲-裂解的转换,使大陆块体周期性地从冈瓦纳裂解并陆续的向欧亚大陆汇聚拼合.俯冲向欧亚大陆之下的大洋板片如同一列单程列车,不断地把陆块从冈瓦纳运向欧亚大陆,使得冈瓦纳不断减小,欧亚大陆持续增大.由于这些大洋板块均属特提斯构造域,我们因此将其称之为"特提斯号"单程列车,而驱动列车单向运行的机制是俯冲板块的重力作用.
万博吴福元陈凌赵亮梁晓峰肖文交朱日祥
关键词:大陆裂解
北天山中段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重定位被引量:2
2021年
天山作为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板内造山带之一,在新近纪以来经历了显著的地壳缩短和隆升,其地壳变形和结构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前人对天山地区的深部结构开展了诸多研究,但受限于地震台站的分布,较为精细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结果尚比较缺乏。文中利用新疆测震台网在新疆北天山中段架设的14个固定宽频带地震台站近10a的观测数据及4个流动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近震走时层析成像,获得了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并利用三维速度结构对该区域的近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反演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中段的速度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纵向不均匀性:天山浅层为高速带,准噶尔盆地一侧为低速带;在10km深度处,研究区基本以高速异常为主;在20km深度处,区内在昌吉附近呈现近SN向的高速异常,在准噶尔南缘断裂带附近也表现为高速异常;在中下地壳,区内以准噶尔南缘及博格达弧形断裂附近的低速异常为主,该低速带可能是区域内大型韧性剪切系统所致。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在盆山结合处,特别是博格达弧形构造附近,中下地壳地震时有发生,震源深度较大的特征指示该区域的地温梯度较低,同时该区域的波速比和P波波速均相对较低,构造变形强烈。此外,2016年呼图壁M_(S)6.2地震的余震重定位分布特征显示,呼图壁地震发生在准噶尔南缘断裂带上,余震分布形态指示该断裂可能为S倾,倾角约为50°;同时震源位于高速异常区,这为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创造了条件。
张志斌梁晓峰周贝贝刘代芹唐明帅
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二维复杂地质模型多边形网格建模及重力异常正演计算被引量:3
2014年
对已知地质模型进行重力异常正演计算是利用重力场数据对地下介质的密度异常信息进行解释的重要手段。针对三维复杂地质体的建模困难且不便,而且多数三维线性地质体可以近似看作二维地质体以实现快速方便处理的情况,对二维地质体进行多边形网格建模,并利用Matlab平台编写了适用于复杂二维地质模型的重力异常计算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对模型设定简单、运算速度快。选择华北地区的剖面使用目前业内广为使用的IGMAS正演软件和文中的软件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计算的重力异常结果相当。
王芃张忠杰张晰韩颜颜王敏玲梁晓峰滕吉文
关键词:MATLAB平台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中部拉张区地壳结构
<正>青藏高原是大约50Ma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地壳增厚、地表隆升形成的。在这种持续的近南北向的挤压环境下,高原中部广泛发育着很多代表拉张作用的正断层和东向逃逸的共轭走滑断层,同时该区域也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直接...
段耀晖田小波梁晓峰刘震武振波滕吉文
文献传递
峨眉山大火山岩省的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正>峨眉山大火山岩被认为同二叠纪的地幔柱事件相关。对该地幔柱事件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地表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而缺少深部地球介质信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了探明大火山省是否存在同古老地幔柱活动对应的深部物质特征...
梁晓峰陈赟田小波徐涛滕吉文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西缘上地幔体波成像研究
<正>青藏高原西缘,包括帕米尔高原区,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约5000m)、印度板块和塔里木盆地跨度最狭窄(400~500 km)的地段,是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中部宽度的三分之一。青藏高原西缘南北向约500 km地...
王敏玲梁晓峰徐涛田小波张忠杰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