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8例高血压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分析
- 1999年
- 为研究血浆内皮素对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对58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血浆内皮素测定。内皮素水平>50 pg/L定为观察组,≤50 pg/L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高内皮素组与对照组在Lp(a)、TC、TG、LDL、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心肌肥厚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提示内皮素水平与高血压病人的糖、脂代谢异常、心肌肥厚有关,是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早期采取措施改善内皮功能,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环节。
- 梁伯平梁春卉
- 关键词:高血压血浆内皮素
- 雌激素与绝经期女性冠心病被引量:15
- 1997年
- 雌激素与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天津胸科医院心内科梁春卉梁伯平综述梁爽霖审校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发生冠心病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在绝经期后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接近甚至与同龄男性一致,成为其主要的死亡病因之一。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表明[2,3]:雌激...
- 梁春卉梁伯平梁爽霖
- 关键词:冠心病绝经期雌激素妇女
- 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和Ⅱ期病人,按照血压昼夜变化分为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比较两组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及尿微量蛋白、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结果:非杓型组左心室重量和平均24小时动态血压、夜间收缩压、睡眠时最低舒张压,与杓型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杓型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靶器官损害程度较杓型组病人更为明显。积极调节、改善非杓型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变化的功能,对防止靶器官损害更具有临床意义。
- 梁春卉梁伯平梁爽霖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测定昼夜节律靶器官损害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9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流频谱参数及观察斑块的存在与否,了解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斑块发生率增加(P<0.01),颈动脉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减低,阻力和搏动指数增加。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分级增高及病程延长,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斑块Crouse积分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密切,有助于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的进展及预后,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 张晶关欣梁伯平梁春卉梁蓉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显像
- 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对≥70岁AMI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所有AMI病人按年龄分为两组,≥70岁组(132例)和<70岁组(156例)。所有病人随机静脉给予尿激酶或rt-PA,观察其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病死率及各种合并症。结果≥70岁组静脉溶栓治疗后120min血管再通率为70.5%,<70岁组为7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组与<70岁组出血并发症分别为28.8%和25%,脑出血为1.5%和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梁春卉时晓迟梁伯平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疗效AMI
-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被引量:63
- 1997年
-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疾病过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96岁488例AMI住院患者按年龄分组,从发病特点、诱发因素、临床过程及疾病转归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随年龄增长,≥70岁组女性患者的比率明显增高;≥70岁组发病与慢性心肌缺血史、高血压、糖尿病明显有关,起病时多无典型胸痛,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意识障碍等症状,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19~59岁及60~69岁两组。结论年龄因素是决定老年AMI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梁春卉杜有仪程景新
- 关键词: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老年人
- 53例小于40岁的冠心病病人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40岁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造影、危险因素特点。方法:总结53例年龄≤40岁(青年组)和59例年龄>60岁(老年组)住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将两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冠脉造影结果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青年组典型胸痛,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以及男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老年组。青年组血甘油三酯高于老年组[(2.71±1.12)mmol/L vs(2.02±1.24)mmol/L](P<0.01)。冠脉造影示青年组以单支病变多见,多累及前降支且侧支循环较少。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病迅速,症状典型,男性比例高,因此有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的青年男性更应积极控制各种冠心病危险因素。
- 王天怡梁春卉梁伯平
- 关键词:胸痛年龄因素冠心病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张晶关欣梁伯平梁春卉梁蓉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动脉硬化
- 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脂关系分析(附116例报告)被引量:7
- 1999年
- 梁春卉梁伯平张晶
- 关键词:绝经期雌激素血脂
- 132例冠脉造影病人血脂水平探讨被引量:2
- 1998年
- 为了研究血浆各种脂质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将132例病人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83例,与非冠心病组(狭窄<50%)49例,并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将各支冠脉级别累加为冠脉狭窄程度记分(CSS)。同时检测各项血脂指标[Lp(a)、TC、TG、HDL-C、LDL-C、apoAI、apoB、TC/HDL-C、apoAI/apoB]。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Lp(a)、LDL-C、TG、TC、HDL-C、TC/HDL-C、apoAI/apoB和apoB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多元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SS与年龄、Lp(a)、TC/HDL-C、apoB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均P<0.01)。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血浆Lp(a)、TC/HDL-C及apoB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预测冠心病及病变程度较其它血脂指标更为敏感,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 梁春卉梁伯平梁爽霖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血管造影术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